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绪,朱晓玲
(1.重庆市九龙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0039;2.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重庆 400020)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检查)又被称为磁共振成像检查[1]。此检查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通过检测外加梯度磁场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而发射出的电磁波来绘制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2]。帕金森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和运动障碍等,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3]。进行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帕金森病的常用方法。为了分析MRI检查在诊断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这5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均符合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且均经脑多巴胺转运体PET显像检查被确诊患有帕金森病;其年龄在58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62.5±1.9)岁。
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MRI检查。检查方法是:采用Siemens 63-SP4000 1.5T超导型MR扫描机(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对患者进行检查。使用正交头部线圈对患者的头部进行自旋回波序列(SE)、轴位T1WI(TR/TE=600/15 ms)、轴位和矢状位T2WI(TR/TE=6000/90 ms)扫描。轴位扫描的基线为一条通过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最低点并延伸至全脑的连线,矩阵为256×256,层厚为5 mm,层间距为1 mm,视野(FOV)为230 mm×230 mm。在进行轴位T2WI扫描所得图像上测量位于红核和黑质网状带两个低信号区之间的等信号区宽度(即SNc宽度)。根据T2WI白质高信号所处的部位将其分为侧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和半卵圆中心白质高信号。采用双盲法(即由两位诊断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在不知道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对其病情进行独立观测)对这些患者进行MRI检查所得白质高信号和SNc宽度进行测量[4]。
患者存在以下情况说明其患有帕金森病:1)黑质致密带变窄。2)黑质与苍白球内呈局灶性高信号,加权像较明显(胶质细胞增生所致)。3)黑质与苍白球内局灶性萎缩。4)双侧壳核铁质沉积,在T2加权像上呈短T2信号,形成“虎眼征”(苍白球-黑质色素变性病所致)[5-6]。
进行MRI检查的结果显示,这50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患有帕金森病。经脑多巴胺转运体PET显像检查证实,用MRI检查诊断帕金森病的准确率为90.0%(45/50)。
帕金森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和运动障碍等,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病情分期的临床表现见图1。
图1 PD(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病情分期的临床表现
MRI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用传统的MRI检查(常规扫描序列)诊断帕金森病(通过观测患者的T2加权像中脑黑质部位信号减弱的情况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特异性较低[7-9]。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头部进行自旋回波序列(SE)、轴位T1WI、轴位和矢状位T2WI扫描可准确地显示出其病灶部位的具体情况[10]。近年来,MRI检查在诊断帕金森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MRI检查所得图像见图2。
图2 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MRI检查所得图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影像学分析技术。此技术主要是利用帕金森病患者脑组织内水分的弥散性来观察其脑蛋白纤维束退行性病变的情况。以各项特异性分数(FA)作为评价指标。患者的FA越低,表示其脑蛋白纤维束的完整性越差[11-13]。为了进一步探讨MRI检查在诊断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MRI检查发现,这50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患有帕金森病。经脑多巴胺转运体PET显像检查证实,用MRI检查诊断帕金森病的准确率为90.0%(45/50)。这与徐长利[14]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MRI检查在诊断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吴武林,王小宜,廖伟华,等.MRI在鉴别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6):750-753.
[2]刘振国.医学影像学在帕金森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3(12):163-166.
[3]黄海东,顾建文,杨春敏,等.帕金森病的MRI应用价值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 6(6):22-23.
[4]冯涛,王拥军,芦林龙,等.头部MRI及PET检查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与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21):1680-1682.
[5]邱伟,赖灿,范国华.MRI在帕金森病嗅觉障碍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 (10):1550-1553.
[6]卢琦,黄建军,张兰慧,等.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5):1-4.
[7]杨涛,张春艳,程敬亮,等.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早期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7,26(1):85-90.
[8]赵丹,毛传万,黄建河,等.磁共振成像对帕金森病患者黑质致密带的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0,18(2):130-134.
[9]付蓉,李德炯,赵晶,等.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9):2055-2056.
[10]王慧芳,田娟.MRI联合CT在诊断帕金森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21(21):81-82.
[11]原相丽,李常红,周正宏,等.颅脑MRI在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的鉴别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7):7-9.
[12]罗卓坚,赖伟文,林焕兴,等.原发性帕金森病脑萎缩与多系统萎缩MRI及MRS对比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4):16-18.
[13]刘妍梅,陈玲,裴中,等.基于稳态的三维高分辨扩散加权序列核磁共振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11):2284-2288.
[14]徐长利.基于稳态的三维高分辨扩散加权序列核磁共振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