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丽雅
(内蒙古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哈达是蒙古族和藏族等民族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尊贵物品,颜色有白、蓝、黄、红、绿五色。关于哈达的起源问题,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认为哈达或起源于西藏,或起源于蒙古地区。虽然有关起源问题学界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哈达的流传离不开蒙藏两地的民族交往。在此过程中蒙古族既吸收了藏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又保留了自身优秀的民族传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哈达文化。
蒙古族哈达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以哈达为中心的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礼仪文化。人们不仅把哈达作为人际交往、保持社会关系的礼仪用品与礼物,还把它作为祭祀仪式中沟通神灵的仪式用品。因此,研究蒙古族哈达文化有助于增进对蒙古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识与理解。
笔者所谓仪式生活是指在蒙古族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仪式活动,如婚礼、春节及民间祭祀仪式等。
蒙古族婚礼中的哈达是求亲到订婚这一过程中的重要象征物。据记载,“诺彦之间结亲,开始由男方家派使臣前往女家诺彦求亲。要有另外的熟人先捎过话来。如果女方家长收下男方送给他的哈达,并回敬了哈达,亲事就算说妥。交换哈达后,双方都知道已经定亲。如果不收男方使者送来的哈达,原物带回,就意味着亲事未妥。已交换的哈达,就是定亲的证物”[1]25。因此蒙古族在求亲时有“放哈达”的习俗,这种行为象征着一种契约,代表正式确定婚事。在求亲过程中,只有女方收下哈达这门亲事才算说成,如若对方不同意婚事就会拒绝接受或推迟接受哈达的时间来委婉地拒绝婚事。在此,“放哈达”的行为象征着夫妻双方未婚状态的终结,进入“准新娘”“准新郎”的阶段。
据记载,新郎向女方父母献礼时会说:“我们象征着长久的良缘,来自远方水草的穹帐……先把莲花一般的佛灯,香烟缭绕的长香,内有七珍外具八宝绵长的哈达,从众爱畜当中挑拣纯白的绵羊,诸美味当中拣选最好的干果,先给你们所奉祀的神佛。”[2]88女方父母会说:“这两个小儿,得蒙极大的恩赐,永享无尽的祝福!现在拿起上天的华物‘哈达’,人间的美味马湩,献给你们,祝福你们”[2]90。可见,婚礼中的哈达是吉祥祝福的代表,是上天恩赐的礼物。
春节是蒙古族民俗中的重要内容。草原上的蒙古人在新年第一天会盛装打扮,在拂晓时,全家先向东方日出的方向跪拜,再向南、西、北三方跪拜,并由家长以马湩、牛乳或酒洒祭。然后再回帐内,先向佛像行叩拜之礼。礼毕后,家长坐在主位,接受子女和家族们的贺礼。“这时作子弟的,先由一人手持哈达一方,上面再加上一小碗马湩或牛乳献给父母……然后子女们依次再用以携带的一张哈达,与父母交换。在交换哈达之时,只是彼此手中所持的哈达相触一下,并不是真的交换。这种礼节蒙古语意思是新年的接触”[2]109。因此,哈达是拜年时是亲朋好友之间互相交流的重要礼仪性物品。
当代社会生活中拜年不再只是血亲之间的互动,而是扩展到邻里、朋友、上下级等,此时人们通过哈达互相问候、互相祝福,以哈达代表自己致敬致贺的心理,使哈达成为人们情感沟通相互交流的重要媒介。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杰出的领袖,一直受到敬仰和祭奉。祭祀成吉思汗的活动有固定的日期和规模,其中最隆重的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的春季查干苏鲁克大祭。当天,等大祭的时辰到了,“主祭济农捧着表达各盟各旗蒙古人圣洁心意的九九八十一条雪白的绢制哈达,迈着稳健的步子,将哈达放在祭台前两匹银马之间的第一张高大结实的长条供桌上。济农敬献哈达,这是大祭程序中敬献供品的开始”[3]5。在祭奠仪式中,敬献哈达象征着仪式的开始,继而诵读哈达祝福词,词中写道:“托在手掌上的哈达,是用蚕丝纺成,是用锦丝织成。那是祭物中的精品,它象征万福吉祥,映有日月金环的,用红花绿叶陪衬,绘有八莲宝座,绣着五爪飞龙,它圣洁无比。”[4]78词中对所献哈达的材料、图案、颜色、象征意义等颂赞一番,表明了献祭品是精选的上品。在蒙古人心目中哈达凝聚了他们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感恩之心,将哈达献给成吉思汗以表达自己对先祖的敬仰。因此无论是一年四次大祭奠或者是百姓平时的祭拜活动,都有向成吉思汗敬献哈达的礼仪。
