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翁盛强 译,松下进 著
(1.长春师范大学 东北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32;2.大连大学 历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大黑山位于大连市北方,是大连湾一带有声望的最高名山。在胜地不多的关东州吸引了许多本地人来此(游玩)。此外近来又受到地形学者的关注,作为辽东准平原的残丘而成为地理学者们无不知晓的地方。
最近出版了由数位专家为此山探险者们而编的指南书。其中新带国太郎博士以及福田收作又极大的丰富了地理学部分的知识。另外,满铁地质调查所所员也对外公布了位于此山东麓的石棉产地的地质。但是仍然可以说大黑山的地质构造尚未十分明了。
笔者在旅顺居住期间曾数次调查此山以及它的附近地区,关于此山构造尚未有发表的部分已得出一些结果,现将其公布,希望供各位同学诸贤参考,并得到批评指正。
笔者的调查尚不完全,还很粗糙。然而有幸瞭望到良好的露出部分从而可能判断地质,在调查上也很少取巧。瞭望不仅是直接观察矿苗的辅助手段,对于地质大观也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想要观察详细的部分必须要到现场进行调查,更重要的是它未完成的地方很少。因此有鉴于今日的机会,笔者将至今为止的研究成果予以发表。
在进入详细论述之前,先试着论述一下大黑山以及其周边地带大致的地质吧。大黑山大体上全体的构成是笔者称为大黑山统的震旦系珪岩层(下半部夹杂着珪板岩),因本篇想要论述的主题是大黑山的构造就不再详细赘述。同统下平行不一致的结晶质石灰岩,千枚岩以及云母片岩等构成的累积层,构成了此山的北部、西侧的下部山腰。笔者将其命名为响水寺统。本统贯入了构成辽东准平原的大部分的片麻岩。另一方面大黑山统在大黑山东山腰下半部,被笔者称为关东统长岭子层的粘板岩层所覆盖。在东部山麓与后者断层的边界上,位于后者上半部存在着关东统南关岭层以及甘井子层。在大黑山的南部山麓,大断层和大黑山统的边界上,笔者的金州统南山层(底部为寒武系)非常广阔发达。以上诸层当中,大黑山统、关东统、南山层中贯入了以碱基性岩为主的岩床。在大黑山比寒武系更新的地层只有第四纪河成沙砾层以及崩积层。
在此记述的各岩层,以及响水寺统和片麻岩系的各种性质,笔者尝试论述前两者与大黑山统三者间的相互关系。这里开始详细说明,在该报文执笔后发现了很多与大黑山统相关的新事实。
(一)响水寺统 根据前述的构成大黑山北侧西侧山腰下半部的累层是由结晶质石灰岩、千枚岩、云母岩等构成的。本统的名称是采用大黑山西北山麓本地人非常熟知的道教寺院名字而来。
响水寺统也存在于大黑山的西南方向的凤凰山北侧。也能推定在本山的西部山麓存在,但是还未确定。
响水寺统大约在东南形成了25-60°的单斜构造,大约有250-400的层厚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A)下部的云母片岩-千枚岩层大约有130-300的厚度,由绢白灰色乃至带褐灰色的云母片岩以及黑色乃至黑灰色的千枚岩构成。其间夹杂着厚度约为2米的珪岩层。另外响水寺和朝阳寺之间夹杂着0.5-10米的三-四层的白色以及稀有的淡青色的细粒结晶质的扁桃状石灰岩。这种石灰岩层在地质图中从来都表现为单一的厚扁桃状块,被证明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在响水寺,涌出清水的瑶琴洞洞窟不是真的石灰岩洞,而是石灰岩和云母片岩的边界被凿穿后出现的样子。(A)层的云母片岩以及千枚岩含有极少量电气石的微小晶体。另外同岩层的石英有明显的波状消光。
(B)上部的石灰岩以及粘板岩层主要由石灰岩构成。最上部20米处有粘板岩层,当中则是夹杂着10-20米的粘板岩层。石灰岩呈灰白色-白色,细粒甚为致密,因为含有绿泥质物或者黑云母及白云母。用显微镜检查能观察到细长的石英粒(伴随波动消光,有横向龟裂)在方解石的地质层里中横向并列着。此外还含有正长石、白云母以及缘泥石。粘板层中类似于(A)的情况,有电气石的微小晶体进入。这些是由与(A)一样的岩浆的稀有气体而形成的。(A)的云母片岩由黏土质堆积岩变成也已经明确。
