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日间病房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4-17 08:59任松静贝莹莹蒋莹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4期
关键词:胃肠道化疗研究组

任松静 贝莹莹 蒋莹

315000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日间病房

胃癌和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除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切除外,化疗仍然是抑制肿瘤生长、预防复发和转移的有效方法,尤其是进展期和晚期肿瘤。然而,化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一直是困扰医护人员的难题之一[1]。因此,如何预防和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舒适、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健康医疗和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舒适护理模式从患者心理、生理、社会方面入手,通过护理人员细致入微的感情沟通和熟练精湛的技术操作,让患者身心始终处于愉快状态,有效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日间病房收治的胃癌或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针对性地对所选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38例,其中胃癌者52例,直肠癌者46例,结肠癌者40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⑴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符合《现代胃肠道肿瘤诊疗学》中相关诊断标准[2];②经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③年龄>18岁;④意识清晰,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⑵排除标准:①未成年;②合并其他癌性疾病;③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④合并严重外伤性疾病;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性疾病;⑥合并全身基础性疾病。根据患者采用的化疗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男37例,女32例;年龄38~68岁,平均(53.2±13.4)岁;病程5~21个月,平均(12.3±5.7)个月。研究组男38例,女31例;年龄39~67岁,平均(53.6±13.1)岁;病程6~22个月,平均(12.9±5.4)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舒适护理,具体内容:①环境护理:一方面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安排光线良好的病房,及时通风,床单保持干净整洁,每个病室安装紫外线循环风,定时进行空气消毒,3次/d,室内温度由中央空调调控,室内摆放健康宣教册,提供饮水机、水杯等设备,为患者提供便利。②健康宣教:根据搜集的患者基线资料,掌握其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等,选择适宜的方法,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诱发原因、临床症状、危害性等,重点强调化疗的重要性、必要性,尽可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③心理干预: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充分调动人体内在防御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及时给予个体化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④不良反应护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大,极容易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疲乏、食欲下降等。反应程度轻者,护理人员应认真向患者解释,避免其产生排斥心理,增强饮食指导,确保均衡的营养搭配对多吃高纤维素、高蛋白食物进行鼓励,在化疗的前后2 h少进食或禁食,呕吐、恶心症状减少,适当鼓励多喝水,维持大便通畅;反应程度重者,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对症治疗,给予止吐药或护胃药,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环境清新。⑤缓解痛苦:加大护理人员技术能力培训力度,依据操作规程实施操作,在对患者进行穿刺的过程中选择弹性良好的血管,留置针选择BD,遵循无钢针化治疗原则,尽量1次穿刺成功,有条件患者可选择PICC导管,从而减少药物对血管产生的刺激性,进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加强对外周静脉的保护。

表1 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状况 情感状况 社会领域 功能领域 总评分对照组 69 20.43±3.37 17.65±3.54 20.31±3.40 20.58±3.42 78.79±6.86研究组 69 25.67±2.14 21.07±2.15 25.48±2.21 25.71±2.11 97.65±4.43 t 10.903 6.859 10.590 10.604 19.185 P<0.05 <0.05 <0.05 <0.05 <0.05

观察指标:①统计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即疲乏、胃肠道反应、便秘以及食欲下降。②运用FACT-G(美国转归研究与教育中心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中的共性模块FACT-G中文版)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其评价指标包括生理状况(7个条目)、情感状况(6个条目)、社会领域(7个条目)、功能领域(7个条目),各条目计分采用0~4级评分制,满分108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结 果

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3.62%,明显比研究组的30.44%高(P<0.05),见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估情况观察:对照组FACT-G量表各指标评分及总评分明显比研究组低(P<0.05),见表2。

讨 论

舒适护理模式于1995年由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olcaba率先提出,并形成舒适护理理论概念,1998年台湾萧丰富先生正式提出舒适护理模式,又称台湾“双C萧氏”护理模式,它以最易懂(用最简单的办法让患者改变不适)、最务实(通过即时护理,让患者立即得到好的效果)、最实惠(让患者直接受惠)、最广泛(可应用于各个科室)、最迅速(迅速减轻和消除患者不适)为特点,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更新[2]。胃肠道恶性肿瘤是日常生活最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生与地域环境、饮食方式、感染、遗传等密切相关[3]。胃肠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胃癌、肠癌,一般患者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若治疗不及时,肿瘤浸润转移会累及其他脏器,缩短患者生存时间。

化疗是临床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但化疗不良反应多,患者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加之癌症本身为一个强烈的应激源,其会给患者带来强大的打击,甚至部分患者因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放弃治疗。因此,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有必要给予其一定的干预[4]。舒适护理在日间病房化疗模式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化疗治疗的依从性。因舒适护理囊括了人性化护理、整体化护理的内容,其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不愉快程度,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层面的需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经舒适护理模式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0.44%,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模式后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3.62%,此外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分数显著升高,和对照组数据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能够看出胃肠道癌症化疗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效果良好,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可行性良好。

综上,舒适护理对提高日间病房胃肠道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胃肠道化疗研究组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