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来小学生群体出现心理问题的事件不断被暴露出来,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作为小学生教育阶段中的语文教育,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模块中去,其中当然也包括小学语文阅读。也就是说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是必要之举。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 立足阅读素材,挖掘心理健康教育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关联,有的是隐形的,有的是显性的,不同的文体中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同,因此可以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阅读素材的充分挖掘,找到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以此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和氛围。以人教版六年级“丁香结”课程阅读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作者在面对丁香的时候并没有一味的哀愁,也没有抱怨生活,而是对于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人生中有很多问题,问题在不断出现,我们就在这不断的解决问题中生存,因此没有必要去自暴自弃,而是以积极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当学生在字里行间可以读出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的生活观念的时候,就受到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会反思,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也有不顺心的时候,但是这都是自己人生应该经历的,不能一味的去抱怨,而是迎难而上,这才是短短一生应该有的态度。如果这样的反思能够长期映射到学生的内心,在他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就都可以很快走出阴霾,也就不会出现负面的情緒或者心理。
二 优化评价模式,增强学生自身阅读体验
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将学生的感受,学生的体验,学生的理解渗透其中,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得阅读评价朝着更加新的格局发展。经过优化的评价模式,其能够以激励教育为主导去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在学生阅读积极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学生自身阅读体验也会得以不断强化,而这对于驱动实际小学语文阅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历史人物故事章节完成之后,教师设定了全新的任务,要求学生去收集更多的历史人物故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然后在讲台上向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当然在讲述完毕之后,还需要表达出自己的读后感,并且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以激励教育为主导,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褒奖和鼓励,使得其能够自信的讲述出自己阅读感受,使得实际的阅读体验得到明显的提升。再者,在讲故事比赛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评价对方讲述的故事,增强实际阅读体验的交互性,使得他评进入到评价体系中去。最后,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历史故事,回到家之后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讲述,家长应该本着鼓励的态度,认真的参与到实际的故事聆听中去,并且跟小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对于讲故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围绕着历史人物故事谈论学生自己的想法,增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阅读交互性。
三 培养积极情绪,实现正能量教育的渗透
部分小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可能是学业压力所致,可能是生活中不顺心的小事导致的,如果长期得不到排泄,就可能由此诱发更多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小学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开展积极情绪和积极情感的教育工作,确保正能量的不断渗透,可以很好的规避上述出现的各种风险,引导小学生的发展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进。比如在部编版“大自然的声音”阅读课程开展的时候,教师注重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培育,就要求学生利用与爸爸妈妈出去郊游的时间,去录取大自然的声音,可以是潺潺的河流声,可以是早上的鸡鸣声,可以是夏天的蝉叫声等等,录取完毕之后自己再去阅读文本内容,看看自己听到的声音与作者听到的声音有哪些相同之处,这样的比较,可以使得小学生进入到更加深刻的阅读状态,学会以发现美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这就是一种积极情绪和积极情感培育的良好方式。也就是说,实现阅读内容与积极情绪积极情感之间的融合,使得小学生对于生活充满热爱,洋溢着正能量。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成为心理健康教师的任务,也不能等到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再去干预,而是需要以预见性的视角去审视,增强语文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建立对应的融合机制,鼓励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其中,确保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排泄不良情绪,洋溢着积极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刘克祎.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2):119-120.
[2]蔺淑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 才智,2019(09):21.
[3]关毓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 名师在线,2019(19):48-49.
作者简介:乐美荣,女,江西抚州人,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