笔者认为响水寺统与营口图幅(2)的前寒武利亚纪片岩类以及石灰岩类,凤凰城(3)以及奉天图幅(10)的前寒武利亚下层部相当。
(二)片麻岩系这里的岩石笔者要像接下来这样特别分析。
(a)云母片麻岩(a1白色的白云母片麻岩、a2缟状黑云母岩、a3含有绿黑色不连续的缟的两云母片麻岩、a4含有绿黑色的缟的淡红色云母片麻岩、a5眼球状片麻岩)
(b)绿簾黑云母片麻岩
(c)云母片岩
(d)石英片岩石
(e)角关片岩
以上当中,a2、a3最多。(e)是由碱基性脉岩变化而来,(c)、(d)以及(b)大概是水成岩源。(a)中a2、a3、a4贯入片麻岩中。以上的诸岩大多数贯穿着伟晶岩脉以及石英岩脉。有很多伟晶岩层沿着片理层层贯入。
片麻岩系的片理大体位于东北方呈东-东北走向,往东南倾斜15-70度。这个片理大概与响水寺统大致平行,两者的边界大体与片理相平行,呈Z字状,推测片麻岩侵入了响水寺统的云母片岩中。另外在地表覆盖着的片麻岩中存在着云母片岩中分离出来的黑云母片麻岩的扁桃状块。这种类型肯定是后者侵入前者,如前所述,这种片麻岩系的主要部分是贯入片麻岩被认为是由花岗岩质岩浆贯入水成岩层(现存响水寺统的下半部分)而形成的。另外前述推测为水成岩源的诸岩必定是捕虏岩。响水寺统的变质也主要由伴随花岗岩贯入而形成的,这样思考大概是最妥当的。这个花岗岩的贯入,其影响没有表现在大黑山统中,应当在大黑山堆积前。
(三)大黑山统本统的名称是因为笔者(9、10页)考虑到本统构成了大黑山的大部分,在本山非常发达的缘故而起的。而后在尝试进行旅顺、大连之间的地质调查过程中又知道了在后者中也极为发达。后者的调查结果应当在近期发表,在上次四月的地质学会等总会上简单的提及了层序(13)。根据笔者的调查,在旅顺、大连之间本统大约有3200米的厚度。分为a-f七层。含有大黑山中的c、d、f,缺少a、b以及e。厚度因为断层的原因,不能正确说清楚,好像稍稍超过2000米的样子。主要由珪岩组成,夹杂着粘板岩乃至珪板岩。图版第四版的地质图对层厚以及构造的表现有很好的帮助,大约100米每个层面的露头用线标记。
依据后述,大黑山存在很多走向的断层,其中依据胜水寺、凤凰沟、地水壶三段层将大黑山统分为四个区域,分别称为北部区域、中部区域、南部区域以及凤凰山区域。
在北部区域是大黑山统的下层部分,平行不均匀覆盖着响水寺统。以基底为界向地表急速倾斜,因此上部分的珪岩形成了悬崖。本区域的本统厚度达到了600米,主要由珪岩组成,中间的不到100米的间隔中夹杂着20-40米,有时候为60-100(424.5米的山岭即新带博士的三屯岭的东北、南部及西南侧)米的粘板岩(珪板岩也有很多)带。此带既长又连续,也有扁桃形的尖灭。此带粘板岩以及珪板岩层的外部夹杂着珪岩的薄层(0.5-1米)。如上述性质所见,北部区域的大黑山统与前述的旅顺、大连之间的c层相当。
中部区域的大黑山统也有600米的厚度,中间夹杂着粘板岩层。和北部区域的岩层上的关系只有北部部分上的层准的状况下,恐怕存在两地区间地表不能表现的层准,目前尚不明确。中间的粘板岩层在三角点的北方以及西北方的路旁,有15米的厚度,基本是珪质。在胜水寺的南方有东北走向厚度大约为60米的千枚岩状粘板岩层,与前面的岩层为同一层准。以上全部称为中部粘板岩层。在三角点北部的纵向走向的途中556.6米的水准点北稍偏东300M的地方也有粘板岩层露出,这是上述的中部岩层以下200米的层准。在大黑山和凤凰山之间的凤凰沟山谷的东侧的岩壁下部(地形图大黑山下端250-550米之间)处珪板岩(0.2-5米)和珪岩(0.2-1.5米)相互层层叠加的情况非常发达。厚度约20米。这层应是中部粘板岩层约300米下的层准。这个中部区域的大黑山统应相当于大体位于旅顺大连之间的d层。
南部区域是四个区域中所占面积最大的,没有粘板岩层,大黑山统全部由珪岩构成。厚度至少在700米以上。最下部可能与中部区域多少有重复。南部区域的地层恐怕相当于旅顺大连之间的f层。
凤凰山区域的大黑山统有500米以上的厚度,主要由珪岩构成,下部分依次夹杂着约30米、90米、10米的珪板岩层。此层序与北部区域非常相似,两区域的地层相当于旅顺、大连之间的c层。
以上四区域总的情况就如上所述。大黑山的由其同名的地层构成,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全不层厚为稍稍超过2000米。下部大约为600米,主要有珪岩构成,夹杂着20-40米的粘板岩-珪板岩带的三带,充满北部以及凤凰山区域。此层相当于旅顺、大连之间的c层。前述的大黑山统(a)层(9、11页)即这层。中部层构成了中部区域600米,大部分由珪岩构成,在中间珪板岩-粘板岩层(15-60米)与下位的珪板岩、珪岩互相层层夹杂着。本层相当与旅大间的f层。中、上部层是前述的大黑山统的(b)层。
