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银霞 王洪磊 宫祥辉 陈学海
在高校开展太极功夫扇的实验研究*
仇银霞 王洪磊 宫祥辉 陈学海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为出发点,对太极功夫扇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对提高太极功夫扇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新路径提出建设性建议,旨在为高校太极功夫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太极功夫扇;高校;教学
中华武术所折射出的人格品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之所需。在“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主流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高校是大势所趋,对现代大学生修身、养性有独特作用。太极功夫扇以其特有的本质正逐渐进入普通高校,成为大学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以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级的5个班级为研究对象,按照人数相近、基础相近的原则选取对照班和实验班。
1.2.1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查阅武术、太极扇的相关知识和论文,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
1.2.2问卷调查法
对实验对象发放问卷。
1.2.3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第二套太极功夫扇是李德印教授继第一套太极功夫扇之后创编的姐妹篇,其动作难度、表演效果、趣味性有所增加,同样以武术动作为基础,适当吸收京剧、舞蹈成分,结合“中国功夫”歌曲的内容、节奏,构成了载歌载舞、快慢相间、刚柔并举,活力新颖的特色。太极功夫扇第一、六段以杨式太极和陈式太极为主,第二、四段动作以长拳类节奏鲜明,动作干脆舒展的武术动作为主,第三、五段采取了南拳、八极拳、形意拳、陈式太极拳的发力动作和刀、枪、剑、棍等器械的动作,动作刚健有力,旋转、纵跳穿插其间。从整体上来说,相比第一套,第二套在其身、形、步、法的动作幅度、变换范围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调查中发现,认为太极功夫扇整体上难和比较难的占74%,容易和比较容易的同学占26%,各分段中, 第三段、第五段难度较大,第二段、第四段难度适中,第一段、第六段较为简单(见表1)。
表1 第二套太极功夫扇内容难易程度统计(N=150)
难 比较难 容易 简单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整体一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六段311580888397821105359556558124394422481854162629153212241031914363112166913924275148124921210583618
图一 太极功夫扇的价值认同
通过对太极功夫扇的学习,学生对太极功夫扇的价值定位呈现多元化,图一结果显示,精神价值与健身价值各占27%,审美价值占24%,文化价值占22%,说明学生对太极功夫扇的认知已经从最基本的健身功能上升到精神、审美、文化等多功能价值的提升,提高了意识,加深了对武术的理解和认知,对于武术文化的宣传、发展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2.3.1视频录像法的效果分析
实际教学中,实验班的同学每节课都需要完成录制个人练习视频的任务,用于课上组内交流、讨论、纠正分析动作,课下复习、记忆动作的主要方式。表2结果显示,认为视频法帮助记忆非常有利的同学占37.7%,比较有利的占52.7%,一般占7.3%,无利占5.3%,总体上录制个人练习视频的方法得到90.4%同学的认可,说明此方法能加深大脑记忆,强化所学动作的印记,有利于学生对所做错误动作的及时纠正和改进。
表2 视频法对记忆动作的调查分析(N=150)
非常有利比较有利一般无利 人数百分比5237.7%7952.7%117.3%85.3%
2.3.2太极功夫扇配乐效果分析
教学初期,太极功夫扇的第二段至第五段的动作都采用慢半拍的配乐方式,铿锵有力的中国功夫歌曲渲染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和精神,动作和中国功夫歌词的超乎配合,激发了学生学习功夫扇的兴趣,巩固阶段正常配乐。调查显示:90%的同学认为配乐有利于提高个人演练效果和加深对动作的记忆。
2.3.3太极功夫扇的锻炼强度效果分析
根据主观感觉强度量化表,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整套太极功夫扇练习后,13%的同学感到明显的疲劳感,17%的同学PRE指数在10—11之间,主观感觉轻松,70%的同学PRE指数在10—11之间,主观感觉运动适度,中等程度出汗,练完后精神饱满,情绪乐观。采用心率测试法,对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进行测试统计发现,在进行功夫扇的教学过程中,活动心率控制在110次/分左右,与主观感觉强度量化表所测高度一致。这样的强度既利于运动技术的学习,又利于为体能素质练习做好铺垫,是学生整体素质逐渐提高。
图 二 太极功夫扇上课心率曲线
2.3.4太极功夫扇对身体素质影响效果的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讲授与学习,采用体质测试的形式,对实验班和对照班随机抽取体质测试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整理(速度采用50米测试,柔韧性采用坐位体前屈、耐力采用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发现太极功夫扇班的同学在速度素质方面与对照班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太极功夫扇“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练习,有利于骨骼肌的发展,在学生身体素质中速度方面锻炼中效果明显。同理我们也统计分析了柔韧性、协调性、耐力等方面,结果显示相比于其它项目教学,太极功夫扇在速度、柔韧性、协调性方面效果明显,在耐力方面效果不显著。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统计表(N=60)
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总人数P 对照班实验班4912171331100 30300.029
2.3.5太极功夫扇锻炼习惯养成效果分析
有研究显示,太极功夫扇在学校学习后,作为在校锻炼方式的和退休后锻炼方式的比重大,约占总数的65.3%和86.7%,作为毕业后锻炼方式的比重较小,仅占33.3%。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后,对太极功夫扇有了较深的认识,但是限于毕业后的工作、时间限制,锻炼功夫扇的比重较小。说明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太极功夫扇的价值、意义,这对于太极功夫扇成为大学生们终身体育的一种锻炼项目成为可能。
3.1开课时间短、经验少,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处于探索阶段,在一定程度缺乏对太极功夫扇项目理解有失偏颇。
3.2东北气候冬天较长,天气寒冷,公共课没有室内场馆,部分学生会出现季节性的懈怠现象,由于学时有限会出现赶进度的现象,影响太极功夫扇的教学效果。
3.3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体育教育改革,需要学生更多的思维和参与,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部分依赖性较强的同学思想波动幅度较大,出现不完成作业和不配合的现象。
4.1.1太极功夫扇符合高校体育课程的要求,在高校中进一步推广与普及,对于传统武术所承载的技术行为、传统文化、伦理精神都能充分的发扬和继承。
4.1.2 第二套太极功夫扇锻炼强度中等,基本部的分心率控制合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锻炼。
4.1.3太极功夫扇在学生素质方面,速度素质和柔韧性较其它项目效果明显,耐力方面效果不明显。
4.1.4 通过录制个人练习视频,强化配乐练习,加强课堂组织管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练、练有所悟、悟有所改、改有所进”的效果。
4.2.1第二套太极功夫扇整体难度适宜,第三、五段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应适度增加课时量。
4.2.2虽然太极功夫扇最初的定位是中老年人群,但其套路真正的武风和韵味更需要青少年一代去展现。
4.2.3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的利用多媒体工具。
[1]徐赟.高校公共体育课“互联网+”教学的融合尝试——基于QQ、微信群引入太极功夫扇课程的案例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12):127-128.
[2]黄虎林.太极功夫扇的健身价值与社会功能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4):72-74.
[3]胡卓生.太极功夫扇引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4):85-89.
[4]李红梅,郑国荣,翁薇.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厦门理工学院太极功夫扇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4):136-138.
[5]叶菁.太极功夫扇对大学生锻炼价值的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2):120-122.
Experimental Study on Carring out Taiji Kung Fu Fan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QIU Yinxia, etal.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157011, Heilongjiang, China)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16—JG18079;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QN201624。
仇银霞(1978—),山东人,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