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强
(宜兴长青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宜兴市,214201)
宜兴紫砂工艺研究是一个广阔博大的研究领域,在紫砂壶艺的研究中,有紫砂艺人基于创作经验的自发总结;有文化研究者知人论壶的评点与传记;有记叙茗壶史事、沿革的考证溯源;又有对泥料、泥性的科学分析和细说工序、工艺的技术考察;还有对紫砂艺术美学原则和文化特征的理论阐释。随着紫砂文化潮的流播和壶艺研究的日益深化,如何在当下的紫砂工艺研究中融化新知,集成创新成为极具挑战性又大有可为的研究课题。
我们认为应当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视野,一方面广泛吸收地质学、考古学、无机材料等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以科学精神破除伪说,逐步建立并完善科学的紫砂知识体系,另一方面综合文学、书画、雕塑、金石等艺术门类,在文化研究中融情入理,深刻理解紫砂壶的美学特质和紫砂人的工匠精神。
本文在以上研究思路的指导下考察紫砂工艺体系的起源,从紫砂泥矿、成型工艺和饮茶风尚三个方面入手,论证紫砂成型工艺脱胎于宜兴粗陶“泥片围筑法”以及紫砂工艺体系孕育于宋代,初步建立于明代的观点。
紫砂泥是制作紫砂壶的独特材料,它是产生于宜兴丘陵山间的天然矿土,可以不添加任何其他矿物原料而单独成器。紫砂泥料具备独特的分子结构,成器后形成一种颗粒起伏而又细腻平滑的特殊肌理。紫砂壶泥色质朴,光泽内敛,毫不浮艳,在视觉上便给人以天然的亲近感。
地质研究表明,宜兴陶土矿床属于沉积矿床,即内陆湖泊相及滨海湖沼相沉积矿床,通过外生沉积作用而成矿。①宜兴陶土矿以白泥、甲泥和嫩泥等三大类为主。其中甲泥的含矿层位为晚泥盆系上统五通组上段(D31-3)及石炭系下统高骊山组(C12-2),宜兴紫砂矿主要产生于甲泥矿夹层之中,故又称“泥中泥”、“岩中岩”,亦称“夹脂”。
早期的紫砂泥是从日用陶土中淘练出来的,这一观点可以从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得到佐证。《阳羡茗壶系》“创始”篇②中记载金沙寺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虽称“细土”,但也是相对于生产缸瓮的粗陶缸泥而言,如羊角山窑址调查简报称“发现的紫砂胎质与粗陶缸泥相比,较为细腻” 。观察明中期的紫砂胎土,可以直观感受到其质地比后来的紫砂器要粗砺得多③。
《阳羡茗壶系》对紫砂胎土种类的辨析已经相当细腻,作者不仅区分了石黄泥、天青泥、梨皮泥、淡红泥、浅黄泥、老泥、白泥等泥土品类的出土地点及烧成色相,还记录下了陶手对泥料的处理手法和配土心得。如:
时大彬,号少山。或陶土,或杂硇砂土,诸款具足,诸土色亦具足。
陈仲美,好配壶土,意造诸玩。
沈君用,名士良,配土之妙,色象天错,金石同坚。
造壶之家,各穴门外一方地,取色土筛捣,部署讫,弇窖其中,名为“养土”,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④
除制作过程中的配土手法外,烧制工艺也在明代得到新的发展,人们注意到湿度和温度对烧坯的影响,“壶成幽之,以候极燥”,自李茂林后,用封闭容器专门烧制紫砂壶,以避免“欠裂射油之患”。窑温必须得到精细的控制,因为“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稚,稚沙土气。”对于壶色的品鉴则跃出实用角度的考量而升华为艺术审美,如“壶,人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阗然之光,入手可鉴,此为书房雅玩。若腻滓斓斑,油光烁烁,是曰‘和尚光’,最为贱相。”,可见,彼时紫砂审美风尚也讲究光润内敛。“壶之土色,自供春而下,乃时大初年,皆细土淡墨色,上有银沙闪点。迨硇砂和制,豰绉满身,珠粒隐隐,更自夺目。”对窑变这一自然神工,人们倾情赞叹,称“若窑有变相,匪夷所思,倾汤贮茶,云霞绮闪”。⑤
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以优美文笔力陈泥色之美:
图1 宜兴粗陶“泥片围筑法”成型工艺图示
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绀素,倏橘柚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玕之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粟之香。或黄白堆砂,结哀梨兮可啖;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兮生光。彼瑰琦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廷;迫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⑥岂随珠之与赵璧可比异而称珍者哉!