接下来略述岩质。大黑山的珪岩是白色偶尔灰白色的细粒结晶质。层面上经常印着很明显的涟痕。用显微镜检查,是由小的有0.04-0.09毫米,大的有0.14-0.20毫米的石英粒马赛克形成,颗粒间的边界呈现缝合状,有十字尼科尔的波动消光。这种岩石的中间可以形成很多直径为0.13-0.2毫米的圆形空隙。粘板层以及珪板岩为黑色或者黑灰色乃至带青灰色。粘板岩为千枚岩质。珪板岩如果仔细看的话夹杂着较薄(0.3-1毫米)的白色珪岩质的叶片,与粘板岩质的叶片密密的相互层层叠着。在显微镜观察下,黑—灰色的叶片主要由白云母的小片(长0.03毫米,厚0.01毫米)构成,还含有伴随着0.02毫米石英粒的碳物质。珪岩质的部分由0.02毫米的石英粒和白云母构成,含有大量的扁桃状的大型石英粒(长0.25-0.6毫米,宽0.15-0.3毫米)。石英粒全部能呈现波动消光。
(四)关东统 关东统是昭和五年笔者(9、12页)在整合关东州的大黑山统和金州统(下部分是寒武利亚系)两者关系的基础上,依据石灰岩的地层所给予的名称。当时笔者算出其厚度为三百数十米,之后伴随着对金州以南的地区进行调查,将本统分为七层,也知道了其是总厚度达到3600米的一大累层(参照12、13)。
大黑山的东腹下部分以及东部山麓露出的是七层中的长岭子层、南关岭层以及甘井子层。
长岭子层组成了东腹下部分,在松岚屯呈南北方向延伸。东侧的断层因为横切的原因露出层的厚度大约为400米,大概呈南北走向,向东倾斜60-70度。岩石由灰绿色或者黑灰色、灰色千枚岩状粘板岩构成,在小松岚附近本层下部分为珪板岩,夹有层层的珪岩(1-3米)。
这个长岭子层笔者曾经将其归属于大黑山统,即同统的(c)层(9、11页)。后随着踏查的区域扩大,发现其更接近上述的关东统南关岭层,随后为其取名与此有密切的关系。作为碎屑性堆积层,最后将其从原来的大黑山统的有机的(或者化学的)沉积层看作为关东统的中间层,将其归属为关东统。南关岭层和甘井子层出现在长岭子层占据区域的东侧,即石棉屯。长岭子层被南北向的断层切断了。
南关岭层呈东北走向,向南倾斜。岩石由黑灰色或者青黑色的薄板状珪质石灰岩以及致密的石灰岩组成,金州以南也全部一样。
甘井子层由青黑色或者黑灰色或者淡青色的细粒结晶质白云岩构成。走向是从北向南,并由东北向南北方向弯曲,倾斜方向则是东南甚至向东倾斜40-60度。有两条黑色的斑粝岩—辉绿岩质的脉岩,厚度为70-85米的扁桃状岩床或者岩脉(东侧)贯入了这个地层中。与此相接壤的白云岩变化为呈白色乃至淡绿色,致密、坚硬的软玉状物质。这种变质在下部分非常显著,变质带的厚度超过了50米,在岩床基盘下1-2米处层里有与层理平行厚度为1-5厘米的石棉矿床。石棉呈白色纤维状,纤维的方向与层理相互垂直。另外上述的软玉质变质岩中偶尔还含有黄铁矿以及黄铜矿的小颗粒。
(五)金州统 笔者将关东统的下部分寒武系分为南山层、三十里堡层和阎家楼层。大黑山的南方100米以下的低丘陵是由本统的南山层构成的。然后凹地充满了南麓悬崖坍塌后的砂砾。岩石和其他地方的一样,以灰绿色的粘板岩为主,其间夹杂着薄薄的(没有出现过数米的)珪岩层。珪岩呈白色或者准白色,偶尔夹杂着紫黑色或者绿灰色薄叶片(1厘米有5-6枚0.5毫米的叶片)。丘顶通常是珪岩构成的。董家沟会、石棉屯、寨子河的西方的丘陵东崖处有三米的小涡卷层。这与曾经记录的三十里堡铁桥的上流约225米左岸(9、15页)非常相似。这层中有珪质石灰岩。其他的石灰岩在金州西马桥间、大孤山、董家沟等一带的途中,以及九里庄和王家屯的中间的路旁也有露出,能够在附近广泛出现的斑粝岩质脉岩中找到,变化为软玉质的样态。
然后在本篇附属的地质图范围之外往东南稍稍延伸,董家沟会、湾里屯、单家窪间的西方(到董家沟的道路旁)的南山层的上边处出现了三十里堡层含有Redlichia的紫色粘板岩层。这好像从来没有被记录过,特在此记录。
(六)脉岩 根据已经说明的,从大黑山统到金州统,碱基性脉岩贯入了主要的岩床中。其他在胜水寺的南方大黑山统中有粘板岩层中贯入了花岗斑岩的岩床。
大黑山统的四个区域中,北部区域脉岩比较少。登上响水寺正东方山嘴的观音阁的途中,大黑山统的基底上约100米的层准中,有约10米的岩床。也有其他的观音阁岩床。另外北麓山阴寨往上登上的途中也有10米的岩床。