祭火是蒙古人流传千年的古老习俗,从原始的萨满教到后期的佛教,祭火习俗传承至今,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是蒙古人祭火神的日子。据《蒙古风俗鉴》记述:“腊月二十三日祭火的用品有:全羊、粘饭、枣、黄油、香、白哈达、蒿草、酒。”[1]4《绥远通志稿》记载:“腊月二十四日下午三时……上供糖水、茶、酒各一杯,羊油一勺,煮熟羊胸肉骨数块,柏叶数枝,分置两盘中,上蒙哈达,燃酥油灯盏。”[5]135-139可见哈达是祭火仪式中的供品之一,仪式开始后蒙古人手捧哈达向燃烧的火焰磕头行礼,并将其他祭品不断投入火焰中,火烧的越旺就表示新的一年将兴旺发达。
目前,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居住在城市,在家中不方便祭火,于是兴起一种集体祭火的活动,如蒙古风情园举办的“蒙古族民俗祭火节”、内蒙古博曼海航大酒店举办“蒙古族小年祭火节”等,将祭火变为群体的节日活动,届时部分城市蒙古族便会参与活动共同祭火。
此外,随着时代发展,哈达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上述仪式,还包括各类庆典、文艺演出、旅游接待等场合,哈达俨然已是展示蒙古族民族特色的象征物,也成为其他民族了解蒙古族文化的一个窗口。
人类学家格尔茨将完全公开的仪式称作“文化表演”[6]140,并指出仪式中的实物、人物、行为、场景等分别承担着各自的角色,都是仪式表达意义的载体。基于此,笔者尝试将“角色”一词应用于哈达文化研究,具体指哈达在蒙古族仪式生活中的角色,由于角色的设定来自于文化系统的塑造,故称为“文化角色”。在人类学有关仪式的研究中,有研究者把仪式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世俗的仪式”,另一类是“神圣的仪式”,前者指与人的沟通,后者则是与神的沟通[7]307。于是仪式显示出两种交流模式:人神交流与人际交流。笔者认为哈达在这两种交流模式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一是人神交流的神圣性仪式用品,二是用于人际交往的礼仪用品与礼物。
哈达的文化角色之一是神圣性仪式用品,主要用于人神交流的仪式。如顶礼佛像、成吉思汗祭祀、祭火仪式等。当哈达进入人神交流的仪式情境时,仪式空间和仪式过程不断强化和提升哈达的神圣性,使其成为一种沟通人与神灵的神圣之物,即“通过有形的行为和物品,人与神之间的无形关联变成了现实”[8]265。如在成吉思汗祭祀中,参祭人员敬献哈达既是表达感恩也是向祖先祈愿,如祭词所言“白锻哈达举过头顶,高诵颂词虔诚献上,举行盛大的祭奠,听我们祈祷,示我们圣谕,我们祭奠您,企盼您赐予恩典”[4]78。此外,哈达的能量使其具有“加持”效果,因而当食物上覆盖一层哈达或将食物放在哈达之上时,食物就从普通食品变成祭品,能够用于神圣仪式。可见,哈达在人神交流的仪式中被塑造为神圣性仪式用品,体现了感恩与祈福的象征意义。
哈达的另一文化角色是作为人际交流的礼仪用品,用于拜年、祝寿、接待宾客等人与人的交往行为中。蒙古族十分重视交际礼仪,如“蒙人之交际礼节,一递哈达,二递烟壶,三请安,四装烟”[9]142;“宾主初见,贵官必互递哈达”[9]143等。可见,哈达是人际交往时的重要礼仪用品。
蒙古族是尊卑有序、重视礼仪的民族,“敬”是其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在《蒙古文化与社会》一书中写道:“当年有贵族身份的人,或是年辈较高的人来访时,主人会把一杯马湩、牛乳或酒,放在一块‘哈达’之上呈现,以示敬意。客人也必须很礼貌的接过来,先用右手的中指沾三下,向空中弹三下,以敬天地诸灵,然后喝尽。”[2]120可以说“致敬”是哈达的主要象征意义。通常,致敬的意义体现在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信众对僧人这样“由下至上”的关系中,并且还表现在献哈达的行为上,如必须将哈达的“口”朝向对方以及双手捧着哈达、弯腰、举过头顶等。