这些记载展示了明代陶人对于紫砂泥料的认识程度和调配能力,这种对紫砂泥专业化、精细化的理解显然需要大量专门的实践经验,这一点可以从侧面体现明代紫砂工艺的发展深度及水平。
自21世纪六七十年代窑具革新以来,窑变紫砂器通常被判为瑕疵(俗称射火)。到了今天,为了彰显艺术个性,也有艺人在恢复古老柴烧工艺,在烧成温度、气氛变幻中期待造化之神功。
宋代,宜兴陶瓷业经历了由瓷转陶的结构转型。这一时期的宜兴瓷业一方面存在原料上的局限,另一方面受到坯釉、造型、烧成及装饰工艺俱佳的吴越官窑产品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宜兴青瓷衰落,实用陶器兴起,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大量开采、使用陶土原料的前提下,分离出夹在甲泥中的薄层紫砂矿才成为可能。大致上可以推测,宜兴紫砂业萌发于宜兴日用陶器产业,紫砂成型工艺受到粗陶成型工艺的启发,称紫砂器成型工艺始于瓷器工艺的推论缺乏对产业基础支撑作用的观察与重视。
紫砂器的成型工艺并非一蹴而就的发明,早期紫砂器成型工艺应是受到宜兴粗陶成型所采用“泥片围筑法”工艺的启发,逐渐建立起打身筒、镶泥片等一套独立的工艺体系,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图2 宜兴紫砂壶拍坯成型工艺图示
所谓“围筑法”,是在将大件粗陶拍打成型时,艺人左手握里手锤,在坯体内壁挡着,右手执搭子,在坯体外壁拍打,双手合拍拍打,同时,人围着坯体转动,以一圈一圈持续拍打的方式塑造器型轮廓。
《阳羡茗壶系》在“创始”篇中论壶艺起源,称金沙寺僧“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宝。”⑦
这段文字说明了紫砂工艺与制陶工艺之间的密切联系,金沙寺僧和制作粗陶缸瓮的工人十分熟悉,对陶器的制作过程耳濡目染,他使用的原料正是从陶土分离出来的“细土”,烧制时也依附陶穴,整个过程充满了对粗陶工艺的模仿痕迹。
如何理解“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的制作手法呢?有人认为这段文字是指将原始泥团捏出形状,规整之后,将实心泥团挖空。但这一解释与宜兴日用陶的成型工艺相悖,结合实践经验看法是:茗壶系所叙工序,“捏筑为胎”所处理的是泥片而非原始泥团,“刳使中空”要结合“踵传口、柄、盖、的”理解,即“刳”字作剖开解,意为打通原本密闭的器身内部,比如口部或壶嘴接壤处。⑧“正始”篇中对供春制壶的描写可资佐证:
供春于给役之下,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胚,茶匙穴中,指掠内外,指罗纹隐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视以辨真。今传世者,栗色暗暗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⑨
“腹半尚现节腠,视以辨真”突出了“围筑法”的特点,即紫砂器承袭了宜兴日用陶中的泥片镶接工艺,壶胎内部有泥片接痕。结合文字记载和实际从业经验可以判断出,粗陶“泥片围筑法”最早启迪了紫砂工艺,明代紫砂艺人乃是在“围筑法”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拍坯”、“镶片”等工艺体系的。
发展至今的紫砂壶“拍坯”工艺依然与当时粗陶“泥片围筑法”异曲同工, 都是左右手合拍拍挡,人与坯体相对转动,一圈一圈逐层拍打成型。区别是大件粗陶不易转动,所以是人围着坯体边拍打边转动,形成“人转坯不转”的成型模式。而紫砂壶通常器型较小,坯体转动比较便利,而且固定的作业位有利于拍打出更规准的器型,就逐渐改良成“坯转人不转”的紫砂拍坯工艺。
除制陶经验的常识推论和文献记载之外,考古发现也为紫砂工艺的明代起源提供了较充分的证据。
图3 吴经提梁壶
1966年,南京发掘的明朝嘉靖十二年吴经墓中出土了目前唯一一件带有确切纪年的明代紫砂器,这件紫砂壶被认为是明代起源的考古学证据。此后,历年考古发掘或者基建施工中均出土了相当数量的明代中晚期紫砂器,这些紫砂器的造型和技艺已经高度成熟,器形规整,泥色匀净,可以作为紫砂断代的标准器。2005至2006年,南京博物院等文物考古单位在宜兴丁蜀镇蜀山古窑址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334平方米,出土各类陶瓷标本万余件,大致可以分为清代初期、清代中期以及晚清至民国时期三个时期,下层发现一些明末时期的陶瓷残片。这次考古发掘的成果为明代起源说再度提供了一些立论依据。
业界认为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的观点主要有如下两个依据:一是北宋文人诗词中透露的信息。如“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以及“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等诗词题咏中,多次出现的“紫瓯”、“紫泥新品”等,被认为记录了紫砂壶用于茶事的最早信息。二是出土文物的佐证。1976年丁山蠡墅羊角山发掘了一处古龙窑遗址,发现了大量以壶、罐为主的早期紫砂残器,部分壶咀捏塑龙头与宋代流行于南方的龙虎瓶上的风格一致,再结合所挖掘出来的宋代小砖,经鉴定,此古龙窑始于北宋,从而成为紫砂始于北宋的实物佐证。以上观点看似自圆其说,实则也有存疑。紫砂文化在宜兴的发端,是中国茶文化、书画文化、陶瓷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研究紫砂工艺的起源,必须将饮茶风尚从点茶到泡茶的转变纳入考虑。