在中部区域,碱基性脉岩的发达非常明显,出现在占据了山的西腹大片面积内。唐王殿往北延长1400米的露头是最大的。最宽达到400米。现在出现的状态只要远远望去就很容易判断。珪岩的向斜部贯入岩床也可以明确的观察得到。岩石呈绿黑色-暗绿色,中—粗颗粒,有时出现受压力产生的剥理。这些岩石风化为球状,团块状的外观在地上滚动。在地形上这种碱基性岩区域一般要比珪岩区域在倾斜上要缓和一些。另外草木也比在珪岩地上生长的更好。
登上凤凰山北麓唐王殿的的途中,也有相同的不规则岩床状体的岩石存在。厚度约为200米,西北-东南方向延伸长约400米呈现消亡的状态。
此外在山稜的纵向上,556.6米山峰的西侧以及北方,存在呈北东北走向的宽约数米的碱基性岩脉。这些应当是沿着该方向裂缝贯入的物质。岩石已经分解的很厉害了。
南部区域的大黑山统中碱基性岩比较少。山顶的三角点附近往东下两个山嘴的海拔380米处,倾斜突然变缓接近水平,而且在夏天是绿草繁茂的地方。笔者虽然还未现场勘察,但依据地形以及植被推定碱基性岩贯入了珪岩中。在下面的空泽区存在着碱基性岩的岩片能够为此证明。
在凤凰山区域笔者的踏查范围内似乎不存在碱基性岩。
东腹下部,大松岚到小松岚横亘着贯入关东统、长岭子层的35-50米的碱基性岩床,与粘板岩发生若干接触而变质硬化。这个岩床的北部延伸部分被后述的岩河所隔断,沿着地水壶层向东曲折。
关东统甘井子层也有碱基性岩贯入,其变质产生石棉等情况已经在甘井子层记述,此处便不再赘述。
金州统南山层也已经记述。
以上所述的碱基性脉岩呈暗绿色乃至绿黑色,完晶质,等粒状,用显微镜检查的话由辉石以及斜长石(曹灰长石)构成。一部分化成白色的榍石与榍石铁矿。辉石有变成纤闪石的。石理是辉绿岩石理。从前这个脉岩虽然是辉绿岩,其中颗粒比较大的是斑粝岩应该不会错。
(七)第四系 这系分为(a)古期河成层、(b)新期河成层、(c)崩积层、(d)岩河堆积成、(e)扇状堆积成。
(a)古期河成层在朝阳寺的前面,东北东往西南西的走向山谷的南侧。主要由大黑山统的珪岩的角砾构成的砾层,形成了从谷底开始约10米高的小山丘,是朝阳寺与其南面凤凰沟的分水岭。这个砾层便是后述在旧凤凰沟堆积的,在堆积后或许某一时期切断了流经响水寺前面的河流。
(b)新期河成层是大黑山和凤凰山之间的凤凰沟以及大黑山的东侧,大体关东统的土地的东线为止的山谷(似乎称为寨子河)以及大黑山的南侧丘陵地带的低地堆积的。主要由大黑山统的珪岩的角砾乃至亚角砾、大砾构成。上述的两条山谷在平时没有水,在下大雨时期,一时冲刷的大量砂砾在途中堆积之外,冲入了南方的丘陵地带,因为坡度骤缓乱流形成后述的崩积层,堆积的范围很广。
(c)崩积层位于大黑山以及凤凰山的南麓,是这些山的南侧的急斜面的珪岩(一部分是珪板岩)机械崩塌后,其残片在重力下方匍行,崩塌山麓下方堆积成的。
(d)岩河堆积层位于大黑山最高点的东侧的山谷,最初往东北方延伸,接着向东方转向,然后从此下流的部分非常发达,坚硬以及较脆的,富有裂缝的珪岩在霜的作用以及昼夜气温差的作用下,机械的崩坏而生成岩块、大角砾,砾掉落到谷壁之下,堆积于比较缓的谷底,将山谷深深掩埋。岩河或者岩冰河(rock glacier)一语最适合表达这层。最宽处达到250米。下流部分往东南东方向,在关东统南关岭层以及片麻岩系的上方被细小起伏与其没有太大关系的大砾、砾石覆盖。
(e)扇状堆积层,作为堆积层是最小规模的,存在于大黑山西侧许多的山谷末端。地形图也将其形态表现了出来。最小规模的地方在唐王殿下得地水壶的山谷的末端,圆锥的高不过仅仅超过10米,地形图明确的表示出来了。
构造的大观根据已述大黑山的露出非常良好,在稍稍远离急倾斜山的地点观望大黑山构造就很适合,有效。从笔者踏查中的种种方向远望,就尽可能的画出了草图。
首先从金州方面来看的话,已述的北部区域的地层向右倾斜,中部、南部的地层大略是水平的(仔细看的话能看见褶皱)。
然后往西北西乃至北北西方向望的话,最高峰的下面,向右倒转样子的褶皱能够明显看见(第二图)。这是已经被很多人注意到的地方,村上博士、新带博士对此都有记录。
接下来是从北方看地层只有水平的。即使往东方转向的中、南部区域也是一如既往的水平(第三图)。但是只要靠近仔细看的话,能够判断出形成东腹的地层在往东急剧倾斜。从南边来看的话,应当是构成了大黑山的背斜层(第四图)。
在凤凰山从北方(第五图)以及东方来看,地层向东北倾斜是很明确的。
