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霞
摘 要: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由畜牧养殖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生态养殖及规范畜牧业用地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对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养殖;经济体制
一、加强宏观调控
1.扩大对外出口
随着人们对农副产品的不断推崇,改善农业资源配置和生产结构,扩大畜牧产品的进一步出口,对畜牧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畜牧业生产要想面对国际市场,适应国际市场的经济规律,就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生产,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并产生效益。根据对市场的前期分析及预测,立足实际,生产具有时代特色的产品,积极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市场竞争力。对于畜牧业在生产中受到市场规律中心效应的影响,政府就要对市场外部的大环境进行调控,规范市场秩序,增加畜牧产品对外出口的渠道,使市场能够达到规范、有序、高效地运行,保证畜牧业在市场经济压力下持续稳定的发展。例如:使用进口替代的方式,并向促进出口的方向进行转移,要求对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行多方面的扶持,加强对外出口产品的安全防疫监控力度,不断促进畜牧产品出口市场的经济体系建设,强化畜牧产品市场的占有率。
2.健全产业制度
想要实现畜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畜牧产业制度,推动畜牧养殖的生产专业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没有良好健全的产业制度,畜牧产品就不能快速地打开市场并占领市场,产业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养殖单位要不断地提高产品研究工作,强调畜牧业的实用技术与理论技术研究,促进产业制度的尽快完善。例如:在技术上的使用,将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养殖技术相结合,利用生物资源循环使用原则,加强社会组织、经济商业模式的调查研究,不断发现总结典型问题,探索规律,进行有计划的推广。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积极鼓励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开展,为更好的服务于建立畜牧产业制度。
建立畜牧业风险防范机制,扩大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加强宏观調控,参照粮食生产建立储备制度和最低保护价制度,尽快建立肉类、奶业等主要畜产品储备制度和最低保护价制度,保证市场供给稳定,提高农民养殖积极性,实现奶牛、生猪保险常态化。
3.严格预防动物疾病
动物疫病对于畜牧养殖业的影响可谓巨大,动物疫病是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严格控制和预防各类动物疫病,才能有效地避免畜牧养殖经济效益的降低,确保畜牧产品的食品安全。例如:在控制和防御疫病过程中,加强对于养殖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定期安排专业疫病防治人员对养殖场进行系统消毒处理,最大限度地防止病毒感染,为畜禽生活环境提供安全保证。构建出一个完善的免疫应急制度,重视疫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以预防为主,并结合提前构建的免疫应急预案进行防治疫病工作的开展。依据畜牧养殖品种和规模成立兽医部门,对畜禽进行及时的疫苗接种和治疗工作。
4.执行标准化生产
作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效的执行标准化生产能够使畜牧产品优质化,才能创造畜牧业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也是作为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需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地对标准化市场进行调控,提升了畜牧业的标准化水平,但在推行标准化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例如:及时的制订、修改相关标准,将市场对于畜牧产品的具体需求进行细化,为生产者提供建立健全的行业准入制度,同时大力促进实施畜牧养殖良种工程,进一步促进畜牧养殖育种及资源保护工程。不断坚定发展畜牧养殖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抓住时代发展下畜牧发展的浪潮,夯实畜牧发展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为准则,提升畜牧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着重提高畜牧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强畜牧养殖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将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深入结合。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重视、尊重市场主体,不断总结发展经验,成熟的加以大力推广,存在缺陷的及时加以完善,使我国畜牧经济产业得到更加稳定的发展。
二、实行生态养殖
1.自然放牧与种植业结合
推广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的循环生态养殖模式。种植与养殖互相配套,农户根据自己所掌握资源的数量与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组合。饲料饲草可以自己种植,粪便也由自己的农田消化,即节约成本,提高利润,提高抵御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又可变废为宝资源化地解决养殖业污染,同时也有利于防范动物疫病的发生。
