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云福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战略性新兴技术多兴起于技术发达国家,我国对战略性新兴技术的培育和应用始终处于追赶、引进、消化、再吸收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性新兴技术难以摆脱被动地位,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因此,适时的开展战略性新兴技术研究,特别是探索战略性新兴技术的创生机制、演化机理和管理策略等问题,则成为破解这一现实课题,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大连大学侯剑华教授以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基础,系统梳理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出版了《战略性新兴技术研究导论》(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该书对战略性新兴技术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该书研究内容充实,研究基础扎实,应用了国际前沿计量方法,获得了一系列有启示和参考价值的结论。通读全书之后,我感到本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回顾了新兴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研究,系统阐释战略性新兴技术的概念及其特征。
该书从经济维度、科学技术维度、历史维度等三个基本维度,创造性地界定了战略性新兴技术的内涵。“战略性”修饰“新兴技术”,强调了战略性新兴技术是重要性程度最高的那一部分新兴技术。在经济维度上,战略性新兴技术是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须臾不可离开的技术集合体。在科学技术维度上,战略性新兴技术属于国家认定的高技术和前沿技术,是同产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那一部分高技术和前沿技术。在历史维度上,战略性新兴技术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时空概念或历史范畴。因此,战略性新兴技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牵引和支撑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高技术集合体。
第二,构建了覆盖战略性新兴技术辨识、创生、演化与开发管理的体系化、系统化的战略性新兴技术理论体系。
作者引入科学计量和专利计量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以专利表征技术,通过辨识指标与模型的构建、数据采集与处理、可视化图谱绘制与新兴技术确认等步骤,构建了战略性新兴技术辨识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对战略性新兴技术的创生模式与机制进行了探索,认为战略性新兴技术的创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演化系统,是多个因素和环节相互联系,共同演化的结果,既遵循一般技术发展的规律,又有其特殊的创生机制。在战略性新兴技术演化机制的研究方面,该书提出基于“熵”理论的技术熵概念,并通过专利构建了技术熵模型,对战略性新兴技术的演化进行定量分析。
第三,运用以技术知识图谱为代表的专利信息可视化方法,进行战略性新兴技术的辨识和演化等研究,在研究方法的层面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专利计量与信息可视化方法是近年来技术管理领域兴起的新研究方法。该书在战略性新兴技术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专利计量与专利知识图谱,运用Citespace、VOSviewer等可视化软件,绘制了太阳能光伏、风力涡轮机等众多战略性新兴技术领域的技术知识图谱,辨识了不同技术领域的创生模式、技术演进特点和演进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管理策略。这种以专利表征技术的研究模式与范式,扩展了专利计量方法的应用范围,为技术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新颖的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