以上所有从低地进行远望的场合的情况,接下里记述登上山体其他部分进行远望的情况。
从南部区域最南部的的山上向北望,大黑山最高处的构造赫然在眼前展开,极为壮观(第六图)。通过一张草图,构成最高处的背斜层,它的西翼几乎是呈接近直立的急倾斜。草图左边的空白区域表示草木繁茂的地方,由碱基性岩构成,地表起伏较少。在它的下方,地层是缓缓的向斜层。横亘在靠近自己这边的山也能看出是向斜层,与其右边相连的背斜非常平缓。然后最高峰和左下的高峰之间的发达的,向左水平延伸,接着往下的线,是东北-西南断层(地水壶断层)的线。在这个断层靠近自己这边的背斜层的西翼倾斜也很平缓。
从以上观察的地点沿山脊向北走的期间,在右手的山腹能够看见60-70度的地层。最高点更靠北直走,能够看见东侧的山腹由向东倾斜层的地层构成。从朝阳寺开始超过观音阁323.5米的山岭(新带氏的三屯岭)极目南望,在南南西处能够看见前记的所谓倒转褶皱(第七图)。然而如如果从正面看的话是绝对看不见这个倒转的。在背斜的西翼的中程出现的小向斜和逆断层是非常显著的。
然后根据已有的草图(第二图)所揭示的,从响水寺的东上方的山上往南眺望,西腹的向斜的西翼呈急剧的倾斜,向斜处的碱基性岩显露了出来。
综述以上远望的观察有如下几点:
(一)在沿着大略南北的山稜处有一背斜,其东翼的倾斜非常急剧。
(二)最高点的正南往北东-西南走向的断层,在它的西北侧(也就是前章所述的中部区域)该背斜的西翼倾斜急剧,而且与其中形成小向斜、逆断层相反,在这个断层的东南侧(也就是南部区域)背斜的西翼倾斜比较平缓。
(三)以上所述的背斜的西边有向斜,中部区域的西翼也有急剧的倾斜,南部区域的倾斜则比较平缓。向斜到南部不是特别明了,在最南部则消失了。
(四)北部区域的地层略略的向南倾斜。
(五)构成凤凰山的地层向东北倾斜。
以上能够大概知道大黑山的构造,严格说来还不是很充分。更重要的是对露头的直接观察以及综合考察是非常必要的。笔者根据综合在已制作发表的地质图中,为了能够明确大黑山统的构造,大约每100米的层面添入了露头线。此外特别是为了明确的构造概念制作了每海拔100米的水平面的水平断面图(第八图)。普通的纵向断面图自然也是制作了(第九图)。
大黑山统地狱的区分根据已述,占据大黑山统的地域分为胜水寺、地水壶以及凤凰山的三断层四个区域。
笔者称之为胜水寺断层的断层在胜水寺的东部非常发达,通过胜水寺的南边往西南方向延伸,越过山在朝阳寺前的山谷上流出现,在那之后方向变为西南,在响水寺统和大黑山统的中间终止。一旦凤凰沟断层的南侧不一致,出现在凤凰山的北侧,就能再次从大黑山统中分出响水寺统。胜水寺断层跌落到东南侧。
地水壶断层是在大黑山最高峰三角点的南边呈东北-西南走向往东南跌落的断层。地水壶断层这个名字是因为唐王殿东南的山谷中有一泉水而名的。笔者非常遗憾没有现场踏查因而不敢断言这个断层是否通过了这个地水壶,或者与这个断层平行的小断层乃至裂缝通过地水壶,导致了沿这个面能够喷出水来,因此将该断层命名为地水壶断层。因在中部以及南部区域与地水壶断层平行的也就是东北-西南方向的裂缝极其发达。
凤凰沟断层是沿着凤凰沟的山谷,北北西走向跌落到东部的断层。
以上的三个断层将大黑山统的地分为四个区域。胜水寺断层的北边命名为北部区域,夹杂着三断层的部分命名为中部区域,地水壶断层的东南侧命名为南部区域,凤凰沟的西侧命名为凤凰山区域。
构成北部以及凤凰山区域的大黑山统在大黑山的下部,与旅大间的e层相当,中部区域则与旅大间的d层相当,南部区域与f层相当。这是从凤凰沟断层往东跌落,胜水寺以及地水壶断层往东南跌落判断出来的。但是断层运动的正确方向以及体量还不明确。但是南部区域相比中部区域稍偏东北则是有形迹可寻的。
北部区域被两个断层分为三个部分。两断层的西侧的断层呈东北-西南走向,在前记的胜水寺断层的屈曲点与后者的西半部分相连。但是后者跌落到遥远的西北方向。其他的断层呈北北东-南南西方向,在南南西的中部区域的中间延长。这个断层跌落到了东南东,这些由二断层与胜水寺断层围住的三角形区域与周围相比是比较高的地块。在这些中间粘板岩层非常厚,东南相邻区域比较薄的应当与其是同层准。这个三角形的区域内的地层大体呈东北走向,往东南倾斜30-45度。但是这个中间靠近东北处还有南北的断层,在其东北方缓缓向西北西倾斜,能够见到珪岩的露头,其他未踏查的地区的详细情况尚不明确。
西边相邻区域的地层的走向呈曲线,在东北部呈东西乃至西北西,在中部呈东北,在西南部呈北北东。倾斜向南乃至东南东35-50度。
