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琳
(西北工业大学 法学系, 陕西 西安 710129)
知识产权法的价值可以分为终极价值和基础价值。前者是指被法律化的主体的最高价值追求,主要是正义、效率和创新;后者是指派生于最高价值的一般性价值,包括自由、公平、秩序等。知识产权法的基础价值是其终极价值追求在具体制度上的间接表达。[1]知识产权法的价值反映被法律化主体的价值追求,也是知识产权成为法定权利的依据。从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层面来说,被法律化主体的价值追求,是一个无法精确表达其内容的描述性、归纳性、抽象性概念,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无法精准的表达被纳入法律规范主体之实践的、现实的以及具体的追求内容,因此,被法律化主体的价值追求更是一个内容假定性的概念,是从知识产权人的知识产权行为中抽象而来的法律假定。知识产权法从其法律规则的属性来看,并非是基于对既有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已认可权利形成的调整性法律规则,而是基于法律创设新的私权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中适用而形成的构成性法律规则。众所周知,知识产权法律并不是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萌芽而形成的继承制度,而是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对知识价值认同的需求,从国际立法经验中借鉴而来的制度。
中国古代法制中没有能够孕育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其核心原因在于知识产权制度是在近代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源于工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制度,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乃至科技文化中的某些消极因素也对知识产权价值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知识产权主体价值追求的假定,在我国传统社会发展条件下及传统文化中并没有明确表达,而是在我国现代立法实践进行国际制度借鉴的基础上发生的法律价值的构建。
在知识产权法的源生国,其法律的价值假定与主体的价值追求之间,与一般法律规则一样,存在着相聚靠拢的桥梁,以确保知识产权价值假定的实践性以及实践性的强度。与各国法律移植的国际经验和问题相同,中国在借鉴知识产权国际立法以构建国内法的同时,也遇到了制度设定的目的价值和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实际价值出现差距的现象。也就是,知识产权法主体价值追求的法律假定,对假定内容的构造性和实践性之间的融合通道产生了阻碍。由于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部分主体的价值追求与知识产权价值追求之间产生差异和冲突,这种阻碍导致了我国知识产权国内法的价值假定,从原本应该指导实践、规范实践的肯定性“事件”,变成了有时会产生偏离的或然性“事件”,影响了知识产权法律稳定作用的发挥。
中国是知识产权制度的移植国,在长期形成的本土文化中,仍然存在着传统法律文化的社会积淀,不仅影响了传统社会知识产权法的内生,也在某些方面通过民间法的型态,仍然影响着我国社会对借鉴而来的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认同。知识产权法所设定的价值,与实践中行为主体所理解并奉行的知识产权价值,存在着多种矛盾,前者引导着主体按照法律制度所设定的行为范式,从事知识产权活动;后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主体按照传统文化习惯和伦理认知来从事知识产权活动。
知识产权法所设定的价值,无论是表现为正义、效率和创新的终极价值,还是表现为自由、公平、秩序的基础价值,都源自于知识产权法的法律设定,并在这些设定价值的导向之下,为知识产权主体设定了基本的行为模式,这就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范式。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以来,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范式,通过刑事、行政和民事领域的执法与司法活动大力推行,促进了社会大众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知、习惯和适用,这是一个知识产权法定价值与本土文化中的对知识产权认同碰撞融合的过程,形成了中国社会对知识产权价值带有本土文化的理解和判断,也就是社会主体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当这种价值观从个别主体的特殊价值观,上升为一般主体所习惯性具有的抽象价值观时,成为一种文化习惯和伦理认知,这可以称之为知识产权行为的伦理范式。
价值精神通过干预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运行。从行为主体的微观视角来说,知识产权行为的伦理范式,是源自于文化领域的价值观对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法律范式是源自于立法假定的价值对主体行为选择的要求。这两种行为范式的差异越大,价值观对于知识产权经济运行的影响越大,为了使知识产权经济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就必须对这两种行为范式的生成、模式和关系进行研究,尤其是两种行为范式产生的基础,即法定的价值和生成的价值观。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主体框架和内容,主要来源于对国际公约、国际条约以及国外立法的经验借鉴。虽然仍有个别学者试图从中国古代本土法制资源的角度去挖掘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根基,但也仅在 “中国古代有复制禁令”[2]方面得到了有限的引证。仔细研究“复制禁令”,不难发现“禁止翻版的作品多为官定典籍、词典、注释、地图”[3],而这些官定文献在古代所发挥的核心作用是赋予历史中的事实及理论以官方定论,体现了古代官方对于史书工笔和后世评说的重视,禁止翻版的目的在于通过保护其完整性以确保知识传承的正确性,防止因为民间翻印而被篡改、讹误。[4]“复制禁令”虽然从外在表象上与现代知识产权具有高度的近似性,但是在立法目的、价值和权义分配原则等方面都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相去甚远。
