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系统的密封性能研究

2018-04-11 06:38姚宇张杰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密封条气密性车门

姚宇,张杰

(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闭合件工程室,辽宁 沈阳 110141)

前言

密封性能作为汽车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整车企业的重视。汽车密封性能产生的直接影响有:1)外部灰尘和湿气的渗入量;2)有害气体的含量;3)隔音降噪效果;4)空调效果。同时密封性指标太差,将导致空调系统负荷加重,燃油经济性能变差,忽冷忽热的环境对乘客的舒适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如何提升整车的密封性能,成为各车型亟待解决的问题。车门作为连通乘客舱与外界的重要通道,密封性能的提升工作尤为重要。

1 车门系统主要泄漏点分析

车门系统主要由车门钣金、外把手、外水切、车门玻璃、导槽密封条等子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车辆行驶过程中,外界的风噪从车门外板与其他零件的缝隙侵入到车内。为了提升车门密封性能,首先通过实验找出车门泄漏点。

图1 车门组成

通过对某车型整车气密性测试,试图寻找影响车门密封性能的主要泄漏点。

实验条件为:

压差:0.5InH2O

实验内容为:

将整车与实验设备相连,并将接口周围密封,如图2所示,将空调排风口密封,空调打开至内循环。启动实验设备,将压力缓慢调整至实验要求,设备显示的数值即为某车型整车气密性泄漏量。依次将车门的外把手、外水切、后视镜、导槽密封条、流水孔进行密封,所得的差值即为各部位泄漏贡献量,如表1所示。

图2 整车气密性实验设备

表1 车门各子系统泄漏量

由实验结果可知,流水孔对车门气密性影响最大,其次为外水切与外把手,下面将从这三个地方着手分析封堵的可行性。

2 泄漏点密封结构分析

2.1 车门流水孔

车门流水孔位置如图3所示,其作用有两个,第一是车门钣金在涂装车间电泳时的漏液孔,使电泳液能够顺畅的从车门内流出,另一个作用是使侵入车门的雨水排出,因此,流水孔不能完全封堵,此处做不到完全密封。

图3 车门流水孔

2.2 外水切

外水切的作用是密封、隔音、防尘、减震、装饰、对车门玻璃起到导向等。外水切泄漏点为水切与导槽密封条配合处及外水切端盖位置,如图4所示。由于外水切在车身方向不具备容差能力,因此外水切与导槽密封条配合处缝隙不可消除。而端盖位置钣金型面复杂,很难做到钣金与端盖无缝隙接触。因此外水切的封堵主要靠在泄漏位置粘贴泡棉,泡棉压缩后隔断气流的流动。但是外水泡棉一般为人工粘贴,批量生产时,封堵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导致此处密封不可靠。

图4 外水切气体侵入路径

2.3 外把手

外把手是活动件,活动手柄与固定装饰盖之间必须留有缝隙,如图5所示。并且外把手长期拉动后,状态不可避免会发生变化,密封极易失效。

图5 外把手结构

综上所述,从泄漏点直接封堵不能长期有效的改善车门系统的密封性能。

3 内板密封的可行性分析

气流及噪音的侵入路径为:

由于从外板泄漏点直接封堵方案难以实现,我们将探讨车门内板作为密封性能主密封面的可行性。车门内板上的孔洞主要分为工艺孔与各零件安装孔两种,如图6所示。为了便于内外板之间零件的安装,通常内板中部位置会有一个面积较大的安装孔。此安装孔由防水膜覆盖密封。传统的车门系统中,线束及门锁拉线等零件都从防水膜上穿出,这样就导致了防水膜密封功能失效。

图6 车门内板

近年来,随着密封性能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重视,无损防水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线束及门锁拉线等零件不再从防水膜穿出,而是在车门内板上单独开辟自己的“通道”。这样,防水膜保证了完整性,可以有效的将复杂型面及大型孔洞密封。同时,内板密封还要注意防水膜覆盖范围外的孔洞必须有效密封,工艺孔要粘贴密封贴,安装孔要应用带有密封功能的卡扣或胶堵,充分保证车门内板的有效密封。

气流及噪音除了从内板上孔洞传递入乘客舱外,还有一个主要部位是内板与玻璃之间缝隙。此处通常用内水切进行密封,如图7所示。传统的内水切仅考虑了支撑玻璃的作用,为了有效的对车门进行密封,需要对内水切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密封性较强的内水切结构如图所示。内水切夹持在车门内板上,通过唇边将内板与玻璃之间缝隙密封。同时,可将内水切材料做成EPDM+钢带结构,钢带采用冲切断带形式,使内水切在车身方向具有一定伸缩性,提高内水切容差能力,保证内水切与导槽密封条紧密配合,提升车门系统的密封性能。

图7 内水切

4 验证

为了验证车门内板密封的实际操作性,将某车型右前门改装,分别对采用无损防水膜及传统防水膜的状态进行整车气密性测试,结果如下:

图8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提高车辆的密封性能角度,分别论述了车门外板密封和车门内板密封的理念,提出并验证了车门内板密封的优越性。为后续整车密封性能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1] 徐晶莲,朱卫兵,钟远铭等.关于汽车气密性提升方法的研究[J].广西:汽车实用技术,2016(09).

[2] 吴澍平.江铃 V3型汽车车身气密性提升方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密封条气密性车门
车门关闭过程的流场分析
轨道交通车辆气密性试验研究
车门气密性对风噪的影响分析
关于布袋除尘器气密性试验新方法的研讨
汽车尾门密封条漏水分析
一种滚压车门用热塑性弹性体导槽密封条防窜动设计
密封条长度与钣金止口长度关系的分析研究
2012款进口雷诺科雷傲车车门无法手动解锁
基于FUG窗框一种玻璃导槽密封条新型定位设计研究
开车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