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军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鱼腰穴不属于常见的十四正经,为经外奇穴。首见于元代《银海精微》,在此书中记载为“光明穴”,明代《医学小经》才开始写作“鱼腰穴”。
★经外奇穴:不归属十四正经,但有一定名称、固定位置和一定主治作用的穴位。
鱼腰穴
鱼腰穴位于眉毛正中,因眉毛形状如鱼,本穴位于“鱼”的中央,故名鱼腰,又名 “眉中”“吊睛”。
定位法:眉毛中点凹陷处,睁眼时,瞳孔直上的位置。
穴位一般都有调节局部气血的功能,鱼腰穴也不例外。本穴可以治疗眼睛以及眼眶周围、额面等部位的疾病,具有镇惊安神、明目利窍、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作用。一般可用温和灸、按摩、皮肤针叩刺、针刺等操作方法进行治疗。
温和灸:点燃艾条,使艾条与鱼腰穴的皮肤保持3厘米左右的距离,以局部皮肤感觉温热但无灼痛感为宜。
按摩:用食指沿着眉弓,在眉毛处以画圈的方式进行轻揉按摩,直至眉毛处感觉发热为止。
针刺:针刺需在医院由专业医师操作进行,注意消毒。(或进行皮肤针叩刺)
热敷:用热毛巾或其他温热的物体覆盖眼部,以达到局部温热舒适感为宜。
针灸鱼腰穴,可治疗眼、面、头以及其他杂病,由于靠近眼睛,配合眼部其他腧穴联合应用对目系疾病治疗效果最好,常见如眼睑下垂、眼皮跳、目赤肿痛、近视等。
目疾
眼睑下垂:上睑提举无力,或不能抬起,以致上、下眼睑之间的距离变窄,甚至遮盖部分或全部瞳仁,影响视力。
正常
轻度下垂
中等程度下垂
重度下垂
配穴:攒竹穴、丝竹空穴、阳白穴。
作用:养血荣筋。
眼跳:眼睑频繁不自主振跳,重者可牵动口角乃至面颊部肌肉发生抽动。多为一侧发病,较少两侧同时跳动。在情绪紧张、疲劳、久视、睡眠不足等情况下加剧,入睡时消失。轻者不治自愈,重者则需治疗,少数病例日久不愈。
配穴:攒竹穴、丝竹空穴。
作用:镇惊安神、养血息风。
目赤肿痛:因其症状特点又称“风热眼”“天行赤眼”“红眼病”等,多见羞明,流泪,分泌物多。
配穴:太阳穴、攒竹穴、丝竹空穴。
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近视:视近物清晰,视远物模糊,视力减退,古称“能近怯远症”。
配穴:睛明穴、承泣穴、四白穴、太阳穴。
作用:通经活络明目。
头面
面肌痉挛:一侧面部肌肉不规则地阵发性抽搐,起初多为眼部眼轮匝肌痉挛,随后逐渐扩散到同侧面部、眼睑和口角。少数可伴有面部轻微疼痛,晚期可出现肌无力、肌萎缩和肌瘫痪。
配穴:攒竹穴。
作用:镇惊安神、息风止搐。
攒竹穴
面痛:眼、面颊部突然出现抽掣疼痛,呈放射性、烧灼样、闪电样、刀割样、针刺样、电灼样剧烈疼痛,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又称“面风痛”“面颊痛”。痛时面部肌肉抽搐,伴面部潮红、流泪、流涎、流涕等,常因说话、吞咽、刷牙、洗脸、冷刺激、情绪变化等诱发。发作次数不定,间歇期无症状。
配穴:眼部疼痛取鱼腰穴配局部攒竹穴、阳白穴、鱼腰穴。
作用:通经活络、祛风止痛。
头痛: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证,又称“头风”。
配穴:眉棱骨疼痛可以取鱼腰穴配攒竹穴、丝竹空穴。
作用:调和气血、通络止痛。
杂病
呃逆: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俗称“打嗝”,古称“哕”,又称“哕逆”。偶然发作者多短时间内自愈;也有持续数日甚至数月、数年不停者。
配穴:攒竹穴。
作用:镇静降逆。
美容:对于黑眼圈、眼袋的美容有效。
配穴:攒竹穴、丝竹空穴、四白穴、承泣穴。
作用:养血荣筋、活血祛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