实际上,知识产权制度没有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萌生是历史的必然,并不能因此而断言中国古代法制在知识产权方面相较于西方落后,西方古代法制也没有萌生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是由近代工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而催生的新型法律制度。因此,近代的知识产权制度也萌生于那些较早进入商品经济社会和工业化生产的国家。最早的专利法可以追溯到1474年威尼斯议会通过的专利法。威尼斯自古以来便是商品贸易的繁华之地,因此,也在15世纪便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专利法诞生于此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而后来的工业技术革新乃至工业革命所推动的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推动了现代知识产权的诞生。例如1624年英国《垄断法》第6条以特权的形式授予技术发明人垄断权。1710年英国《安娜法》授予作者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印刷出版其作品的权利。现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法诞生于英国,也与其较早开始的生产力革命具有紧密的联系。可以说,知识产权制度是近代工业化生产的产物,属于近代历史的范畴。
知识产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根源于近代商品经济社会和工业化生产,也同时说明了中国古代法律没有萌生知识产权制度的原因。虽然在宋代、明代,中国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短暂的商品经济萌芽,但在传统文化和古代法制“重农抑商”的作用下,技术和作品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基础与产业相结合,而是在封建小农经济的社会环境下被局限在小规模手工业当中,没有形成催生知识产权制度的经济基础。
因此,当中国建立商品市场经济发展工业生产而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时候,国际立法经验已经较为成熟,且通过西方国家主导建立的《伯尔尼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一系列的国际法形成了标准化的国际制度。为了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浪潮,中国也加入了大量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中国作为这些公约的成员国,其主要义务就是在国际公约确立的标准上构建自己的国内法。这一历史原因决定了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不可能再通过内源型途径去完成,只能通过外源型途径进行移植。同时也决定了知识产权的制度价值在制度移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随同借鉴。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为主体所设定的价值追求是正义、效率和创新。这一立法价值就源自于西方国家主导构建的知识产权国际立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产生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创造者对自己的智力成果享有私人权利,能够随意处分知识财产。审视这一时期知识产权制度的立法文件,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创新、追求人的理性的价值观念。”[5]
这些价值观在知识产权领域体现为:首先,每个个人都应当受到法律最大限度的保护,不仅是个人的人身和个人的财产,个人的精神利益也应当受到保护,而个人所创造的知识,作为精神利益也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其次,个人的知识创造具有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应当在原则上归属于知识产权人所有,为了明确这种归属关系,应当就知识产权设定私权纳入法律保护的范畴之中,以实现法律对于个人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后,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知识产权通过法律的保障以实现经济利益,因此,个人会积极的从事知识创造活动。于是合理的保护知识产权的立法通常将个人视作立法保护的对象,主要保护个人的自由创造。由于知识产权法保障个人实现知识创造的经济利益,使每个个人会加速进行自己的知识创造,这样可以实现资源优配,也可以增加社会知识的总量,因此,知识产权法具有效率价值和创新价值。这些价值成为了现代知识产权法的基础和行为模式设定的根据。
