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亚娜
Q:《留学》记者
A: Geek International Programming 王宇光
2018年4月30日,国家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计划》文件,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专业选择和政策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编程等专业逐渐成为热门。
如何将“编程”与“英语教育”密切结合?王老师将为我们一一解答。
Q 您当年为什么选择去金吉列,现在又为什么转做少儿英语编程?
A 我之前在鄂尔多斯控股集团工作,因为一直出差,加上孩子6岁上学就想回北京。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亚马逊,另一个是金吉列。金吉列这些年在留學里是发展最迅速且广告投放力度也很大。2016年3月,金吉列要做转型,需要技术和模式,所以我选择了金吉列并创建了“大学长”,才有机会与《留学》杂志第一次触电。在金吉列我学习到了国际教育的理念,也粗浅地了解了中国国际教育发展现状。
青少年在思维认知阶段就需要用国际化和编程的逻辑思维去引导。世界上所有的优秀的编程语言的代码都是一种语言—英语,我想通过“语言”这个Connector去连接英语教育和编程教育,以后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的人才。
Q 您是如何看待编程与少儿英语教育的关系?
A 这是一个大趋势,也是国家政府项目与政策支持的。
比如2017年开始国务院印发关于对中小学的文件内容里面也提到了全民编程,包括中兴芯片事件、联想事件等。
这几年我一直在想,我能为留学产业还能做点什么事情,像在线的语培类,因为我是搞技术的,在这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不能说不了解,你不是用一个开源框架,搭建个数据库,写个(买个)接口就可以称做AI、大数据或者智能化,是要真正将你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互联网化才能正确转型。
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做一个少儿英文的编程课程,学生通过自己写项目可行性报告,自己动手制作硬件环境,然后进行软件编程、最后用英文将其项目完整表达出来。例如,给父母做一个具有心脏监控的类小米手环,或者给家里的窗户安装报警接收器,一旦门窗打开之后会触发系统,通过蓝牙连接通知到父母的手机。我们开设7~12岁的一年课程有36节,课程结束后,他的编程能力相当于大学二年级水平。
我们的课程设置中所涉的项目全部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还是软件编程思维和基于硬件组装的动手能力方面,都会使中国孩子有很大的提升。
Q 您对留学行业有什么不吐不快之处?
A 从学校推荐角度来讲,留学顾问是把学校设计打包成产品来推荐给用户。比如他有5所学校,会着重推荐给你其中1~2所,很少考虑学生是否适合,家长的初衷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找到最适合的国家、学校和专业,这就产生了认识偏差。如果家长和学生自身有能力,能够自主择校择专业的话,那一定比中介的更精准一 些。
如果机构想把教育事业做的更长久,就要坚信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可以用4年或者更长时间以后的结果来检验自己的服务。换句话说,你需要关注你今年送出去多少学生,4年或者更长时间后,这些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子?是毕业了?肄业了?还是早已及转校转专业了?这些结果都会对4年前机构所推销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判,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让客户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