哈达在人际交往中还可作为馈赠礼物。历史上蒙古草原地区丝织业不发达,因此由丝绸、绸缎等制成的哈达本身极具经济价值,加之哈达意味着圣洁尊贵,故有“百礼之首是哈达”的说法。罗布桑却丹在书中写到:“蒙古人在各种喜庆之事上送礼的东西是:马、羊、猪、茶、酒、布、绸、鞋、荷包、银钱,为首的礼物是哈达”[1]61。蒙古人向某人赠送礼品的时候,哈达一定是“礼品之首”,因而在蒙古人生活中传有“与其赠送一匹骏马,不如敬献一条哈达”的谚语。再如蒙古人“访问人家之时,最忌空手,一定要带一点礼品,至少是一块吉祥的小‘哈达’。当访客离去之际,主人也一定要还礼的”[2]120。在这里,礼物的馈赠是一种维系关系的方式,所以对蒙古人来说礼物交换的意义不在于其本身的价值,而在于礼物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现在,哈达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昂贵,但蕴含其中的意义延续下来,当代蒙古人送礼时通常也附以哈达,一般将哈达覆盖在所赠之物的上面。可以说,哈达是维系感情的重要物品,凝聚了人们对彼此的敬意与祝福。此外,哈达还可当作一种荣誉性奖品,如那达慕的比赛项目中,献给获奖选手的哈达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哈达的多重文化角色使得其能够满足不同的仪式需要,而满足不同需要的过程也是其功能的实现。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它所有不同的用处,都包围着不同思想,都得到不同的文化价值。简单来说,在每一事例中,它都实践着不同的功能”[10]17。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哈达文化不断显示其表达性、工具性及文化功能。
本文所指表达性功能是一种表达情感或展现礼仪的功能。首先,哈达文化是礼仪文化,礼仪表达是其基本功能。蒙古族的社会交际民俗中有“敬重礼”的说法,指“日常生活中表达对他人敬重之情的礼节,主要通过态度、言语、肢体语言等表现出来。蒙古族与人交往时崇尚谦逊、端正的态度,忌讳做出一些轻浮或带有冒犯性的行为”[11]116。可见,蒙古族在社会交际中十分重视礼仪,而献哈达礼既能表达蒙古族对宾客的重视,也能体现蒙古族热情好客的性格,同时也是蒙古族礼仪文化的最好展示。
其次,哈达文化还具有情感表达的功能。情感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维系关系的粘合剂,在待客时,哈达能够传递主人对客人的欢迎之情以及客人对主人款待的感谢之情;在年节吉日时,晚辈、下级可以借助哈达向长辈、上级表达节日的祝福;在晋升、升学、乔迁及毕业典礼等场合献哈达时,是向对方表达祝贺与祝福。
哈达的工具性功能是指它能够帮助人们达成某种意愿的功能。
首先,神圣仪式中以献哈达的形式向神灵祈愿、表达请求。李亦园曾说:“宗教仪式实是一种含有一定原则的象征行为,人们借不同程度的祭品以达到与神灵间的互惠关系”,并指出“对一般大众来说,祖先的灵魂会降福于生者是促使他们按时祭祀的重要原因”[7]292,146。即在祭祀仪式中,献祭人除了向神灵表达敬畏之外,更重要的是向神灵祈愿,以求神灵降福于祭祀者。在成吉思汗祭祀中,主祭人献哈达后会念诵哈达祝福词,其中一段写道:“如我所祭请您布下恩典,如我所祷请您示下恩泽福禄,旋风般神速地,甘霖般滋润地,星宿般繁多地,天空般广阔地,惠赐给我们”[12]147。可知,在此类仪式中哈达具备一定意义上的工具性功能。
其次,订婚中的“放哈达”习俗。“放哈达”是订婚的重要象征,当男方所献哈达被女方收下后,双方就算定亲。因此放哈达的行为隐含着双方父母定下婚姻契约的目的,此时哈达成为彼此订婚的象征物。
再次,求人办事时献哈达。蒙古人在求人办事时更注重礼节,通常会向对方献哈达,或将哈达放在礼物上。据记载:“各努图克先将本部十八岁以上男子注册登记,要注明上三代、自己是何人之子、自己名字叫什么。如果本人较呆笨,说不清楚自己的名字和情况,就要献哈达礼,给写字人求他代办”[1]38。此外,蒙古族讲究吉祥日子,因此在举办婚宴、祝寿宴或乔迁时,通常会找喇嘛或占卜先生看日子,并向对方献上哈达,请他们选择良辰吉日。
蒙古族哈达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本民族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内容,使其成为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与情感记忆的载体,在蒙古族社会生活中不断发挥着文化表演、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的功能。
第一,文化表演的功能。格尔茨注重仪式的表演性质,他把公开的仪式称作“文化表演”,并指出“在这些具有可塑性的剧目中人们在刻画的同时也获得了信仰”[6]140。可见,仪式表演是建立交流沟通的过程,通过表演能够塑造和传达信仰观念。哈达文化也是一种文化表演,在动态演绎的过程中发挥着沟通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作用,并展示蒙古族礼仪文化、传统观念等内容。如敬献哈达与接受哈达就是一个意义丰富的表演过程,在表演中充分利用人的肢体语言,如双手捧着哈达、举过头顶、身体前倾等动作来表达哈达礼仪的意义。再如成吉思汗祭祀,通过献哈达、献神灯、献全羊、诵读哈达祝福词、洒祭火盆等一系列程序共同完成祭祀仪式的表演,在表演中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哈达的文化表演使人们在仪式生活中接触蒙古族传统文化,熟悉了解该民族的历史与风俗习惯。