因而,基于知识产权制度价值而形成的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范式,也来源于这些产生于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知识产权价值观。表现为:法律对于个人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并将知识产权确定为私权,个人的知识创造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因而根据理性原则每个个人会积极地从事知识的创造,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知识总量的增加和优化配置。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法律同时规定了侵犯知识产权的制裁措施,因而每个人会根据理性的选择不去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然而,每个立法都存在作为立法目标的价值应然,和实际运行中的价值实然。因为法律移植,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应然与移植而来的知识产权制度所附的价值需要一致。但是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中的价值实然,却可能与应然设定存在出入。法律价值的实然与应然的差异是法律这种上层建筑本身不可避免的缺陷。但分析差异的原因,却是推动实然向应然逼近以最大限度实现法律实效的必要过程。解构知识产权的实然价值,必须分析影响实然价值的关键因素——知识产权行为之伦理范式,
知识产权行为之伦理范式来源于文化领域的价值观对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萌生于近代西方工业化大生产所形成的社会文化及文化价值观,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价值观具有较大的差异,因而中国古代虽有四大发明深远影响世界,却没有成为孕育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土壤。
如今中国在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同时,也在积极的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产权文化。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知识产权萌生的文化因素或价值观念,仍然对知识产权行为之伦理范式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不利于知识产权实然价值向应然价值的靠拢,也不利于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同时产生了知识产权行为之法律范式与伦理范式的冲突。
第一,将人抽象为组织团体的人,而忽视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存在,重视亲族团体的共同财产权而忽视个人私有的财产权。儒家经典《礼记》中的《曲礼》和《内则》两篇分别强调“父母在,无私财”与“子妇无私货,无私蓄”。《唐律疏议》将“别籍异财”直接定为“十恶”重罪中的“不孝”。这种观念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团体意识。[6]
要求个人按照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组成亲族团体,并应当依附于亲族团体而存在,一般不允许脱离亲族团体而别立户籍。同时严格限制个人从家族或更大规模的亲族团体中析出家产而“异财”,个人作为亲族团体中的组织成员所获财产应当与众共享,实现通财合食。在共同的亲族团体生活中,“每个成员、每个小家庭的财产,被视为整个亲族团体共同财产的一部分。”[7]传统文化中限制个人独立主体和个人私有财产权利的价值观,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国社会文化对集体人、组织人的文化认同。然而这种片面强调组织化、集体化的传统价值观,却与知识产权行为法律范式的设定价值存在冲突,知识产权制度是建立在个人法律主体地位上对于私权的一种保护,是一种法律赋予的私有的垄断权利。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将道义与利益分割对立,贬低逐利行为的道德性。这一价值观来源于儒家的义利观。《论语》将君子之道定义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并将小人逐利的坏处描述为“放于利而行,多怨”。而中国古代知识财富的创造者却多以君子之道来修身齐家,于是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将君子的行为模式规定为“君子未尝不欲利,但专以利为心,则有害。惟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显然这一行为模式要求最大可能创造知识财富的古代文人阶层,都不得以逐利作为直接目的,否则便是有损于仁义的行为。因此,古代文人君子著书立说、创造发明的最高目标是尊崇先贤文化,传播知识和道德。文章著述被广泛传播对作者来说才是最大的肯定和收获,作者一般不会介怀于自己的作品被传抄翻印,也不会在意作品带来的直接经济价值。对于以文换钱往往嗤之以鼻,因此,状师在古代社会并未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这与知识产权行为法律范式所追求的价值,基本处于截然相反的状态。知识产权制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赋予知识创造人一定期限的垄断权利,给予创造人就其知识创新以实现单独盈利的时间和空间。并以此来激励知识创造人的后续创新,也激励更多的人也参与到知识创新中来。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价值观对知识产权行为的伦理范式的构建产生了消极影响,也会导致部分主体对知识产权的正当性产生质疑。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组织人”与“轻利”的价值观,使我国社会大众对于知识产权行为法律范式所呈现的强调个体贡献和私权垄断,以及运用知识创新以获得利益最大化的价值产生异化理解,并持以“非义”的评价,从而形成了与知识产权法律范式有冲突和矛盾的知识产权伦理行为,导致了不合法却符合伦理的知识产权行为的出现。
