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梅
摘 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影响不言而喻。在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的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面临承接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挑战,各地区都竞相给出大量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其中不乏从发达地区淘汰的污染重、能耗高的企业。这对县域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为了减少对外资的依赖性。县域经济一定要充分发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与地方文化特色,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关键词:县域经济;特色经济;增长发展
近年来,武川县以县域资源优势为依托,大胆创新工作理念,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提升经济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落后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明显改变,初步形成了以地方资源优势为依托的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后劲显著增强,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武川正逐步向良性发展的轨道迈进。
一、创新优化网络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增加了知识存量及其复杂性。作为创新来源和基础的知识与技术来源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使得任何一个从事创新的主体都不可能拥有能在所有领域保持领先并给市场带来重大创新所必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在这种背景下,构建一个全球性的创新网络和广泛的社交圈,将在充分利用信息扩散、资源共享、获取专门资产、组织相互学习等方面享受更多益处。那些拥有更宽广网络的组织可能学到更多的经验、获得不同的能力以及更多的机会。因而对科技创新网络类型、网络功能与结构、创新网络对知识转移的促进、网络的关联特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创新网络的治理与激励机制的构建展开研究,将构成探索科技创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撑机制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
二、创新优化系统
近几十年,对创新的发生及推动主体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创新的系统性明显增强。一方面表现在创新主体很少孤立地进行创新,与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以及各种各样的私营或公共组织的合作创新在创新数量中的比例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推动、扩散和技术转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增强。与此相适应,对创新系统的研究引发了学者的强烈关注。创新产业集聚与集群、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尽管还没有最终对一些关键概念达成共识和形成一套被高度认可的理论化分析方法,但提出这个问题、建立概念性框架、开展典型案例研究、探索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等,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使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机制研究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和形成相对全面的理解,需进一步对创新系统的构成与影响因素、功能特征、动力来源、主体与规划、框架及制度体系方面开展系统化地研究,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找到更加全面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答案。
三、创新优化协同性
突出科技创新的协同性,目前理论界与决策层为之确定了专门的词汇,即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实现有效汇聚、优势互补、深度合作。其具体协同形式,既包括创新要素的协同、也包括创新平台的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过程上的协同。在协同创新的目标导向上,结合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主要任务、合作主体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面向行業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可以说,协同已渗透到创新体系的各个环节,成为当今实施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组织方式。
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
协同好科技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梳理出科技创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撑机制,对于指导“科技与经济”进一步协同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意义重大。相对于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两方面,前者主要表现为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后者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主要是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同时,由于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三类,其对经济发挥作用通常需经历发明、创新和成果转化三个环节。围绕这个思路,将科技创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为以下三条:
1.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科技创新会通过改进或提升生产要素本身的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如人力资源、知识资本;二是通过科技创新所产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是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的重要基础;三是与科技进步所要求的生产组织的改进也会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从而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涉及的经济结构主要包含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需求结构调整主要依赖于政府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在其中的作用不明显,此处可不列入讨论范围。因而,科技创新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还是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
3.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反思与应对扩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快速发展城市的空间动态监测与空间质量的测度,为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支持与帮助。
五、县域经济政策支持
实现地方特色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的挖掘、开发和完善,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支持。
1.大力支持乡镇特色企业发展,以城镇化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对各乡镇的特色产品开发,积极提供各方面的信息服务,引导企业生产,为企业的市场开拓与销售提供平台对接服务,积极宣扬和鼓励借鉴其发展特色。
2.解决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完善金融服务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政府对地方特色企业应积极调查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做好银企对接工作,对市场潜力大的企业提高信贷额度、提供优惠利率等优惠条件。另外,积极培育特色龙头企业,给予财税优惠政策支持。
3.推进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开创企业新特色。在谋划创意经济长期发展上,要特别注重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发挥好本地的教育文化优势,多渠道培养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同时结合文化特色产业特点吸引文化产业人才,推动特色企业产品创新。进一步落实完善科技型人才来县工作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