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广东
中国人还是很在意对祖先的祭祀的,距今2500余年的史书《左传》就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清明节将至,不论是偏远乡村,还是繁华都市,人们都会燃烧纸钱,祭奠上香烛,祭奠祖先和逝去的亲人,这也算是现代人对《左传》所描述的远古的先人的呼应吧。
当然,我们中国人对祖先的祭祀并不仅仅是清明节,比如春节,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红楼梦》中所描述贾府春节祭祖的情形,庄重而盛大,可以说是从古至今中国人春节祭祖的缩影。
盡管如此,现代人对于祭祖之类的仪式还是越来越淡漠了,甚至有人会以“封建迷信”的糟粕为由一棍子打死。殊不知,祭祀祖先活动对于人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心理意义的。
在解释祭祖的心理意义之前,我们还是先说说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吧。最近有人在朋友圈中发过这样的描述: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脏不再跳动,这是生理的死亡;第二次是 追悼会上,亲人朋友依次道别,这是心理的死亡;第三次是世上最后一个记得的人也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真的死亡。
与这个说法相对应的,据说在古代埃及,人们认为只要名字不被忘记,人的灵魂就不会死亡。因此法老们会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石头上以期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进而他们的灵魂也会不朽。可能也有类似的原因,我们中国人会把自己和祖先的名字刻在石碑上,或者供奉在牌位上,每到祭祖的时候,人们会默默念起祖先的名字,让他们的灵魂永远存在。这也是古代人为什么那么在意自己的名字是否能够进入祠堂的原因吧。
可以说,祭祀祖先是后人怀念祖先名字,让祖先的灵魂永在的方式,这是祭祀对祖先的意义。对于祖先的意义,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对于活人而言,祭祀的意义确实显而易见的。
首先,仪式本身就是让我们和祖先保持联系的活动。试想,几千年前、几百年前、几十年前以及当前,我们的历代祖先和现今的我们一样,都曾经做过同样的事情:烧纸、点蜡、上香,等等,通过这样的仪式,我们进入到了祖先的状态中。不仅如此,祭祀祖先的仪式不同于别的仪式,它本身就是追思祖先的仪式,我们会怀念祖先的事迹,想象祖先的样貌,正如孔子所说“祭如在”,祭祀祖先就如同他在面前一样,这是多么直接的联结啊。
那么,能够和祖先联结又有什么意义呢?简单地说,和祖先联结就是和自己内心世界的联结。毫无疑问,每一个个体都是人类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每一个个体都拥有着源自于祖先的经验。如果我们能正确理解祖先的经验,甚至消化吸收祖先的经验,那么我们内心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统一。如果我们对祖先是排斥的,也会造成对自己内心留下的祖先的印迹产生排斥,因而会造成自己内心世界的矛盾纠结。这就是追思祖先和理解祖先的重要意义之一。另一方面,正如曾子所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也就是说追思祖先,感悟生命的意义,会让我们更加敦厚,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具有神圣感和厚重感。
其次,对祖先的祭祀仪式会缓解活着的人对死亡的恐惧。祭祖的一个暗藏着的前提就是祖先们能够“泉下有知”,就像有的说法一样,只要有名字没有被完全忘记,逝去的人的灵魂就永远不会消失。不仅如此,只要有亲人在,灵魂还可以在某些节日回到人世间与亲人重聚。如此一来,所谓的死亡也不过是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了另外一个世界而已,而且还不是一去不复返,还可以不时回来看看。这样的仪式、这样的说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活着的人对死亡的恐惧,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失去亲人的痛苦。
所以说,从人类诞生便存在的庄重的祭祖仪式并不是单纯的“封建迷信”活动,而是有着其重要的心理意义的。我们既不能迷信鬼神,也不能将各类仪式一棍子打死,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孔子的“祭如在”,这样就会处理活着的人的各种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