知识产权法律的构建引导着国人知识产权行为的诞生,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却引导着知识产权行为按照文化意识的惯性产生异化。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为实践行为范式与法律行为设定存在偏差,并且这种偏差在社会道德伦理容纳和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种法律范式与伦理范式的冲突,虽然长期掩盖在我国知识产权拥有量持续增长的庞大数字之下。但行为范式的冲突却造成了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多方面问题:
第一,传统文化中缺乏知识营利意识,导致知识产权转化积极性不高,知识产权与商品市场衔接不足。
建立在伦理基础之上的非经济性的文化,导致我国文化基因中存在着“耻于谈利,荣于贡献”的传统。因此,在我国古代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虽然除“四大发明”之外还有许多智力成果的不断涌现,但却未从纷至沓来的创造中孕育出知识产权的制度萌芽。甚至在印刷术已经开始对文字作品进行规模化印制以后,也没有出现关于作者与印刷商之间分利确权的记载。有些名垂青史的文字作品采用化名或直接署他人之名的方式,以求其内容扩散。这是中华文化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文化特征,即知识分子羞于谈利,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对儒家“君子固穷”的演化理解。
知识产权制度于我国推行初期,并不受到在知识创造一线的知识分子的关注和认可,也不能受到普通民众的支持和理解。该制度在我国真正的兴起与运用,源自我国对该制度的“国家利益”定位。中国文化具有超强的集体主义色彩,知识产权在谋私利则羞于提及,在谋国利则蓬勃兴起。创新发明以“生产”知识产权在于推动国家社会的科技进步,这一目的使得知识产权制度初期的创造行为如雨后春笋,知识产权人纷纷以权利持有为荣誉,“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宣传的重要工具。也正是这一现象导致了商标法中关于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价值误读,产生了异化的行政认定制度。而对于个体知识产权人来说,拥有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类型的知识产权,再加上各种税收及补助等优惠政策的鼓励和推动,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有量终呈现出上升趋势。
然而,知识产权转化却属于个人私利从无形产品向有形产品扩张的内容,国家社会从创造阶段的直接获益者,变成了转化阶段的间接甚至隐性获益者,在中国人的文化伦理意识中引起了焦虑和不耻。因此,知识产权制度初期,我国的创造率直线上升但转化率却相对较低。直至今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私权私利保护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对于私利的经济价值被所有者发现,但由于长期的转化意识淡薄,因而缺少专门的转化中介而始终处于不理想的状态。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对外贸易和国外知识产权来华贸易之间,仍然存在逆差,广大消费者仍然为国外的知识产权创造者买单。这就需要在国人的文化意识中,培育专门的知识产权文化,形成知识产权转化盈利行为是符合伦理的行为,鼓励知识产权的所有者积极转化,鼓励知识产权中介者的迅速出现,也使广大民众从伦理道德层面认可知识盈利行为,从主观上减少侵权行为。
第二,传统文化中义利相悖的价值观,对中国现代社会知识产权主体的产业化格局产生影响,往往导致知识产权战略长远性不足。
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之下,君子可以获利却不去逐利,即便古代虽不乏远大理想抱负者也因为“耻于利”、“抑商”等原因而集中于政治领域。商业领域精英较少出现。个人从事的经济性行为通常被解释为“养家糊口”,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小农经济思维。
义利相悖在经济行为中反映的是商人意识与现代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实质区别。商人意识对待知识产权时将其视为“养家糊口”的经济工具;现代企业家精神才是将知识产权制度效用推至极大化的精神动力。韦伯曾经预测中国人所承袭的儒家文化,使中国人具有了“无限的耐心”、“有节制的礼貌”以及“不在乎单调”且能不间断的努力工作。这些文化特征有利于中国人模仿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做法。从显然概念化的角度来思考市场,“西方企业总会通过不懈的改善自身产品,通过质量和结构的革新,实现社会大众对其品牌的认同。而中国企业家则喜欢开发边缘产品以实现多样化,希望获得生产能力全面的社会评价。”[8]
这就导致了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数量的追求远超于对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追求,因此,中国的知识产权创造数量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拥有数量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但能够成为世界领先的技术所占比例却少之又少。且中国知识产权人在知识产权转化的过程中,会容易选择知识产权的转让而不是知识产权的许可甚至实际产业化,不利于形成以知识为导向的转化机制。[9]
第三,传统文化中对“组织人”的主体设定,以及对个体财产权利的限制意识,影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伦理评价。
