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品质要求及其实现方式

2018-04-11 05:57:52刘紫春
关键词:教学内容理论思想

王 娜, 刘紫春

(1.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长期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和现实矛盾,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假、大、空”,没有很好地发挥其思想教化和促进学生成才的现实影响作用,只有切实提高该课程的质量效益,才能充分体现课程设置的意义,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求真、求善、求美的教学境界”[1]。

要提高该课程的质量,必须思考紧密关联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该课程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要求,二是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发挥出这些品质。第一个问题是对课程性质、属性和特点的认识,是一个理论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对发挥课程客观效益的探索,是一个实践问题。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优良品质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品质属性既具有普通课程的共性又具有其个性、特殊性。

作为课程的一般性,它应具有科学性与价值性。该课程教学内容繁多、覆盖面广,包含了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法律知识,是众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一个综合结晶。与其他各学科的课程一样,该课程也具备一定的知识性和价值性。说其具有知识性是因为该课程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归属于某一学科,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和科学性;说其具有价值性是指该课程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学生从修课中可以感觉到自己“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作为思政课程的一般性,它应具有意识形态性。与其他门类的课程相比较而言,该课程意在于加强中国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培养思想过关、政治立场坚定、三观正确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向性定位和价值预设,这一意蕴在该类课程中表现尤为明显和突出,是课程开设的初衷所在。

基于特定的教学内容,它应具有思想和行为的养成性。作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入门课,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口径宽、立意高的特点,主要从“思想、道德和法律”三个方面着力规范大学生的精神和行为。在所有思政类课程中,该门课的教学内容是最为抽象的,这是其最显著的品质特点,因此教学也最容易陷入“假、大、空”式的说教。基于此,该课程良好的呈现方式不应该是走极端,弃“虚”就“实”抑或弃“实”就“虚”,而应该是:一方面,必须坚守课程的抽象性、理论性不放弃,以体现其普遍性和深刻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功夫在课外,应该对课堂做拓展和补充,全方位地把与大学生相关的社会现实生活场景尽可能地变成教学内容的体验区,用空间变换来使其现实性、具体性与课堂教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形成关联与互补,相互成就,以此来兼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行为养成的教育作用。

该课程是知识性与有用性的统一、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与成长成才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相应的思想观念,还要求学生能够切实地践行这些思想和观念,不仅从思想上认同还要从政治上、情感上予以认同。如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谈知识性、理论性,不谈有用性和现实性,学生就会觉得它空洞乏味无用,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及掌握理论与现实相互转化的方法;只论科学性而回避政治性,则会使课程失去价值导向,没有方向和目标,失去灵魂;只讲政治性、主观性却不力证其科学性、真理性,课程就会失去信服力,变成虚伪矫饰的说教。

在对该课程的内在品质进行理解后,我们可以对其应具有的优良品质做一个易于把握的简明概括:真、活、实。“真”是对课程教学内容真理性、科学性、客观性的品质要求,“活”是对课程教学方法活泼性、多样性的品质要求,“实”是对课程教学效果有用性和教学中师生体验之现实性、具体性的品质要求,以防止教学活动流于形式,而且这三个方面必须互相促进、彼此观照。具体教学需要在传统课堂“一对多”的单向知识灌输的形式之外,于多重空间中以多种方式建立起师生教学相长和交流互动的立体教学模式。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优良品质要求的实现方式

2.1 如何实现“真”

2.1.1不“真”的症结

该课程为“真”的核心内涵就是该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具有真理性与科学性,课程教学要“讲真话”,教师相信其所讲为“真”,学生也相信其所听为“真”,后者以前者为前提和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传道者首先自己要明道和信道,因此,教师要先受教育,站稳政治立场,不仅自身要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三观、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还要有能力解释这些思想观念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然而就现实而言,该课授课教师接受再教育的情况并不乐观,其中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从客观上讲, 该课曾经存在着中央政策高调与高校政策落实低调之间不统一的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而在现实的课程建设和发展中,由于存在教师发展经费缺乏、学科建设滞后等障碍,其本具有及应该发挥的价值引领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来。从主观上讲,教师自身存在着思想素质和水平自我完善不足的现象,欠缺自主深入学习的意愿和行动,一些教师没有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和真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了实现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就需要从各方面努力让教师真正拥有“真”本事、讲出“真道理”。