东部相邻区域也就是胜水寺附近一带的山向东北东延伸形成山脉,这是因为受地层的影响。地层大部分呈东北东-西南西走向,往南南东倾斜50-75度,在胜水寺以东呈东西走向。然后往西北转向,倾斜也变得平缓。这个地域的东侧是几乎是南北的松兰屯断层。在此之东,与片麻岩地之间到底是何物质,在路旁露出的响水寺统的结晶质石灰岩层不是特别明显。
凤凰山区域的大黑山统大体呈西北走向,往东北倾斜,仔细看的话可能会有所变化,走向有时呈西北西,有时呈北北西,偶尔还会变化为东北东乃至东北。倾斜简单来说大约为往东北40-70度。
在大黑山统地东部有由关东统的南关岭层、甘井子层围城的四角形区域。该地层的走向、倾斜等在层序部分已经描述过。这个区域的西部是呈西北走向,几乎是往东跌落的松兰屯断层。东部分为北北西-南南东走向的,往西跌落的大断层(将其称为石棉屯断层)以及北北东-南南西往西跌落的大断层的片麻岩系。
既述的胜水寺断层的西部也是同样的,断层运动的直接影响(也就是相对的升降)不仅没有在地形上完全没有残留,而且高距的对立与运动的结果呈相反状态。也就是现今的地形完全是受岩质的影响是十分明确的。而且这个四角区域的南方与大黑山断层的金州统南山层相接。但是南山层被砂砾覆盖没有出现在地表。东南隅的北北东的断层与片麻岩划界。
中部区域的构造有关露头部分在直接观察和综合观察后可以看到中部区域的构造如下所述(图版第四版,第一、第八、第九图)。在这个区域地层呈北北东-南南西的稍稍的急剧褶皱样子。背斜以及向斜各被称为大黑山背斜和唐王殿向斜。背斜轴在地表与山稜纵走向大致平行,往西通过250-300米。向斜轴在唐王殿四近开始向北延伸与碱基性岩床相一致。这些背斜以及向斜各自往南及北稍稍突出。两者之间也就是背斜的西翼呈一段小向斜状,形成了切断的北北东方向的逆断层(往东上升)。这个部分是已述的从西北而来能看见的倒转褶皱。背斜的鞍部的水平层(i)在西翼呈急剧倾斜达到垂直(ii),之后又突然曲折成大约水平(iii),之后更加急剧倾斜(iv)。(第七图)。(ii)和(iii)之间有逆断层。这实际上并不是倒转,倾斜看起来像倒转一样。从唐王殿往山顶登山的途中,通过碱基性岩的缓缓的斜面是一个急坡,露出的珪岩层几乎垂直的立着,与前记的(ii)相当。东南东相隔约100米处能够看到朝向岩壁的左侧接近水平,右侧稍稍倒转的珪岩层的褶皱。也就是(i)、(ii)呈现出来的。登上急坡的过程中倾斜变缓,逐渐接近水平。这就是(i)。现在登上的山嘴的北边的山嘴上下也能见到如(i)-(ii)相同的倾斜变化。西北方开始能够经常看见的褶皱是这个山嘴和其他西北方的北斜面的。进入唐王殿向斜的底部的碱基性岩沿着珪岩层面一直到上方,也就是(iii)的部分露出。这个向斜的南端也就是在唐王殿的南下部分,第四图的草图明显显示没有(ii)-(iii)那样的屈曲。地层的倾斜在唐王殿的西下部分大约有20度。在唐王殿向斜的西翼,笔者很遗憾没有进行实地考察,根据远望大约倾斜65-70度。
大黑山背斜的轴稍稍往东平行于往东跌落的断层。与之相接部分的地层能够看出是最高处的北部,向南倾斜大约10度。相当于背斜东翼的山稜纵走向,方向呈北北东,往东倾斜15-30度(在北方则达到了50度)。相当于东翼下部分的胜水寺南方山嘴,走向呈北北东,往东倾斜55-70度。由此处看见的后地和山稜之间的山嘴处地层倾斜大约30度。
南部区域的构造大体与中部相似。西半部分的地层倾斜比较缓慢。大黑山背斜沿着南北的山稜明显的存在着,在它西侧相当于唐王殿向斜有盆状构造列。
在背斜东翼中中腹以下珪岩向东倾斜60-70度。走向大约呈南北方向,仅仅只有5-10度的左右曲折。中腹以上倾斜变缓,在山稜处只有30度以下。
大黑山背斜的正确来说由3-4个圆球顶列构成,而且中心在北部稍稍向西,在南部稍稍向东曲折。这个情况通过山稜很容易判断(参照第一、第九图)。在山稜上倾斜朝向东南,或者南方、北方乃至西北方,不断变化。盆地构造列由3个盆地构成。其最北的一个在第六图草图中表示出来了。地层的倾斜在15度以下。一个盆地接近山稜,最南部分在大黑山最高峰的西北部,地层的倾斜超过30度。这个山峰的南斜面即大黑山南斜面露出的珪岩层,东部走向呈北北西,往东倾斜60-70度,中部、西部走向呈东西乃至西北西,往北倾斜20度左右。级盆地构造南端消失部分。