宋朝流行点茶法,吃茶方式类似于当下的日本茶道,其饮茶器具为碗(又名盏或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时冲点入碗,在此过程中,用茶筅不断击打茶汤以形成汤花(泡沫)。在宋朝的吃茶环境里,并无紫砂壶的用武之地。
那如何理解宋朝文人诗词中的“紫瓯”、“紫泥新品”等指涉呢?隐尘对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的扎实研究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⑩通过利用全宋诗数据分析系统,可以找到“紫泥”在宋代诗文中的各种意涵。“紫泥”一词多与诏书并举,并将紫泥所指涉的对象限定为封泥。《太平御览》中载:“武都紫水有泥,其色亦紫而粘,贡之,用封玺书,故诏诰有紫泥之美。”可见,紫泥在宋代的普遍用法与紫砂泥毫无关联。
隐尘还原了梅诗的创作背景,将蔡襄《和杜相公谢寄茶》与梅尧臣的酬和之作《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参照对比。
和杜相公谢寄茶
蔡襄
破春龙焙走新茶,尽是西溪近社芽。
才拆缄封思退傅,为留甘旨减藏家。
鲜明香色凝云液,清彻神情敌露华。
却笑虚名陆鸿渐,曾无贤相作诗誇。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梅尧臣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
团香已入中都府,斗品争传太傅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誇。
这两首和诗都点出了诗文的主体是“龙焙茶”,梅尧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句乃是分写饮茶所用的水与茶。“紫泥新品”就是“龙焙茶”。进一步考察梅尧臣与蔡襄与饮茶有关的其余诗作可以发现,宋代用蒲叶或竹叶等包裹茶饼,置于茶箧内,出箧,则加“封题”。“龙焙茶”作为御茶,其封题所用的封泥是紫泥。隐尘的研究得到紫砂大师徐秀棠先生的认可,徐老追忆与顾景舟先生的讨论,支持废弃紫砂的宋代起源说。⑾
此外,宋代起源说以1976年7月羊角山出土的紫砂残片为实物证据,当时的考古人员认为其遗存年代的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行于南宋时期,下限延续至明代早期。但持明代起源说的学者已经指出对这些残片的断代可能有误,即羊角山出土的所谓宋代紫砂标本实际可能只是明代晚期的遗物。
明初朱元璋废团茶兴散茶,茗饮方式便演变为直接冲泡的饮法,明代的茶文化的变革为紫砂工艺的发端创造有利条件。
冲泡方法的改变对茶具提出了新的要求,紫砂器具有双层气孔特质,利于发挥茶性,“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紫砂壶一跃而为茶具之首,并广泛流行。用紫砂壶泡茶不仅能令人的味觉享受更胜一筹,在触觉方面,紫砂触手温润,无玉瓷之冰冷,无金属之坚硬,文人墨客尤喜摩挲把玩。
紫砂壶为人们钟爱的另一个神奇之处是壶与喝茶人之间奇妙而深沉的情感联系。器物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里外不施釉的紫砂胎在泡养茶叶的过程中,其色泽和肌理都会逐渐发生神奇的变化。一把养护得当的老壶,通体发暗然之光,润如珠玉,颇似人生进阶,从最初多少有些泥火气变得圆润通达,更宜茶性,这种随着岁月积淀产生的变化是紫砂壶让人欲罢不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紫砂壶作为茶器的本分,好茶之人通过一把壶往往能领悟些许人生哲学,一把用惯了紫砂壶在主人眼里是有生命的知己,如无话不谈的老友一般。
紫砂工艺体系初步建立于明代。其一、宋代陶业结构转型,在大量开采陶土的过程中分离出了夹在甲泥中的薄层紫砂矿,为紫砂器的出现提供了原料储备。其二、紫砂成型工艺受到粗陶“泥片围筑法”的启发,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专业经验,为建立紫砂工艺体系提供技术准备。其三、明代泡茶法的流行使紫砂器适茶的优越性能得到展示平台,紫砂借茶事而兴,并与茶文化水乳交融。
注释
①贺盘发:《宜兴紫砂泥综述》,《江苏陶瓷》,1988年01期。
②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见(明)周高起,(清)吴骞著,《阳羡茗壶》,北京:金城出版社,2002年1月版。
③宜兴陶瓷公司《陶瓷史》编写组:《宜兴羊角山古窑址调查简报》,《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
⑤同上。
⑥吴梅鼎:《阳羡茗壶赋》,见(明)周高起,(清)吴骞著,《阳羡茗壶》。
⑦周高起:《阳羡茗壶系》。
⑧李敏行:《<阳羡茗壶系>之考证》,《南方文物》,2008年01期。
⑨周高起:《阳羡茗壶系》。
⑩隐尘:《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紫泥”辨》。
⑾徐秀棠:《读“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紫泥’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