2.1.2“真”的表现

(1)教师要“心有真理”。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理论自信。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肩负着增强大学生理论自信的职责和神圣使命。而这一使命的完成,是以教师自己的理论自信为前提的。只有广大教师自己树立起了坚定的理论自信,才能理直气壮地把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论自信,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但是现实中仍有少数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思想偏斜,这会降低教师自己及其所宣讲理论在学生中的可信度和威信,甚至引起学生的思想混乱。没有坚定的理论自信,就无法完成教学目的和培养要求。因此,教师要通过自身努力来不断地研究和把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理直气壮、富有底气地向学生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和认同,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理论自信,也能让学生从教师坚定的信念中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真谛,从而信服于其理论的科学性。

(2)教师要“真会说理”。教学必须要善于进行彻底的理论传授。“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马克思这句名言所说的理论彻底就是我们所传授的理论要具有系统性、真理性,“以理服人”是使该课程教学真起来的重要原则。通过对学生进行“说理”,让学生从未知世界走进“已知世界”,用知识作为说理的武器,用文化作为说理的桥梁,用智慧与逻辑作为说理的方法,以理服人,以理动人,以理育人。通过说理,让学生明白以往埋藏在头脑中的认识误区,消除错误思想和观点。这里的“理”指的是科学理论,即真理。“以理服人”就是以科学的、系统的、彻底的理论讲授来说服人,并且要把理论讲全、讲清、讲透,绝不能断章取义、以碎片化的理论来教育引导学生;更不能居高临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势压人和以理压人。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从上课前的教案准备、课件的制作、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语言的组织,到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都要服务于理论的传授,充分利用好课堂,把科学的理论“渗透”到学生当中去,把自己所掌握之宽广而深厚的知识,彻底地传授给学生,使之真正走进学生脑中和心里。基于课程的意识形态性之特点,教师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综合理论功底,能真正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正确判断社会形势,从而从价值取向上和政治立场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2.1.3“真”的实现方式

围绕着让教师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的“真理性”和“科学性”这个核心目的,除了教师个体的主观努力之外,外部环境的营造和促成极为重要。

(1)做好顶层设计。高校党委要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贯彻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并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工作抓紧抓好。切实加强领导体制、管理机制的建设,配备、配齐、配强组织机构的人员,统筹教务、宣传、科研、人事、财务与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支持和参与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为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组织领导上的保证。

(2)注重队伍建设。学校要高度重视,把授课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列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保证充足的经费投入。学校不仅要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配置机制,吸引、鼓励校内相关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担任该课程教学任务,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还要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培训,为该课程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创造条件,鼓励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进修学习,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在职进修或攻读硕士以上学位,挖掘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潜力和后劲。

(3)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和课程的建设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该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将加强和改进该课程建设作为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强网络在线课程的建设,为开展“慕课”、“微课”教学提供强大的学科和学理支撑;建立和完善围绕该课程建设而形成的具体教学研究单位,如课程组、课程中心、教研部等,科学研究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管理规律,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和发表该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施成果。

2.2 如何实现“活”

2.2.1不“活”的症结

使该课程“活”起来的核心内涵就是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造立体的教学环境,通过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使其自愿、主动、热情地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掌握,做到教学“留痕”。该课程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其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内容天生不具有大家普遍所认为的“活”的特点,如果教学仅限于课堂而远离真实的社会情境,那么仅靠课堂的理论讲授,教学效果仍会是非常有限的,纵然理论讲授再能说服人,也是难以替代实践的直观作用的。在该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学死板主要还是在于教师惯于固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眷恋,存在一些历史性弊端:(1)教学空间的固定化。就单个的教学班而言,该课程往往是受教学生人数多,学生专业来源广泛,学生知识背景、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存在参差,传统的一贯的教学模式就是把学生禁锢在教室的方寸之间、座椅之间,教学活动主要甚至只是在教室中开展,然而狭小的教学空间不仅会对教学方式产生一定的限制,使之不得不采用以理论灌输为主要的方法,还会限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发挥,教学反馈难以呈现,同时也会由于空间的刻板缺乏新鲜感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倦怠感,从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如此,不仅上课效果很难保证最佳,而且课上学习的知识在课后将会被如何运用也经常是处于放任状态,学生基本完全靠自觉去消化所学知识,教师也难以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2)教学手段的单一化。抽象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从理论上去解释论证,更要从实践中获得合理性。然而就目前的普遍情况来看,该课程教学还主要是以教师单方面的课堂讲授为主甚至只有课堂讲授,课堂讲授还多表现为“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状态,有效的多样的课堂互动活动较少,课堂的时代感也很单薄,这种充满惰性的教学方式,自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3)教学活动组织平面化。教学过程没有层次性,课上课下没有形成有效互动,教学方法过于统一,缺少基于不同知识点、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教法。