传统文化反对个人财产而保护亲族团体的共有财产。因而儒家的礼法也是按照每个人在亲族团体中的伦常顺位为其设定行为规范的,以此构建的中国古代法制大多具有身份法的特征。[10]个体的权益、名誉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往往与宗族团体或者宗族团体中的其他成员紧密相连。这就使得对一个人的评价与判断除了参考该主体个人的行为以外,还会考量与其行为紧密相关的其他行为甚至其他人。这使得中国人缺少以商业公平交易规则为基础的绝对的行为判断标准。因此,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若使得荣誉、税收、盈利等方面获得利益,那么这一行为在伦理层面便会获得文化精神的“谅解与救赎”,违反法律的同时也同样没有受到道德的谴责。对于是否侵权的边界性问题,便会得到模糊处理。因此,山寨作品能不能被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知识产权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知识产权行为之法律范式与伦理范式的冲突问题,也是积淀在现代社会中的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中国知识产权制度法律价值之间的冲突。因此,在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日臻完善的情况下,协调治理知识产权行为之法律范式与伦理范式的冲突问题应当从文化角度入手,最终取决于文化协调过程中所导向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即引导社会大众用何种价值理性来构建知识产权价值观。
从原理上来说,价值观有两大类:一类是伦理性的;一类是工具主义性的。前者来源于社会文化所形成的伦理,是指我们不计个人得失而均予遵循的价值观,有时就个人得失而言,它可能是“不利的”。工具主义性的价值观都是趋利性或者利导性的,是指那种因为它直接对我们有利,我们才予以遵循的价值观。事实表明,推动人们致力于发展的价值观,决不能是纯粹经济性的或者是纯粹工具性的,否则,一旦经济追求取得一定成就,或者有利的因素一旦实现,这种价值观便丧失其作用。因此,支持一国经济发展的价值观不能仅仅是表现为工具主义性质的价值观。价值观中应当具有某种因素能支持人们除了发财致富以外的其他追求,也就是来源于文化领域伦理的价值观。当然,支持经济发展的价值观也不能是反经济的。[11]这种“伦理”的价值观,其所引导的行为也就是伦理行为。当一个人按照自己所自愿遵循的这种内在价值观从事行为时,其行为是符合伦理的,是能够被其他社会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所遵从的价值,如果是既符合内在价值观要求又符合经济性价值观要求,既非经济又亲经济的价值观,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必然是符合伦理的,也必然是文化相融的。反之,利益诱导性的价值观,不能稳定地支持社会的发展,还会导致非伦理、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与社会文化产生冲突。
要解决我国面临的知识产权行为之法律范式与伦理范式的冲突问题,一方面需要消除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对知识产权行为伦理范式的影响;另一方面需要避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基础上私权极度扩张的知识产权行为之法律范式。中国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应该是建立在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符合知识产权制度所指向的现代市场经济“富强”的基本价值观,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价值观。
所以,知识产权价值观应当包括对个人创造充分认可与尊重的带有理想色彩的伦理属性,也应当包括理性人用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主义属性。在鼓励知识产权创造的制度语境中,应当注重知识产权制度对社会贡献力及对个人自由创造的权利与尊严的荣誉感的尊重,从而形成符合我国本土文化以及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知识产权文化。[12]而在知识产权转化的制度语境下,应当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赖以催生的、具有工具主义性的理性人需求假定下,构建符合知识产权制度,符合现代私权功能的基本价值核心。通过层次化与包容化的知识产权价值观的构建,从文化治理的角度,协调知识产权行为之法律范式与伦理范式的冲突。这种价值选择与安排,为协调知识产权行为之法律范式与伦理范式冲突提供了新的文化治理路径。
第一,在理论中构建知识产权的动态属性,明确知识产权区别于传统财产权,唯有通过转化才能增加主体的经济利益。[13]以此来引导社会大众对知识产权盈利意识的认知,从而缓解社会大众对知识产权偏重于人身权的价值解读[14]。基于知识产权的动态属性,以剔除创造人对知识产权转化的懈怠。在具体制度上可以将转化权与知识产权收益权相分离。在保持权利人收益权的情况下,由其他适当的主体以效率原则来实施知识产权的转化行为,并获取适当的激励利益。特别是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制度下,单位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人,创造人或者单位其他人可以根据法律设定的特定条件申请或者自主实施转化,单位仍然可以按照法律或者约定的比例获得收益,转化人除了按照法律或者约定比例享有转化收益外,还可以按照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规定享有转化的奖励或激励金额。这一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知识产权的文化中缺乏知识营利意识,导致知识产权转化积极性不高,知识产权与商品市场衔接不足的问题。