如上南部区域的构造大体和中部区域相似,比后者褶皱更小,地层倾斜也更加平缓,背斜以及向斜各自呈圆球顶列和盆地列,最终在山的南端向斜完全消失了。但是东翼的倾斜比中部区域更加陡峭。另外背向斜的位置来看的话,南部区域比中部区域更偏向东北方。
褶皱构造的综述通过地质图来看,断层切断了褶皱层,相反断层没有褶皱。从而看出褶皱比断层运动发生的早是很明显的。因此复原根据被断层位置变化而影响的褶皱的话,褶皱层的走向在东北部呈东西乃至东北方向。将西北-西南的线做为轴的话走向是弯曲的,呈北北东乃至南北方向。在西南端向北北西乃至西北转向。作为大黑山统以及关东统全体大体向东倾斜,现今能看到的地方只有大黑山统的褶皱了。虽然关东统也有褶皱,但它的部分已经被剥削到了不存在的状况。大黑山统的褶皱它的强度也因部位而不同,最强部分在中部,南部开始变弱直到最南端消失。沿着褶皱最强部分产生了逆断层。
相比金州断层以西的地层的走向大体呈东北方向,大黑山震旦系的走向非常不一样,另外与大黑山断层以南北北西的南山层走向也不一样,局部呈异常状态。
应当先说大黑山震旦系(大黑山统以及关东统)大体往东倾斜,更加深入思考后,不能单单说往东倾斜,可以想象巨大的背斜东翼构成了大黑山。这个背斜相当于金州背斜。也就是金州背斜的轴在金州断层以西呈西北乃至西北西方向,在以东转向东西,变成东北东,由此推定在大黑山的走向是如时针走向那样强烈的曲线。
地壳运动的时期和顺序已经通过其他的文章(9、11)记述,关东州笔者所调查的范围内,地壳运动主要是在侏罗纪末至白垩纪中叶发生的褶皱运动,以及第三纪中叶(渐新世的结束至中新世)的断层运动。然后断层运动由如下顺序发生。
(一)东北东乃至东西(稍稍往北北东转向)的正断层。
(二)西北西的正断层。
(三)支那②“支那”一词系近代以来日本人对中国的称呼,带有贬义。本文内容按原文直译,不代表译者立场。方向也就是北北东的正断层。
(四)朝鲜方向也就是北北西的正断层。
但是在(一)开始伴随着之前的褶皱以及之后不久产生的上突运动,相同方向的正断层产生了。
对于大黑山右边的情况也大体如此。但是正断层的中间(二)的部分不存在。
在大黑山的地壳运动的时期如右所述,也就是褶皱运动在中生代末期,正断层主要在第三纪中期发生。然后详细的顺序如下所想。
(一)褶皱,与之相伴产生了位于大黑山背斜西翼的逆断层。
(二)右边逆断层的东边,与之相平行的正断层产生了。(正断层)以上部分是中生代,以下是第三纪出来的事物。
(三)东北东的断层也就是以大黑山南边为限的作为大黑山断层的大断层产生了。
(四)东北的断层也就是胜水寺断层以及地水壶断层的生成及其他的石棉屯的甘井子层和片麻岩为界的北北东断层也属于这个时期的产物。既述的胜水寺断层的东半部分往东北东转向。在转向点往更加东北延伸的断层也是同时期出来的事物。
(五)北北西的断层也就是凤凰沟断层以及石棉屯的生成。在凤凰沟断层与胜水寺断层很明显不协调。松兰屯断层呈北微东的方向,大概也是同时期的产物。
碱基性岩贯入的时期这个时期无论什么岩体大概都是一致的。碱基性岩贯入几乎所有场合的岩床,在既述的山稜纵走向沿着北北东断层的平行裂缝产生了岩脉,地水壶断层以及松兰屯断层的交汇点附近,沿着两者特别是前者,碱基性岩非常发达。从而贯入的时期应当是前述第五期的断层生成后。
笔者不想在此处全面的论述大黑山的地形。对从来没有发表过的笔者所关注到的地方发表一两点看法。
在大黑山的平坦面已经通过其他的文章(9、10)记述,在金州的北方如名字平山所示有着平坦的山顶,笔者认为该平坦面在辽东准平原也是很古老时期的准平原的遗迹。这个地形面将种种方向的断层切断,能够判断这个古老的准平原是第三纪断层运动终了后产生的。此外与该平坦面相当的东西在其他地域也会存在吗?在这之前尚未能给出答案。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大黑山的地形的话,与之多少有关的地形就会找出来了。
首先唐王殿附近(海拔400-500米之间)的碱基性岩的露出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呈现非常平缓的倾斜。这当然是珪岩和碱基性岩有差异的相互净蚀的结果,将他们的高度距离考虑进来的话注意到或许与前述的平山平坦面有关系吧。此外在大黑山其他的部分虽然不存在完全的平坦面,但是高度距离变化不大的山稜是否有呢,在调查后能够知道的确是存在的。