2.2.2“活”的表现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认识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人文关怀的指引下关照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关怀大学生完整的生命个体”[3],从而实现他们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因此教学内容本身不应该停留于教条,而应该是来自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活的智慧”。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要满足“90后”乃至“00后”大学生的成长需要,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活起来”,用大学生们喜爱的方式和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主要表现在:理论讲授方法要生动活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面要广,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要多样并且接地气,使得大学生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其精神世界也同时变得更丰富。

2.2.3“活”的实现方式

(1)以课堂为基点拓展课堂,以生动的课堂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来“活”化课堂教学内容。教育应当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开展者和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教师活则教学活,学生活则教学优,教师需要拥有一定的教学智慧,知晓并掌握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和活跃性为目的,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不断地进行合时宜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动”起来。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具有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头脑中生根发芽,并内化成为行动自觉,不仅要“上通天”——讲好理论课,更要“下接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首先,课堂教学方法要“活”。面对多样丰富的思想理论困惑、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及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生活环境,采取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或者统一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既不能适应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需要,同时也容易出现教学过程的形式化、表面化。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应鼓励在课程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同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把网上的舆论引导和网下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既会‘键对键’,又能‘面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调好“盐味”,做到言之有味、言之有理、言之有效。为此,要求每位教师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特点的教学方法,力争做到“人人有风格,一人一特色”。要引导教师上好研讨课,将研讨课逐步嵌入课堂;要引导教师顺应“互联网+”教学变革趋势,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模式,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要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以求更佳的教学效果;要依托“未来教室”,实现课堂教学的线上线下相结合;要实施“持续改进计划”,引导听课教师、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持续不断地提出改进建议,由任课教师收集分析建议并进行针对性的实施改进,等等。要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僵化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多考虑用双向互动的方法去引导受教育者,在互动交流中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各高校还可以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体验式和分享式教学模式创新改革,让对话教学成为该课程“活起来”的主要方式,把大学生原有三观在当下社会现实中遭遇的疑难困惑通过对话方式进行呈现和化解,师生围绕问题展开对话,在对话中进行答疑解惑。要提供各种软硬件条件,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充分利用鲜活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导和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控学习效果,使思政课从枯燥的概念体系逐步转化为生动的应用机制。

其次,课外实践形式要“活”。要多开展课外社会调研和社会服务,可以立足于省情市情,充分利用本省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思政教育。江西以“红色摇篮”著称,作为红色资源大省,江西境内有2 344个革命遗址、旧址和纪念物,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安源煤矿、人民军队诞生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诞生地瑞金、苏区模范县兴国、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于都第一渡、小平小道纪念馆……这些该课程可以利用的鲜活生动资源,也契合该课程意识形态性的属性要求。对这些丰富历史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深化、具体化、体验化、直观化教学内容以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

(2)完善管理,“活”化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机制。教学管理和评价体制改革必须同步配套跟上。“活起来”的关键在于学生,但是学生在中小学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不想参与”、“不会参与”和“怯于参与”的问题较为突出。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学生参与情况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公共课考试存在的作弊行为,为此就需要变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期末考试不再是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平时成绩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到50%以上,这就需要将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让该课程在师生互动中真正活起来,可以建立课程公众微信平台,强化和利用好班级微信群、QQ群,建立名师工作室等等。

为了实现“活”起来,教师要做大量开创性工作,要付出大量艰辛劳动,必须加大对于教学改革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学校和学院必须给予必要的物质精神鼓励和支持。学校在工作量计算时,可以适当提高单位课时系数。学校和学院应当解决资金和设备的问题,例如提供配备有活动桌椅的小型教室用于小组讨论,配备一定数量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助教协助教师工作,提供必要的话筒、大功率路由器、录播设备,购置活动所需材料等等。此外,还需要向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多元化教师来源。党政干部熟悉中央的最新精神和国家的政策动向,学工人员熟悉学生情况、了解学生思想问题,将他们吸收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之中,既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优势,也有利于加强协作、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

