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纯纯 王开强
及早治疗是关键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是因为疱疹病毒具有亲神经性,病毒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膚产生炎症反应。疼痛程度可能与受侵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以及神经自身修复快慢有关。如果把神经纤维比作电线,髓鞘则是包裹在神经细胞轴突外面的一层保护膜,其作用是绝缘,防止神经电冲动从神经元轴突传递。神经纤维的髓鞘受疱疹病毒侵犯,如同电线的绝缘皮遭受腐蚀,出现电流短路,应及时修补。越是老化严重的“电线”,受腐蚀程度越重,修复越难,患者会反复出现自发的过电样或烧灼样疼痛感,轻微的皮肤触摸也会产生强烈的疼痛感觉,绵延发作,久治不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早治疗是关键,1~3个月内是治疗的黄金期,尤其是老年患者,一定要尽早去疼痛科就诊。若转为慢性疼痛,治疗难度会加大,治愈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
三大“法宝”综合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早期治疗,除使用止痛药外,我科通过大量临床治疗,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围绕整体调节、围靶点、靶点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整体调节采用中医药治疗,根据患者的舌、脉辨证施治,改善患者的体质,加速神经修复及疼痛控制,适用于轻、中度疼痛患者,可贯穿于全程治疗中。根据中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理论,治疗上以“通”“调”为主,常用药物有:川芎、柴胡、枳壳、伸筋草、鸡血藤、香附等。
围靶点治疗主要采用药物、针刺及物理治疗。药物以抑制神经痛及修复神经为主,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针刺则选用夹脊穴(脊柱两侧,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结合疼痛局部围刺。夹脊穴附近有脊神经后支分布,其深层有交感神经干,交感神经椎旁节及其与脊神经相联系的灰、白交通支分布。针剌疱疹相应神经节段分布区域之夹脊穴,可刺激以上结构及其周围组织,提高机体痛阈,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能力。根据疱疹发生的不同区域选择相对应的夹脊穴,同时对局部痛点进行围刺,可起到疏经通络止痛作用。物理治疗包括中医定向理疗、超激光照射疗法等,可改善受损神经的局部微环境。以上方法适用于轻、中度疼痛患者。
靶点治疗主要使用射频脉冲仪器进行治疗,适用于重度疼痛或疼痛超过3个月的患者。射频脉冲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射频仪间断发出的脉冲式电流传导至针尖方向,在神经组织附近形成高电压,促进神经的修复,但不会破坏神经功能。
通过以上综合治疗,绝大多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可以缓解,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无明显效果,可能与其合并免疫风湿类疾病或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有关。
大众医学2018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