地水壶的山谷的南侧的支山稜有很多的凹凸,大体保持在400米左右的高度延伸了750米的距离,将地水壶断层明显的切断了。在北部区域大体维持在400-450米高度的山稜长长的横亘着。从424.5米的山顶到556.6米的水准点北下部为止的区间也是同样情况,特别是比450米高的部分倾斜非常平缓。在南部区域前述的400米左右的支山稜在相合处以南与主山稜也长长的连着。然后高度也是一段较高,超过了450米或者500米。
像如上所述那样,在大黑山400米左右,400-450米,或者超过500米高度的山稜连续的很长。这个绝不是偶然的现象,难道不是暗示着是平坦面的遗迹吗。这个面恐怕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吧。在唐王殿附近的那一个或许就是其中一个。无论如何在这个平坦面乃至山稜(假想平坦面的总称)的上面,最高部分是一段高高耸立的情况是事实。
这个假想的平坦面恐怕是平山的平坦面(假称为平山面)相连续的部分吧。虽然这些是终末准平原还是原初准平原无法判断,在辽东准平原和乐浪准平原已经比较过的基础上,平山面难道不是相当于小林学士的朝鲜六百山面吗。在与朝鲜相同情况的辽东半岛,于中新世平坦面形成后,发生凹凸,在其地方形成了辽东准平原。
以上的考察还很幼稚,并不成熟。从地形、地质史等方面来看也仅仅出于兴趣,这些记述希望能够得到各位学者的指正。
有一条在朝阳寺前河的争夺,在东北东方向非常发达,通过朝阳寺前的地方突然向北方转向制造出了小峡谷又出现在响水寺前,往更加北北西方向流去与北大河相汇合的河流。在这条河流的朝阳寺前以及以东的南侧约10米高的砂砾小丘非常发达。而且仔细观察这条山谷的走向的话与凤凰沟的山谷的方向居然非常协调。以上的种种事实,也就是(一)河流的急转向,(二)转向点下流处存在峡谷,(三)转向点旁边有较高的砾层,(四)转向点的上流的河谷的方向、大概平坦的地形,在该砾层的附近某处发达的临近河谷的方向与平面形非常协调等事实都展示了朝阳寺的上流的河曾经流过凤凰沟的山谷,也就是凤凰沟的山谷是曾经朝阳寺前的那条河流的上流域所延伸出来的。旧凤凰沟的河流被流经响水寺前那条具有巨大侵蚀力的河流在朝阳寺前所堵截了。前记较高的砾层堆积物是在旧凤凰沟形成的。有关这条朝阳寺前面的河流的争夺这一情况至今似乎还是尚未有人发表的状态,在这里记录出来供人参考。
(一)在粘土质岩以及石灰岩构成的响水寺统(大概是古期原生代)中花岗岩贯入前者使其变质,两者接触的地方变成了贯入片麻岩。
(二)大黑山统(震旦系下部)被响水寺统不整齐平行的覆盖堆积着。它的厚度大概能达到2000米,它的下部600米处,主要由珪岩构成,夹杂着粘板岩-珪板岩,构成了北部及凤凰山区域。中部层构成了南部区域,全部由珪岩构成,厚度至少在700米以上。
(三)大黑山统的上方整齐的堆积着关东统(震旦系上部),出现在大黑山东腹下部以及它的东边,分为由千枚珪板岩构成的长岭子层,珪质石灰岩的南关岭层以及白云岩构成的甘井子层。
(四)关东统的上方稍稍整齐的沉积着金州统(下部寒武系)的南山层。在那之后中部堆积着奥陶纪,接着产生乾陆,堆积着石炭系以及二叠系。是否也有堆积着志留利亚系目前无法确定。
(五)大约在三叠纪发生了微弱的地壳运动,产生了圆球顶以及盆地,在那之后随着燕山期(侏罗纪末以及白垩纪中期)时的变动之际上述的诸地层都发生了曲折。在大黑山地层的走向与关东州一般地层的走向不一样,局部呈现异常状态,略略呈南北走向全体的倾斜的方向往东。现今能看到的地方,大约沿着南北方向的山稜,另外有稍稍偏西的背斜轴,更进一步存在着向西的向斜。但是随着往南行去褶皱的强度减少,最终向斜消失。在褶皱最强的地方(最高峰的西北侧),背斜的西翼由直立层弯曲成了水平层,东边上部分形成了逆断层。接着与其平行的东边形成了正断层。
(六)大概在第三纪中叶的时候(渐新世末-中新世)发生了断层运动。东北东方向的大断层首先产生,范围以大黑山的南缘为限,直到大黑山统在南边与南山层相接。
接着东北的断层产生,最后北北西的断层也产生了。这些之中在山的东侧片麻岩系与关东统乃至大黑山统为界的地方有大断层。断层运动的直接影响现在的地形无法完全展现。长时间的侵蚀消去了它的影响,岩质支配了地形。
(七)假设关东统是由300-500米厚的暂名为平坦面所形成的。在大黑山400-500米的高处大概存在着它的遗迹。
(八)在那之后侵蚀曲折隆起有重新开始了,土地被深深的广泛的侵蚀剥削最终形成了辽东准平原,大黑山因侵蚀差异,最后残留成了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