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研究进展

2018-04-14 11:36王世坤司红彬
动物医学进展 2018年9期
关键词:泻下摄食动物模型

李 崇,王世坤,司红彬*

(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5;2.河南省郑州市花花牛集团,河南郑州 450000)

气虚为中医中常见的名词术语,中医气虚在临床中常表现为形体消瘦、无力、少气、面色淡白、大便溏薄[1]等现象。对气虚证的相关研究需要借助于中医理论基础建立相关气虚证动物模型。动物模型的建立主要是模拟和复制人类相关疾病原型的某些特征,使其临床状态相似。在中医研究中进行动物试验研究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建立符合中医要求且科学的动物模型,只有建立了科学的且符合中医理论基础的动物模型,才能进一步进行中医动物试验的研究,并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经验与数据支持。建立气虚证动物模型的方法有多篇文献报道,归纳后大致可归类为下述方法。

1 单因素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1.1 控制日常摄食量法

在中医的理论基础中有众多著作都介绍到谷物对机体的重要性及缺乏易引起气不足。如《灵枢·营卫生会》中介绍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灵枢·五味篇》中也介绍到“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等都有谷不足则气虚的思想体现。有学者据此认为控制日常摄食量建立气虚证动物模型是能在中医理论基础中找到相关理论依据且符合中医动物模型要求,因此有学者据此建立气虚证模型。徐宇杰[2]采用控制日常摄食量建立小鼠气虚证模型,将小鼠由群居生活变为个体生活,日常摄食量控制为每天125 g/kg,自由饮水,共需14 d建立模型,结果显示从第2天开始,小鼠先出现精神委靡,逐渐精神异常亢奋,急切四处寻找食物,第7天后小鼠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第14天后,小鼠精神严重委靡,蜷缩不动,被毛明显可见枯槁脱落现象,尾部出现尾绀角化现象,极个别小鼠出现行动困难匍匐爬行等现象。由此可判断小鼠出现明显气虚症状模型成立。黄山鉴等[3]也采用控制日常摄食量建立气虚证模型,结果显示试验小鼠的体重、胸腺与体重的比值、脾脏与体重的比值、耐寒存活时间、负重游泳的时间都出现显著下降,细胞的免疫反应、体液的免疫反应等也出现降低的现象。

1.2 中药泻下法

中医理论中对大黄及番泻叶等苦寒药的用量及性情有详细的描述,大黄为蓼科植物,其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4],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作用。番泻叶为豆科植物[5],其甘、苦、寒,归大肠经,是一种常用的泻下药,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之功能。但过量使用大黄及番泻叶等苦寒药易对脾胃造成损伤,继而可引起气虚证的出现。因此,部分学者常用大黄和番泻叶等苦寒药作为泻下药建立气虚证模型。目前该法在建立气虚证模型的诸多文献中较为常见。贺志有等[6]研究发现,采用大黄水煎剂对小鼠进行灌胃能使其处于气虚状态。具体方法为将大黄水煎剂抽滤浓缩为浓度为1 g/mL的溶剂,并对小鼠进行连续7 d以上的灌胃,每只灌胃量按每天0.4 mL/10 g的标准进行,其他方面按常规饲养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出现体重下降,大便不成型呈稀溏状,摄食量减少,懒惰不喜运动,毛色发黄且干燥的现象,由此判断气虚证模型建立成功。陈学习[7]通过试验发现,采用番泻叶的水浸液对小鼠进行灌胃,也可使其处于气虚状态。具体方法为将番泻叶放入煮沸的蒸馏水中按1∶20的比例进行浸泡,过滤冷却后备用。对小鼠按20 mL/kg的剂量,每天2次灌服,其他方面按常规饲养进行,连续20 d以上模型建立成功。