第二,在工具主义理性的引导下,通过扩展知识产权的融资渠道,激励知识产权的深度创造与转化。我国本土文化中的“重利轻义”使得知识产权人缺少拓展的眼光,通常将知识产权的转化战略置于现有的物质条件之下,难以形成对知识产权的深度创造与转化,因此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将知识产权的转化战略超前于眼前的物质条件之下,致力于知识产权的深度市场化、商品化,最为直接和重要的途径便是知识产权的融资。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融资制度主要的模式便是权利质押。基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融资机构对于知识产权这种权利通常会采用价值倒评估的方法,往往会出现评估价值远远大于实际融资价值和知识产权价值的情况,若到期债权不能获得清偿,知识产权的实际价值也不足以偿还所有债务,即便个别情况下知识产权的价值在质押期间有所提升,能够覆盖所有融资债权,除著作权之外的其他知识产权类型,由于行政机关认定授予的权利性质,单凭融资质押合同,在知识产权权利人不配合的情况下,想要在行政登记机关变更权利主体也难以实现。这就会导致融资机构在债权无法得到清偿的情况下,想要通过实现质权以优先受偿,在对知识产权进行拍卖的过程中,没有受让人愿意接受知识产权的转让,从而最终影响知识产权质押模式在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融资机构普遍不愿意接受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而需要知识产权转化人提供其他物保,则又会反过来严重影响知识产权人的转化热情,加重现如今的专利权利大量闲置的局面,更加难以打破“重义轻利”导致的知识产权低价一次性转让的转化模式。
因此,除质押、科技支持计划等融资模式之外,应当拓展担保、所有权保留等非典型担保的融资模式,既能够有效的保护融资机构的权益,又能够推动知识产权在融资市场的灵活应用,以扩充权利人现有物质条件,从而实现国人利用其创造而使之知识产权造福于社会进步的既亲经济又非经济的价值观。
第三,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代表了一国民众知识产权价值观的伦理性,同时也反映了以工具主义价值观为基础形成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运行状况。无论采取多么强有力的措施,事后的停止侵权或是赔偿损失的保护方式,都会造成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负担,包括时间、成本、以及疲于应对侵权事实或风险而导致的丧失的机会成本。[15]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运行中,应当培养民众伦理性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包括对知识产权人如同“对等”身份情况下的特殊尊重义务,以实现侵权行为伦理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我国在构建知识产权文化的时候,应当将知识创造、知识运用、知识管理与知识保护对中国社会的积极促进作用作为知识产权文化中的一条主线,使社会大众认识到知识产权虽然为私权赋予垄断效力,却同时也具有能够实现国家富强的价值。因而每个人都应当对他人的知识产权予以尊重和保护。
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然而知识产权制度移植的法律实践却引发了知识产权行为法律范式与伦理范式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挖掘影响知识产权伦理行为的关键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非经济性价值观是影响知识产权伦理行为模式的关键,并出现了其与立法价值偏离的现象。这一现象除了构建知识产权动态属性理论、建立知识产权融资转化通道[16]以及培育非经济又亲经济性的知识产权文化3种路径以外,还应当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积淀方式,以深入挖掘知识产权法律行为与伦理行为冲突的文化之源及其治理之道。
参考文献:
[1] 吴汉东. 知识产权法价值的中国语境解读[J]. 中国法学,2013(4):15-26.
[2] 周林. 中国版权史研究的几条线索[A]. 载周林,李明山. 中国版权史研究文献[C].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1-3.
[3] 李琛. 关于“中国古代因何无版权”研究的几点反思[J]. 法学家,2010(1):54-62.
[4] 郭凯峰. 中国特许出版权和著作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唐宋至清末时期)[A],刘春田. 中国知识产权评论[C]..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5-30.
[5] 吴汉东. 知识产权法律构造与移植的文化解释[J]. 中国法学,2007(6):49-61.
[6] 崔永东.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3-84.
[7] 范忠信,郑定,詹学农. 情理法与中国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21-222.
[8] 卢西恩·派伊. “亚洲价值观”:从狄纳莫到多米诺?[A]. 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 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C].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302-313.
[9] 宁立志,胡小伟.专利的竞争法规制立法论纲[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39-48.
[10] 崔立红. 先秦儒家文化与知识产权法律[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6-31.
[11] 周莉. 国内经济价值观研究述评[J]. 理论月刊,2005(12):158-160.
[12] 倪正茂. 从法律激励看对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继承[J]. 法学,2014(1):43-48.
[13] 蔡琳. 论知识产权的动态属性[J]. 学术前沿,2017(8):154-157.
[14] 关永红. 知识产权一般效力论要[J]. 法学评论,2013(1):94-100.
[15] 姚远,徐和平. 缺失与构建:知识产权文化的思考[J]. 湖南社会科学,2014(5):112-115.
[16] 严永和.知识产权法的公共利益理念阐释———基于市场逻辑的公共利益与补充市场逻辑之不足的公共利益[J].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01-10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