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梅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现如今老年群体是各种基础病症的一个高发群体,大多数的老年患者都会同时合并有多种疾病,老年人出现糖尿病的人数现如今正在逐年增加,因为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的加深,所以患者的发病率和患者的死亡率相对来说也比较高,这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1]。护理干预主要是适应现代社会消费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护理模式,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对于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的应用,对患者进行生活心理和疾病的治疗,同时为患者传递一些健康知识,这些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使患者能够保持最佳的心态,积极接受治疗,使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最佳的状态上[2]。本研究为了分析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此次调查,并且将相关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本研究选择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64~84岁,平均年龄(72.5±8.1)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4±1.1)年;本研究同时选择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0例,女19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3.5±8.7)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3.6±1.5)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为本研究两组患者均配合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具体的干预措施如下。
(1)入院干预:患者入院以后初步对患者的相关的病因进行了解,对患者的血压状态和水平进行检测,为患者病情持续时间、患者的生活习惯、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对于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等情况进行掌握,同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学习能力和患者的文化程度等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沟通,不断向患者说明糖尿病的病因和临床的治疗方法,使患者能够熟悉相关的症状和临床保健事项。对患者发放宣传手册,并且向患者说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症状和注意事项等。要认真的对患者答疑解惑,使患者知道如何自行对于血糖进行检测,怎样使用血糖检测仪,使患者了解注射胰岛素的方法[3]。
(2)心理支持: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心理支持,针对患者心理负担严重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把握患者的心理动态,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针对患者的年龄较大等因素,使用通俗易懂的和蔼的语气与患者沟通,及时的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态[4]。
(3)药物指导:针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严重的情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药物干预工作,如果患者存在有容易发怒、坐立不安、难以入睡、容易疲劳等相关的情况,就需要遵医嘱为患者选择药物进行治疗[5-8]。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强化心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干预如下: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对待患者像亲人一样,这样能够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呵护,也许患者不会再感受到孤单,同时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争取患者的配合,为患者提供较多的心理和社会支持,促进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
(2)了解患者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时刻的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工作,这能够帮助患者对心理情况进行舒缓,还能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和患者生理方面的需求,要努力的帮助患者解决心理的障碍情况,使患者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根据不同心理障碍的患者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工作。需要通过定期开展全科护理会诊的讨论会议,对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及时的对于相关方法进行调整,为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态。
(3)重视对患者进行特征性护理:对于最新诊断或者是最新入院的患者,首先需要为患者进行热情的接待,并且为患者和患者的家属的疑惑进行解答,帮助患者及时消除所存在的心理疑问。如果患者存在有焦虑和恐惧情况就需要对患者的糖尿病相关情况进行健康教育,要解释糖尿病的相关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法,保证患者能够在治疗时获得良好的预后。还需要强化对患者疾病康复的信心,对于存在有失望或悲观的患者,需要格外予以关怀,为患者提供高度的重视,强化对患者的同情心和责任心,要鼓励患者坚强的面对疾病,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这样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1.3 观察指标 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质量情况进行比较,选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质量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质量越差。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价,调查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以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情况,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全部选择电脑录入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6.0当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心理质量 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在护理干预前,观察组SAS(32.5±4.5)分,对照组(33.6±4.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10.2±0.4),对照组(17.6±2.1)分,护理结束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评分要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
2.2 康复情况 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和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6.1±0.8)、(6.3±1.2)、(7.8±0.4),对照组分别为(7.3±1.2)、(8.4±1.9)、(8.1±0.5)(P<0.05)。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相对较长,再加之患者长期服药就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很多的并发症情况,所以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而且患者在进行治疗时,相关的药物治疗和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焦虑情绪,那么在这种背景下,需要时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平复患者的不良心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本研究针对于此分析强化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能够证实心理干预措施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具有典型的促进效果。强化心理干预能够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详细细致的有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干预,它能够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也能够在干预过程当中积极的引导患者,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重视对患者心理进行分析,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也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态,使患者治疗更佳的有效。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之上,为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不良情况,促使患者更好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