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初
(传统粉彩研究院,景德镇市,333000)
众所周知,我们华夏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而陶瓷正是这段历史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的陶瓷历史源远流长,并且灿烂辉煌。而瓷器最早出现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件器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陶瓷俨然不再仅仅是一件生活器皿,更是一件艺术品,寄托着世人对美好事物或是愿望的向往。在陶瓷发展的长时间里,制瓷工艺和表现手法都有着各个时间独特的特点。陶瓷不再是用于装东西,而是用来装饰,陶瓷装饰是审美情趣、物质技术以及艺术表现力的综合体现。陶瓷装饰的题材也十分丰富,从代表体现大自然美好的山水题材,到有故事情节的人物题材,再有就是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的吉祥图案题材等。
吉祥类题材的陶瓷作品,一般都是创造者寄托的美好愿望。吉祥类陶瓷作品,是因为其具有典型的吉祥寓意才被称之为吉祥陶瓷类题材,其形象寓意都非常深刻并且纹样也高度的凝练。我们国家有很多陶瓷装饰纹样都反映着吉祥喜庆,含有美好愿望的陶瓷艺术品。正是因为原始祖先对大自然的神秘以及畏惧,所以寄希望于神祗来抵挡灾害。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往往会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会把获得平安、顺利的愿望演变成一种祈求的概念,把这种祈求逐渐寄托于神祗。于是一些从事陶瓷制造的人们,开始创造具有象征吉祥寓意的纹样来表达敬意,寄托祈福的愿望。人类最早创作的陶瓷装饰是早在七千年前的半坡仰韶文化,当时出现的装饰纹样有鱼纹、鹿纹、蛙纹等等,这是当时人类对大自然理解的表达,以及对大自然膜拜的朦胧意识。而发展到之后的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瓷器上已经出现祥云纹、蝴蝶纹等纹样的陶瓷器皿,这正是当时人类对大自然进一步的歌颂。而之后出现的祥龙瑞凤图,更是我们华夏民族对力量与美好愿望的集中体现。在东汉许慎的《说文》中有提到:“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可见龙不仅具有变幻莫测变大变小的神奇,更有兴云雨、利万事的吉祥寓意。而凤凰集各类飞禽的优点于一身,成为了既神秘又能带来吉祥的神奇动物。通过人们的想象和传说赋予了龙凤图案的祥瑞含义,我们华夏民族自古就有龙凤呈祥之说,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和流传逐渐在我们中国人心中形成了龙凤代表吉祥的固定思维。
由于我们华夏民族历史悠久,在传统的吉祥题材当中,一直深受传统文化当中的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所影响。我们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一直以来都是受到这三家的影响。其中,除去道家和儒家是我们国家固有的,佛教则是由印度传到我们中国来的。而佛教来到中国之后又和我们传统的道家所结合成为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禅宗思想。这种禅宗的思想抛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形成了一种极为纯粹的精神境界,这种思想也正是道家和佛家所综合并且衍生的。在传统的佛教里,制瓷者们往往喜好把向往祈求得到的神祗装饰于陶瓷之上,借以得到祝福,例如佛教中代表延年益寿的“寿星”(如图3),以及佛教中掌管钱财的“财神”(如图4)。以孔子的“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为原型的松树、修竹、梅花称之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等又并称为四君子。都用来视作高洁,坚贞的高尚情操,儒家思想喜好从普通生活当中找到高雅的审美情趣,希望从普通生活当中找到文化的意义,获得一直精神上的享受。
图1
图2
中国人注重家庭的延续,以多子多福来祈求子嗣众多,福泽延绵的寓意,而陶瓷当中的“榴开百子”的石榴图案,正是由石榴、佛手以及桃子组成这种多子、多福、多寿的美好愿望。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在中国生根发展,并且一直影响着我们华夏民族的传统陶瓷,借陶瓷这个载体影响着更多的追随者。而明、清瓷器上的吉祥图案,以渔、耕、樵、读为题材的陶瓷吉祥图案里,就代表着文人士大夫在儒、道、佛三家里面的追逐,继而归隐山林的特征。
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观念里,以不变应万变的多意性,形成了“画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固定观念。吉祥图案在陶瓷的表现方式上也非常的丰富的,多以寓意、联想、谐音等方式来进行表达。就好似:牡丹比喻的是富贵荣华、荷花象征的是纯洁高尚、鸳鸯比拟的是坚贞的爱情、燕子代表的是友谊等等。另一种则是例如松鹤表达的是延年益寿,石榴则是多子多福,龙凤表示吉祥,蝙蝠表示福气等等。还有一种就是联想,比如:鱼表示的是富贵有余,喜鹊表示喜庆,梅花表示五福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在景德镇的陶瓷艺术装饰手法十分丰富,表现形式也都可以呈现在陶瓷作品之上。无论是釉上的粉彩和新彩,还是釉下的青花和刻花等等,他们都大胆的使用,灵活的运用着各种技巧来装饰心目当中的作品。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并且具有自己的魅力。
最后,无论哪一种艺术创造都不会离开继承传统和发扬传统。在当今的多元化社会当中,具有敏锐的触感和开阔的视野是创新的必备条件。我们不仅仅要继承先辈们留下的沉甸甸的传统,更加要与时俱进创新出更多新的作品。吉祥图案虽然是传统观的题材,但是我们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挖掘这一传统题材,为这一传统题材赋予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