1.3 疲劳法

在中医理论著作中素有疲劳耗气伤气的描述。例如中医的经典著作《素问·举痛论》中则有“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的描述。日常过度疲劳则能耗气,长久以往则可至气虚。根据这一理论采用疲劳耗气建立气虚证模型的方法得到较多应用。王艳梅等[8]采用水环境站台睡眠剥夺法,将大鼠放置于高出水面的平台之上给予充足的食物与饮水,当大鼠疲劳进入快速眼动相睡眠[9]阶段时,由于平台面积较小大鼠将会掉入水中打断其睡眠,大鼠为脱离水面会再次爬上平台,此过程反复进行从而得到睡眠剥夺的目的,建立模型持续进192 h。郭伟[10]对采用睡眠剥夺至疲劳法建立大鼠气虚证的动物模型,进行了血液的流变学、肠系膜微循环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性的改变,肠系膜微循环检测显示血流速度变缓,血流量有下降趋势。罗良等[11]采用大鼠负重游泳法建立气虚证模型,具体操作为在尾部绑缚重量约为其体重15%的重物,放入水温23℃左右、水深50 cm的水槽中进行游泳力竭,以大鼠鼻尖没入水面10 s为判断力竭的标准,每天1次,连续14 d。刘旭东等[12]通过游泳力竭至疲劳法建立气虚证动物模型,其结果显示大鼠的爬行距离、爬行速度和垂直活动次数显著减少,在实验箱中心及其周边停留时间显著增加,箱角停留时间相对较短,前肢握力减弱,由此得出结论可以用行为学及前肢抓力作为评判气虚证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的依据。徐玉莲等[13]采用将室温控制在24℃左右,大鼠游泳水槽水温在21℃左右,游泳水槽采用直径为50 cm、高度为60 cm的圆形水桶,水深控制在47 cm左右,以大鼠四肢划动无力,身体竖立,整个头部浸入水中10 s不能自行浮出水面为判断力竭标准。甘加宽等[14]采用疲劳复合法建立气虚证模型具体为睡眠剥夺加游泳力竭至疲劳,睡眠剥夺采用自制水平台进行,每天上午8:00至下午5:00在水平台上饲养,下午5:00之后放入鼠笼饲养。随后进行力竭游泳,在小鼠尾部绑缚约为体重10%的重物,在水深19 cm,水温30℃左右的水槽中游泳,用头部沉入水中5 s不能浮出水面作为判断力竭标准。

1.4 其他方法

除上述几种建立气虚证模型的方法外,常用的单因素建立气虚证模型的方法还有失血法、食醋法、烟熏法等。张芳梅等[15]采用失血法成功建立气虚证模型,具体操作为将大鼠放于室温为30℃环境中,让其适应1 h后,将大鼠尾剪去0.3 cm~0.5 cm,并将鼠尾放于37℃的温水中,让其持续失血使失血量达到5 mL,以量筒进行准确定量,每周需进行2次放血,共需5周。杜全宇等[16]采用把小鼠放在静态染毒柜内,每天呼吸2支烟,每支烟燃烧10 min左右,每周进行6次,到第4周可建立气虚证模型。梁俊清等[17]采用给大鼠用食醋按每天10 mL/kg进行灌胃饲养,共进行10 d可建立气虚证模型。

2 多因素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2.1 疲劳加中药泻下法

过度劳累可引起气虚,大黄及番泻叶等泻下苦寒中药过量服用亦可造成气虚,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加剧气虚的形成。施旭光等[18]采取使大鼠游泳力竭至疲劳加大黄水煎剂灌胃泻下的方法建立气虚证模型。具体操作为取大黄放入煮沸后的蒸馏水中按1∶1的比例进行煎煮,煎煮2次,过滤后合并滤液,放入冰箱进行保存备用。每天上午大黄水煎剂灌胃按每天20 mL/kg灌服,下午在大鼠尾部捆绑质量为其本身体重10%的重物进行负重游泳力竭至疲劳,水槽水深应在50 cm以上、水温控制在20℃左右的,以鼻尖没入水中10 s,且不能自由上浮为判断力竭的标准,共进行15 d。结果显示,试验大鼠胸腺与体重的比值、脾脏与体重的比值都有所下降,但胸腺与体重的比值下降更为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王颖等[19]也通过相同的办法建立气虚证模型,其结果显示大鼠随着试验的进程粪便出现变软甚至呈稀溏状,大鼠逐渐出现蜷缩倦怠懒动,被毛干燥枯槁,反应迟钝等现象。