2.3 如何实现“实”

2.3.1不“实”的症结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属于“软技能”,是对人的思想、精神和品德等的塑造,学生获得这样的知识后并不能马上消化吸收,它也很难产生如理工科硬技能那样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长期以来被学生们认为是“无用之学”。其实,这样的“软技能”更有助于学生以不变应万变,扎实掌握后有助于处理今后人生中随时出现的各类问题和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但是只有当该课程展现出其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的时候,它的“实力”才会逐步展现,“无用”才能变为“大用”。因此,长期以来,该课程之所以备受不“实”之诟病,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抽象与具体的分离、理论与问题两张皮,理论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回应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也没有有效地为理论服务,反而时常起到弱化理论的负作用。“实”是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要求,是其获得学生认可的最强说服力,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还要能够主动去回应和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们既有思想上的发展、精神境界的提高,同时更要有能力上的获得,即真正实现“学有所用”。

2.3.2“实”的表现

(1)教学内容应该“实”而不虚,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能够关联和感知到世界和社会现实,在对知识进行掌握的同时又具有生活的代入感,教师有能力引导和教会学生掌握自由出入理论与现实的方法。(2)教学过程应该踏“实”,避免流于形式,教学环节设计应该彼此呼应、承接,形成系统效应。(3)教学效果“实”在,具有一定的可见度和可衡量性,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反馈机制。

2.3.3“实”的实现方式

(1)要通过“大调研”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需施教。教师的社会认知要跟上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在各章节知识的讲授与教学实践中始终要坚持问题导向,走进大学生的存在场域,可以召开座谈会听取学生对于思政课的感受、看法、建议和要求,为学生释疑解惑。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要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动态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多从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和专业实际入手,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使学生由内心感动过渡到坚定信仰,另一方面务必要突出知识的学以致用。该课程教学是一个“知、信、行”的有机统一,行是目的,要强化实践意识,强化教师指导和考核检查,帮助学生升华思想,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才能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交锋不断的局势中,弘扬正能量,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

坚持问题导向,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就是要教师密切关注国内经济改革、社会转型发展和世界发展态势等方面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访谈等形式,收集学生感兴趣的、有困惑的思想疑虑以及现实问题,树立以问题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尊重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4]为基础和前提,构建好教学内容体系,形成专题讲座式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进一步转化为教学问题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把问题教学法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科学合理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

(2)认真研究设计教学环节,依据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以大视角来构建教学过程体系。首先,要把倡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作为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把锻炼提高学生正确的认知、理解和分析能力作为全部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努力建构“生活化的教学体系”[5],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从学习中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该课程教学能否被学生所认同,关键在是否“管用”。马克思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运用科学理论,能把所学的课程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必须在实践的真枪实弹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增强理论的自信,真正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现实中,应该想办法创造各种条件,通过模拟情境或现实情境鼓励学生独立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在实战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完善自身的精神内在和行为外在,掌握与世界相处的合理方式。

其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观念是伴随人的一生的精神素质,并非几十个课时就能完成塑造,它们都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和经历的磨练,因此,这就暗示着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必然需要获得延伸。延伸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理论的延伸,一个是实践的延伸。理论上的延伸就是指该课程要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三门课程贯通起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该课程的理论武器,以中国近现代史作为史料案例,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理论说服力。实践上的延伸就是说,该课程与大学生的联系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个学期的某个课堂,而应该是整个的大学生涯,它理应照顾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这个人生阶段。因此,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中应该纳入教学跟踪机制和广义的考核机制,可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个稳定的信息沟通渠道,一方面可以扩大教学的现实域,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景观察和教学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教学效果的持续性;在考核方面要摒弃唯考试分数论,建立大学生涯社会行为评价标准和体系,综合考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以往“假、大、空” 教学状态只有努力朝着“真、活、实”转变,获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真正培育出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过硬、道德良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用之才,才能彰显出该课程所蕴藏的思想魅力和精神凝聚力。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理论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