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雯杰
摘 要: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我大中华在发展过程中衍生的传统文化琳琅满目。其重要意义相信不需赘述,但是就现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情况来说,其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主要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进行了阐述,在指出其重要意义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我大中华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文化底蕴之深厚很少能有国家与之媲美,在这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各种知识资源和思想积淀都能对我国广大初中生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相比较于其他科目,初中语文因其特有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传统文化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因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务必重视这一点,积极在课堂中为学生拓展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这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非常有好处的。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现阶段,我国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之匮乏是让人咋舌的。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迫在眉睫。这样做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此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此,教师可以将我国的四大发明、圆周率等内容渗透进平时的教学之中,因为这些伟大的发明都曾对世界的发展和巨变产生了相当巨大的推进作用,学生通过了解这部分知识,会在不知不觉中油然而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而且与此同时,教学内容也能因此得到丰富,这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有好处的。
2.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
初中语文课本里涉及很多古诗文,而这些古诗文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诸多益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就针对这些古诗文进行重点而又深入的剖析,借此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举个例子,在学《观沧海》这首诗前,教师不妨先就曹操的人物生平、执政理念、功过是非、各方面的成就等为学生进行一番讲解。要知道,诗篇是作者精神内核的集中表现,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作者本人,才有可能充分理解其诗篇的中心思想。而基于这种理解,学生的情操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陶冶,思想感知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有诸多裨益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
1.教师本人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身为教师,就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极高的德行,只有这样才符合“教师”这个称谓,只有这样才能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而将这个道理放之传统文化渗透当中,教师要想做好这个工作,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博览群书,博闻强记,集思广益,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个相对充分的了解,这样在日常上课过程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旁征博引。此外,学校也应当重视对教师文化素质的培养,对此,不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并督促他们积极钻研,积极教研。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极大地增强整个教师团队的文化素质,这为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顺利渗透提供保证。
2.利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众所周知,虽然语文课本涉及很多传统文化的内容,但归根到底,这些内容都太零碎、太片面,无法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从另一方面去说,仅仅利用语文课堂去渗透传统文化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外阅读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国学经典的阅读或让学生看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在阅读国学经典上,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国学经典系列丛
书;而在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看北京卫视的《传承者》。利用这两种方式,能够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渐渐步入传统文化的世界。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此同时,还能在最大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
3.利用多媒体助推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度
如果把语文课堂比作一个被封印了的魔法箱,那么多媒体就可以视作打开这个魔法箱的咒语。要知道,传统的语文课堂是非常封闭的,很多教师惯用的授课方式就是照本宣科,这种做法对提升学生的应试成绩或许卓有成效,但是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上却收效甚微。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普及,使得语文课堂得以变得开放。比如,在讲诗文的时候,教师不必再干巴巴地硬讲,而是可以借鉴多媒体,将诗文的内涵通过图像和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进度的推进,还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变得容易进行。因此,广大教师务必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诸多裨益。因此,身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该工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开展,不仅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还要学会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以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进而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有霞.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考试周刊,2017(85).
[2]朱义.试论如何将传統文化渗透进初中语文教学中[J].课外语文,2017(15).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