2.2 疲劳加控制日常摄食量法

在多因素建立气虚证模型的方法中,疲劳加控日常摄食量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在中医理论中也易找到相关理论依据。王懿萍等[20]采用控制小鼠日常摄食量及强迫运动法建立气虚证模型,小鼠日常摄食量按每天75 g/kg的标准进行,并每天强迫其负重自身重量5%进行游泳10 min,造模24 d后发现,小鼠体重下降、精神不振、皮毛槁枯、呼吸加快,心率加快等现象预示造模成功。有学者[21-22]采用体重在200 g左右的SD大鼠进行15 d内给予饥饱失常刺激进行气虚证模型的建立,具体操作为饱食1 d、禁食2 d,共进行5个循环,同时每天让其在水温为36℃左右的水槽中进行游泳至力竭,按大鼠出现消瘦食欲减少、焦虑、神疲和乏力等表现作为模型建立成功的标准。对其焦虑程度采用旷场试验法评价,具体方法为将箱体底均分为25个小格,中间9格为中心区域,四角的4格为角落区域,剩余12个格为周边区域,记录大鼠5 min内在不同区域的活动时间,按焦虑程度= (角落活动时间+周边活动时间) /中心活动时间的方法进行判断[23]。

2.3 疲劳、控制日常摄食量加中药泻下法

汪婷婷等[24]采用游泳力竭至疲劳、控制喂食时间、大黄灌胃泻下建立气虚证模型。具体方法为每日大鼠摄食量实行8:00到20:00进行喂食,20:00之后禁食的标准,上午给大鼠灌胃大黄水煎剂按1 mL/100 g的标准进行,下午进行负重游泳,在大鼠尾部缠绕为其体重10%的重物,放入装有温水且水深为80 cm的水槽中游泳至力竭,水温控制在24℃左右,以大鼠鼻尖淹没水中10 s作为判断力竭的标准。连续进行21 d建立模型。

2.4 疲劳、控制日常摄食量加水杨酸钠灌胃法

王丽等[25]采用单日禁食、水杨酸钠溶液灌胃、游泳至劳累建立气虚证模型。具体方法是用20 g/L的水杨酸钠溶液灌胃,每只鼠按每天10 mL/kg的标准进行,灌胃前后各禁食禁水1 h,从第29天开始增加温水游泳10 min,同时实行单日禁食自由采水,双日自由进食采水,到50 d建立气虚证模型完成。

3 展望

通过对大量文献归纳可知,多数学者认可并采用以疲劳为主建立模型,中医理论中有劳则耗气这一说法,在此基础上逐渐添加了控制日常摄食量及中药泻下等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发现疲劳加中药泻下法建立模型较快且容易进行重复试验具有较好的效果。在建立气虚证模型的过程中实验动物可能出现的焦虑现象,现已有文献采用旷场实验法对其焦虑程度进行判断,旷场试验主要用来检测啮齿类动物的自发活动及探索行为,最早的实验动物为大鼠,现逐渐发展应用到小鼠和其他动物,现最常在对大鼠焦虑程度的判断采用此方法[26-28]。近几年,有关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相关文献报道也逐渐增多。众多文献报道建立气虚证模型的方法多种多样,技术与设备也越发完善。

但气虚证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中仍然还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其描述用语方面就有较大差异,在众多文献中对疲劳状态的描述有就有“懒惰”、“懒动”、“精神委靡”、“神疲”、“疲乏无力”、“倦怠”、“疲乏”、“蜷缩”等不同的描述。对疲劳状态的认识存在主观上的差异,从而造成对其气虚证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使其对各种方法的认知停留在各抒己见独自摸索的阶段。②在常用的气虚证模型建立的方法中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例如在控制日常摄食量建立气虚证的模型的方法中,存在易把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与其气虚状态发生误判,这是因为没有统一区分此误判的标准。③在试验操作中存在缺陷,例如在利用多因素建立模型时存在建立模型所用时间较长,试验操作等没用统一的标准的问题。某些方法虽然可以建立气虚证模型且符合中医理论,但与临床实践不符,对临床研究没有太大意义。有些学者虽用相同方法建立气虚证模型,但其操作方式、前期药物的准备方法与浓度、给药及建立模型所用的时间等都有所不同,各有其不同的执行标准,结果的判断各抒己见,没有形成统一的学术共识。

目前,对气虚证相关描述用语正在逐渐形成通俗易懂且公认的客观描述术语及评价标准。现有的方法正在不断完善,新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尝试。以期能逐渐形成一套公认的建立气虚证模型标准及为判断气虚证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的一套通俗易懂的量化标准。

猜你喜欢
泻下摄食动物模型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复制实验进展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太阳
轻则摄食减慢,重则大量死鱼!加州鲈养殖亚硝酸盐超标,预防处理如何做好?
笼养灰胸竹鸡入冬前日摄食量规律的研究
华亭大黄泻下作用研究*
中药药理学泻下药概述部分对比分析教学法的应用※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