《大众医学》

2018-04-19 01:31于世英
大众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医学知识科普大众

于世英

结缘《大众医学》,从阅读开始

习医四十余年,认识《大众医学》杂志却是从学医前开始的。妈妈订阅的《大众医学》是一家人了解医学常识的启蒙书。学医后,《大众医学》也是我快速了解跨学科进展的简读本。记得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为了科学喂养,我仔细复习了儿科相关知识。教科书虽然科学严谨,但总觉得还不够生活化。那时,关于小儿喂养的科普书籍十分欠缺。犯愁之际,让我想起了《大众医学》。妈妈送来了一捆又一捆家里订阅多年的《大众医学》杂志,我逐本翻阅,欣喜不已。

《大众医学》不仅有丰富的小儿喂养科学知识,还有小儿营养学、小儿教育、小儿疾病防治知识。更让人感慨的是,这些科普知识的作者都是知名教授。他们的文笔不仅科学严谨,而且还通俗风趣。从《大众医学》学到的育儿知识,让我在没有老人和保姆帮助的情况下,快速进入当妈妈的角色。女儿健康成长,直到成人也未经静脉输过液,虽然得益于自己的医学基础,但也得益于《大众医学》撰稿专家们的点拨。健康生活,不仅需要医学知识治病,更需要医学知识防病。

结情《大众医学》,从撰稿开始

《大众医学》是中国办刊历史最悠久的医学科普杂志,1948年8月由裘法祖院士(裘老)和过晋源教授发起创办。在《大众医学》创刊40周年(1988年)寻根暨同济医院组稿会上,裘老和“同济”的老教授们除自己积极撰稿外,还鼓励中青年医生撰写科普文章,造福大众。在老师们的激励下,我开始试着给《大众医学》撰稿,到现在已有五十余篇。在撰稿过程中,我与《大众医学》“并肩战斗”30年,得到许多额外收获。编辑部老师的热情约稿和高超的专业编辑能力,让我与《大众医学》编辑结下了友情;额外收获主要来自读者的信任和同行的认同、鼓励。

1992年,我撰写的《癌症病人如何选用止痛剂》一文发表后,许多病人和家属来信倾诉自己的痛苦,促使我下决心改变癌痛病人得不到足够止痛治疗效果的状况,这也成为我日后积极参与癌症止痛及姑息治疗学术工作起始的动因之一。

结伴《大众医学》,感谢裘老的认同和鼓励

我给《大众医学》撰写的稿件,曾荣获国家卫计委“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奖”、中国科协优秀网络撰稿人一等奖等奖项。其实,在我心中,同行认同的最高“奖”是《大众医学》创始人裘老的认同和鼓励。一次,在裘老家中,裘老说,他看了我写的科普文章,希望我能继续抽时间为《大众医学》写稿。说着,裘老拿出一本年代久远的《大众医学》,封面印有三个可爱的小朋友。裘老告诉我,这是创刊初期的《大众医学》,封面上的小朋友是他的三个孩子。

裘老在德国留学10年,于1946年回国工作。当时,病人不仅面临疾病诊治问题,更面临贫穷和缺乏医学常识两大難题。因此,他创办了普及医学知识的《大众医学》杂志。同时期面世的另外两个“大众”杂志,分别是《大众科学》和《大众农业》。裘老还说,《大众医学》是三个“大众”杂志中真正坚持发刊并保持水准的科普杂志,也是他一生创始的13本医学杂志中最重要的一本。他将《大众医学》比作中国医学科普的“干细胞”,他认为,现在的很多医学科普都是由《大众医学》这个干细胞派生出来的。

“医学归于大众!”正是他的这句话,让我的医学生涯与《大众医学》杂志结伴而行,使我获益终身。

猜你喜欢
医学知识科普大众
上汽大众ID.3
一汽-大众ID.6CROZZ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上汽大众
大众ID.4
科普达人养成记
思维导图在医学中的应用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