第二,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的功能。仪式能够产生文化认同,彭兆荣曾说:“族群仪式的符号价值和体认是那一个族群的认知体系直接产生并由族群共同体内部的人们共同分享,其他民族或族群无法体会其中的文化价值”[13]109,而族群内部的人可以通过仪式不断强化彼此的文化认同。哈达文化亦如是,虽然哈达不是蒙古族独有的物品,但其在蒙古族地区流传的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本民族的文化观念、民族特色等内容,使蒙古族能够通过哈达文化产生认同与归属感。
哈达文化的传承功能表现为既是对哈达文化也是对蒙古族礼仪甚至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蒙古族哈达文化是以哈达为中心的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礼仪文化,具有特定礼仪规范与禁忌,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被赋予感恩、祈愿、致敬、祝福等象征意义。因此传承哈达文化是对蒙古族礼仪文化、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回忆与再现,在流传的过程中不仅发展自身文化,还起到了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哈达文化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与传承性,能够融于蒙古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哈达文化符合蒙古族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需要,是传承和发展蒙古族礼仪文化以及展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哈达文化保持其重要地位的原因在于,首先,哈达文化具有神圣性与世俗性并存的特质,能够适应多种仪式需要。其次,哈达文化反映了蒙古族重视礼仪、讲究长幼尊卑的传统价值观念。第三,哈达文化符合蒙古族崇尚与尊重自然万物的理念,所以具有社会、文化与观念上的重要性,因而在蒙古族社会生活中广泛流传与运用。
[1] 罗布桑却丹.蒙古风俗鉴[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8:25.
[2] 札奇斯钦.蒙古文化与社会[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88.
[3] 梁冰.成吉思汗陵与鄂尔多斯[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5.
[4] 赛音吉日嘎拉,蒙古族祭祀[M].赵文工,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78.
[5] 乌仁其其格.蒙古族火崇拜习俗中的象征与禁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5-139.
[6]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140.
[7]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307.
[8] 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265.
[9] 白·特木尔巴根.汉籍蒙古族民俗文献辑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42.
[10] 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7.
[11] 《蒙古学百科全书》编委会.蒙古学百科全书·民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116.
[12] 乌云格日勒.信仰的薪火相传——成吉思汗祭奠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47.
[13]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