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华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稽查队,山东 德州 253700)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发病率、致死率均较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患者在合并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等肺部感染时,其肺功能可进一步下降,其喘憋的症状可明显加重,甚至可发生呼吸衰竭或死亡。在临床上,西医主要采用对症疗法对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但效果较差。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方面显现出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联用西药与某院自拟的清肺健脾理气解毒汤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中的162例患者均为2015 年1月至2017年4月某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1]。这些患者的中医证候均为痰热郁肺证,均有咳喘胀满、气促、痰液粘稠、咯吐不爽、胸痛、面赤、苔黄腻、脉滑数等临床表现[2]。这些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对治疗的依从性均较高,且均排除了对本次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3]、发生心、肾、肺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可能。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1例患者。在治疗组患者中,有男47例,女34例,其病程为5~15 个月,平均病程为(8±1.5)个月;其年龄为36~82岁,平均年龄为(52±6.5) 岁。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49例,女32 例;其病程为4~17个月,平均病程为(9±1.5) 个月;其年龄为38~80岁,平均年龄为(53±7.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较,P>0.05。
1)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其体温>37. 5 ℃。2)患者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的症状,且有脓性气道分泌物或气道内的分泌物明显增多。3)经听诊患者的双肺或单侧肺有干湿啰音,并可伴有呼吸音减弱。4)经血常规检查,患者外周白细胞的计数≥10×10 9/L或≤4.0×109/ L。5)经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肺部有炎性病灶。6)对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发现有致病菌生长。患者的病情若符合上述标准中的任意3条标准,即可诊断其发生肺部感染。
本研究中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罹患肺癌。2)患有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3)因使用细胞毒性药物而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4)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对两组患者进行吸氧、平喘、抗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德国 Bayer Vital GmbH 生产,注册证号: 国药准字J20110023,产品规格: 250 ml: 0.4 g)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41473,商品名为伊诺舒,规格为2 ml: 15 mg)进行治疗。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用法是:静脉滴注,150~250 ml/次,滴速为 2.5~4.5 ml /min,1次/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用法是:将4 ml的此药溶于200~2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 2次/日,连续用药7日为1个疗程。为治疗组患者在采取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清肺健脾理气解毒汤进行治疗,其处方为:黄芪25 g、党参20 g、黄芩20 g、厚朴15 g、川贝母10 g、莱菔子15 g,鱼腥草20 g、连翘20 g、白术10 g、枳实20 g、大黄10 g,水煎服,每日服1剂,分2~3次服完,连续用药7日为1个疗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
1)临床治愈:经治疗,患者痰多、咳嗽及发热等症状消失,其呼吸频率在正常的范围内,其精神状态良好。2)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痰液较少,其体温为37.3~38.0℃,呼吸频率为25~34次/分,其精神状态较好。3)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其痰液仍较多且粘稠、呈深黄色,其体温为38.1~39.0℃,其呼吸频率为35~40次/分,其精神状态一般。4)无效:经治疗,患者的痰液仍较多且粘稠、呈深黄色或带血,其体温>39.0℃,其呼吸频率>40次/分,其精神状态较差。
采用SPSS11.0 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9%。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详情见表1。
在进行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中发生嗳气的患者有1例,发生恶心的患者1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胃肠道不适的患者有5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这些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在停药后其不良反均逐渐消失。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来,慢阻肺的检出率不断增高。此病患者常合并有肺部感染。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可发生多器官的功能障碍,其病情若未得到及时的救治可较快发生呼吸衰竭或肺心病。在临床上,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方案主要为抗炎、平喘、改善肺通气等。
莫西沙星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此药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该药可被胃肠道迅速吸收且半衰期较长,其副作用较小,对肝脏的损害较轻。肺部感染患者若有痰液粘稠的症状,在使用莫西沙星后其痰液的粘稠度可进一步增加,因此应使用可稀释痰液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盐酸氨溴索具有稀释痰液、分解痰液中的粘多糖纤维、增加气道中的水分、减轻支气管的高反应性、增强气道纤毛的运动功能、促进气道内痰液的排出及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改善肺顺应性等作用。研究发现,此药不仅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而且可抑制局部组织中白三烯、组织胺等炎性因子的释放,有效地改善气道炎性反应,保护呼吸系统的功能。
中医认为,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属于“风温肺热病”的范畴,其病机主要为痰热阻肺,气机失常,痰湿内停,复感风热病邪。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在进行治疗时应清肺解毒、理气化痰治其标,健脾扶正顾其本。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自拟的清肺健脾理气解毒汤对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此方的药物组成为:黄芪25 g、党参20 g、黄芩20 g、厚朴15 g、川贝母10 g、莱菔子15 g,鱼腥草20 g、连翘20 g、白术10 g、枳实20 g、大黄10 g。在此方中,大黄可清热解毒、通腑泄浊,黄芪、党参、白术可健脾和胃、补肺益气、燥湿利水,枳实、厚朴可行气泄满、止痛消胀,莱菔子可消食健脾、化痰行气、通利下泄,黄芩可清热解毒泻火,连翘、鱼腥草可清热解毒,与黄连、黄芩配伍其清热解毒的作用更强。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清肺、健脾、理气之功。药理研究发现,大黄具有促进胃肠蠕动、保护肠道黏膜、促进肠内毒素的排出、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及炎性反应、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及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黄芩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急、慢性炎症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有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等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9%。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联用西药与自拟的清肺健脾理气解毒汤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且较少引起不良反应。
[1]韩娟,周大勇,武慧.清肺解毒汤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1(4): 277-280.
[2]杨妍,唐神结,张青,等.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4(2):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