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敦霞
作业成本法也是ABC法,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成本核算方式,将其运用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可以从多个作业角度入手,实现成本管理方式的优化,以此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作业成本法作为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会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管理质量和效率将会给企业成本管理质量带来一定影响,直接决定着企业今后发展。所以,通过明确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会计体系中起到的作用,给予成本管理工作高度注重,结合当前存在的不足,提出对应的优化对策,减少不必要问题出现,保证企业成本管理质量,给成本会计体系构建提供条件。本文对以作业成本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会计体系构建进行阐述和分析。
从作业角度来说,其主要指企业在落实运营活动时,企业产品在生产、设计、规划等环节中包含了所有的经济活动,这些活动项目可以划分为两项内容,一个是增值作业,一个是非增值作业,其中增值作业主要指富有附加价值创造的活动;而非增值作业主要指不具备增值附加价值的创造[1]。
由此可知,作业在作业成本法中起到的作用在于可以形成一定的附加价值,并且在形成成本的经济活动。
企业现有的会计体系中,成本管理理念过于滞后是非常普遍的问题。现阶段,大部分企业成本管理范畴较为局限,没有注重对成本其他领域的管理。并且,大部分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过于注重成本的减少,而对成本所创造的效益和价值等内容注重力度不高,这种较为狭窄的成本管理理念,必将会给企业整体运营和发展造成直接影响。
通过调查得知,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成本管理方式有两种,一个是分布管理,另一个品种管理,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数量偏低。然而,在应用品种成本管理方式的过程中,其不适合应用在小批量品种的产品生产企业中;而在应用分布成本管理方式的过程中,在成本核算方面将会存在一定的繁琐性,这给企业成本管理时效性的发挥带来了不利影响[2]。
当前,我国部分企业管理层级人员为了落实自身效益目标,故意夸大自身绩效,存在偷税漏税现象,在这种环境下,导致部分管理人员受到利益的驱使,私自更改成本数据,使得成本数据出现失真状况。当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缺少精准性和真实性,将会导致企业内部把成本当作基本的经济活动效率普遍偏低,从而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对于受到原始理念影响较为深入的企业来说,在构建成本管理会计体系过程中,应用作业成本方法实现成本核算,仅以单一会计核算为主,把“作业”当作主体,对企业成本加以明确、计量以及管理等诸多内容进行把控的对策。作业成本法主要指在作业成本核算方式的作用下而获取的相关信息,把企业成本管理重点内容由之前的“产品”逐渐转移到“作业”管理中。
在应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成本加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作业法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把企业成本划分为两类,一个是非增值作业,另一个是增值作业,同时把客户价值当作企业评估增值情况的核心标准。在这种形式的作用下,可以将企业作业状况、资源消耗、成本等内容和客户进行链接,并结合客户价值,让客户需求和企业效益情况进行融合。并以此为依据,从企业作业视角出发,实现成本核算、作业成本分析以及客户价值评估,从而保证企业运营决策和价值有优化目标相吻合。
和原始制造成本法进行比较,作业成本法和管理会计融合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众所周知,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主体不仅仅涉及了产品成本,同时还包含了作业成本。从严格意义上说,作业成本信息不包含在财务会计信息范畴内,而作业中心则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并且,作业成本法主要以因动资源分配于作业、作业归属于产品成本为依据,其提供精准的成本信息,以此实现对作业和产品的科学把控,提升管理会计整体水平[4]。
总而言之,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会计体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于企业在原始成本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高度注重,并全面应用作业成本法,实现企业成本管理会计体系的优化,在提升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