生态养殖是畜牧养殖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规律,根据材料循环利用和可持续消费,将健康养殖业进行整合,从而维护养殖用地内生态系统的平衡。目前,生态系统养殖模式多种多样,其中将自然放牧与种植农业相结合,能够最大化的创造价值。例如:在农业林园中进行小型畜禽的养殖,如鸡、鸭子等。主要是通过这种结合方式,创造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林园中掉落的果子、草籽、有害昆虫为畜禽提供一部分食物,畜禽粪便可以为树木提供肥料,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化学物品对养殖环境的破坏。这种自然放牧与农业种植之间的相互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有限资源的无限利用。有关部门对此也要展开宣传和相关教育,打破养殖用户传统的养殖方式,鼓励实行生态养殖,从而推动畜牧经济的高效发展。
2.畜禽的立体养殖
圈养畜禽的立体养殖模式,能够促进农业的生态发展,利用生态农业的发展、挖掘,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维护。例如:鸡-猪-蝇蛆的组合模式,以鸡粪作为饲养猪的主要饲料,猪粪作为养殖蝇蛆的基础环境,再用喂养的蝇蛆作为鸡的主要食物来源。通过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畜牧饲养的饲料成本,还提高了鸡、猪的抗病能力,使用蝇蛆作为鸡的食物,可以有效提高鸡蛋中的蛋白含量,提升鸡蛋的产品价值,还减少了后期对于畜禽废弃物处理环节的压力,可谓一举多得。同时,鸭-鱼-浮萍也是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中的一个典型事例。水中养鸭,水下养鱼,水上养殖浮萍,又组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系统,实现立体养殖。目前,立体养殖的模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畜牧养殖产业中,并以绝对的优势特征推动了畜牧经济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步伐。
三、规范畜牧业用地
1.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畜牧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地区的环境保护正面临难题。畜牧养殖规模增大的同时,养殖企业对农牧业配套的耕地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同时随着草食性牧业的发展,配套草地建设或饲料粮食种植地业成为部分养殖企业的现实需求。而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企业单位只能对原始耕地和森林进行大面积的开垦,直接导致了养殖地区绿化减少,土地环境直接受到威胁。要想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必要的是增强畜牧养殖单位的土地环境保护意识,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进行核定数量的养殖规模。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将养殖用地与种植用地分开,进行系统的统筹规划,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而不是为了满足一时的需求,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建立养殖用地共同责任制
为了更好的规范畜牧养殖用地,要加大规模化养殖用地的巡查力度,国土部门、畜牧部门和当地乡镇政府应将畜牧养殖用地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分工,形成联动机制。严禁将违法用地作为畜牧养殖用地,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严禁将规模化养殖用地用于非农建设,不得超过其用地标准,禁止分次申报用地,变相扩大用地规模,禁止将农业设施用于其他经营。对私自改变用途、扩大用地规模的,进行及时的制止、责令纠正和整改,并依法做出处罚。真正实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对于经营不善的养殖单位,要及时依照制度对养殖地进行收回,防止土地资源浪费或被破坏。切实加强畜牧养殖用的用途管制,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推进养殖地可持续利用
针对畜牧养殖用地资源有限的问题,需要加强养殖用地的管理,合理利用养殖用地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推进养殖地的可持续利用。以草食性畜禽养殖为例,草场是草食性畜禽养殖的根本,实现科学管理草地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草地管理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对土壤、植被的保护改良及持续利用;二是生产优质的畜牧产品,以求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针对当前草地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采取相应对策。固定草地的使用权限,推进草原的有偿承包责任制;核定载畜量,禁止过度放牧;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最大程度减少水土流失;采取科学放牧方法,给养殖地足够的自我修复时间,达到养殖用地的持續利用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据现有的科学技术力量,对生产技能、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不断的完善,对生产养殖方式不断进行创新,对社会大环境不断监控。只有足够重视畜牧产业,宣传畜牧经济的持续发展,必要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确保畜牧产业资源持续地为人们满足畜牧产品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美兔,李迪强. 基于统计数据及111户牧户调查的藏北高原畜牧经济发展探析[J/OL].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18-24(2017-11-09).
[2]阳磊,周燕. 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7,37(12):172.
[3]冷玉清. 我国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当代畜牧,2014,(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