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联合头孢硫脒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探讨

2018-04-15 09:48汪清
健康必读 2018年8期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儿科

汪清

【摘 要】目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过程中施以热毒宁联合头孢硫脒治疗,观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5月-2018年7月纳入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头孢硫脒治疗及热毒宁联合头孢硫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持续发热时间及白细胞恢复时间等观察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过程中,施以热毒宁联合头孢硫脒治疗,患儿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及可靠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热毒宁;头孢硫脒;儿科;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079-02

儿科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发病关联病毒感染,临床常见于3-7岁儿童。中国医学会儿科相关报道结果,儿科感染性呼吸道疾病是小儿惊厥高热及小儿心衰后的另一种威胁儿童生命的疾病,对患儿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小儿感染性呼吸道疾病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及时,操作方式不规范,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对患者脏腑器官功能造成影响。本次实践将我院纳入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下为详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5月-2018年7月纳入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儿数量为80例,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男女患儿数量分别为48例、32例,患儿年龄为3-7岁,平均年龄为(5.12±0.85)岁。所纳入的患儿在X线及实验室血象检测后,确诊后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标准。患者疾病类型中,中型45例、重型35例,两组患儿平均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及观察组患儿入院后均施以饮食管理及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在此之上施以头孢硫脒静脉注射,利用0.9%生理盐水250ml稀释,据患者体重适当为患儿加量,头孢硫脒剂量为50-100mg,每天为患者给药2-4次[1]。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上施以热毒宁治疗,3-5岁患儿用量在10ml/d,6-10岁患儿每天用量为10ml,利用5%100ml葡萄糖溶液注射稀释,每分钟注射剂量为30-40滴,每天为患者注射1次。将1周作为一个治疗周期[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用药效果,显效:患儿用药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呼吸道症状消失,咽喉位置无充血及水肿,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有效:患儿治疗1周后,体温在37.5℃以下,呼吸道症状减轻,咽喉部充血及水肿减轻,患儿咳嗽轻微。无效:患儿病情及體温等并未出现明显改变,且病情呈现加重迹象。对比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践利用spss21.0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标准差利用±表示,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概率利用%表示,利用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及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对照组及观察组体征改善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儿持续发热时间及白细胞恢复时间等观察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2.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在3-7岁幼儿中常见,常规病症分为上部呼吸道感染及下部呼吸道感染,该疾病由病毒及细菌引起,但绝大并分为病毒引起,常见病毒类型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继发细菌感染,在春、夏、秋、冬均可发病[3]。飞沫及生活用品是病毒的主要传播路径,患儿常见继发性支气管肺炎及肺炎等,病情不断加重,患儿可能引发急性心肌炎及肾炎等。临床表现症状为持续发热及食欲不振等。目前临床对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未确定,但相关研究表示,维生素D及亚临床维生素A、锌、铁的缺失,加之气候更改,会使疾病病程延长。因此,此类疾病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升治愈率,改善患儿机体症状[4]。

抗感染是临床呼吸道感染常规治疗方式,头孢硫脒为临床常见的抗感染类药物,此药物在金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效果显著,对革兰阳性菌干预效果最佳,利用抑制敏感菌细胞壁合成杀菌机制[5]。在本次实践过程中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6.3%,患儿疾病症状明显改善,体现头孢硫脒对呼吸道疾病治疗效果确切,但头孢硫脒为光谱抗生素,细菌药效较强,病毒抗感染能力有效。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为病毒引起,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效果有限。热毒宁为抗病毒中药制剂,成分中含有金银花、栀子等,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发热、头痛效果理想。因此,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南德,劳丽芬,关荣钜.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03):132-134.

[2]郭艳,辛丽,闫玉洁,陈晶,张竹青,闫晓红.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合并热性惊厥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1):9911-9912 +9914.

[3]王煦,闫虹.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降钙素原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09):66-67.

[4]侯小瑞.热毒宁联合头孢硫脒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138-139.

[5]王秋萍,叶倩.热毒宁联合头孢硫脒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8):4171-4172.

猜你喜欢
呼吸道感染儿科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缺口近9万
洛阳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及分析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早期预防干预对早产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莫西沙星与依替米星治疗32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