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卓腾
摘要:文化活动是人们精神文明的不懈追求,是文明社会的核心产物,自经济全球化发展后,各个地区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深入分析可发现,当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意性原则,同时阐述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模式,最后总金了全文,仅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意;策划
据相关报道显示,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先进科学群众文化艺术的支持,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代表的是社会功能、社会意义。在新时期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文化中扮演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通过统筹安排、借助多种方式、精心策划,能够将活动特色凸显出来。本文主要讨论、分析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意与策划,详细分析如下。
一、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意性原则
创意性属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前提,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文化内涵的一种体现。通过常伴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能够促使人们参与到活动中,为社会创造各方效益。基于活动策划原则基础上,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应当注重群众体验,思考采取何种措施,促使群众融入到活动中。
1.创新性与社会性
想要实现创新性与社会性的有效融合,需要强化现有资源的应用,积极开展创新与改进。比如:都江堰文化艺术产业,通过举办各类无声美学教育,促使专家与普通村民一共参加。畫家村展示各类工艺品、陶瓷品等,加速了当地教育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了特色旅游街区。因此,通过体现艺术创新性,能够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有效结合,引导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
2.原创型节目
为从根源事项改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促使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朝着规模化、国定化的方向发展,相关单位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深入探究各类原创节目,明确原创节目的现实意义。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中,不断融入新观点,并分析各类看法、观点的可行性。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可定期开展基层群众问卷调查,促使群众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最期待、最喜欢的节目,以此策划群众喜欢的活动,深刻凸显群众生活的乐趣。只有如此,才可针对性的改进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内容,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艺术价值,策划出独具特色的原创型节目。
3.借鉴与类比
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阶段,应当从已经成功的群众案例中去总结经验,并与此次活动进行对比,结合此次活动的发展规划、特点等,打造创新区域性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方案。比如:2010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举办的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评奖活动,活动举办地点为广州中山纪念堂,活动结束后,通过调查观众发现观众对多个节目、群众文化项目给予了高度赞扬。此后,浙江省群众艺术馆借助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活动的开展经验,开展了一系列的下乡活动,促使一些优秀的群众类文化节目与乡村生活融为一体,使得艺术文化与基层群众实现了零距离接触。基于上述两项活动能够得知,两项活动的成功均在于是从群众需求出发,充分应用了文化活动的优势,并为日后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提供了参考标准。
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模式
方案策划本身是展现活动特色,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也需要进行方案策划,合理规划节目数量与节目时间。
1.明确受众需求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并非简单的艺术表演,而是清晰的活动定位,策划者们只有充分了解活动目标、群众实际需求,才可从不同的角度去开展活动策划,凸显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实际意义。
2.立足实际条件
一个完美的活动,需要合理策划的支持,并具备有效的内部管理手段。就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而言,不可刻意追求场面、规模,需要深入分析活动的内涵与影响,在实际情况与自身条件基础上,消除不利影响因素,以此实现策划水平的提升。
3. 注重协调宣传
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阶段,需要强化协调与宣传,以此实现活动质量的提升。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基层群众,借助各类宣传模式,积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活动组织阶段,需要注重文化核心思想,围绕活动主题设计针对性的方案,以此深入文化宣传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能够实现文化发展活力的提升,可加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从创意与策划两方面入手,不断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此加速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加速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