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日语人才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2018-04-10 06:23曾令明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日语海南导师

曾令明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受到海南旅游行业重点关注的客源国市场,随着日本游客对海南认知度的提高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日本游客到海南旅游。为了进一步开发日本旅游客源,吸引更多日本游客到海南观光,海南省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行业都在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开发策略,其中对日语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是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省内很多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改革旅游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探寻适用于海南国际旅游发展的日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众所周知,旅游日语人才的培养注重实践经验,通过校企合作可以给旅游日语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高校可以通过旅游企业平台从事教学研究,同时高校把研究成果和优秀人才及时输送到企业,使旅游企业与高校可以形成紧密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因此,创新海南高校的旅游日语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协同发展模式,将促进整个海南旅游产业的产学结合方式进一步发展。

一、校企合作对旅游日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从地理位置上看,海南省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布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另外,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海南与韩国济州岛、泰国普吉岛、印尼的巴厘岛以及马尔代夫等亚洲著名的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相比,自然环境、商务合作、旅游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在不断凸显,使海南逐步成为对日本游客愿意选择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进而对旅游日语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由于海南目前对日本客源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日本游客数量增长减缓,尚未进入“井喷式”增长的阶段,海南旅游行业对旅游日语人才储备的重视度不够,旅游日语人才培养尚显落后,当进入日本游客访琼的旅游高峰阶段时,从现有旅游日语人才的数量上看,是难于满足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旅游日语人才需求的。因此,加强海南旅游日语人才培养,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势在必行。

首先,海南省高等院校推进旅游日语人才教育是为了服务海南旅游产业,是以培养旅游管理实践与应用为导向的旅游日语服务人才,要求与旅游行业发展紧密联系,且旅游日语人才进入旅游行业工作是要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只有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学到经验,了解企业的需求,提升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其次,旅游企业发展需要校企合协同创新。旅游日语的课程学习主要侧重行业实践,因此高校在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的方向,基本是以旅游行业实际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需要旅游日语人才对旅游行业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毕业后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而企业作为盈利机构,难以提供专职人员对无旅游行业经验的日语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只能在工作中学习和成长。但通过校企协同创新的合作,旅游日語人才的培养工作可以在高校的学习阶段完成,进入旅游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已经是经过三四年专业培训过的旅游日语储备人才,且旅游企业也能为日语人才培养提供科研实践平台和研究案例。

因此,高校和旅游企业都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在旅游日语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创新等多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产学双赢。

二、旅游日语人才校企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地方特色

传统的日语课程是以文学为主要方向的,突出语言学习。目前旅游日语人才培养仍属于摸索阶段,大多数高校对日语课程设置主要还是参考文学方向的课程。海南省内的高校日语人才课程设置虽然在吸取全国知名高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但忽视了地方特色课程设置。海南是全国旅游大省,旅游企业众多,校企合作资源非常丰富,可供教学的案例很多且具备前沿性,但旅游日语课程教学中未能充分挖掘和整理出海南旅游企业中旅游日语运用的案例资料,并开设突出海南本地旅游企业的经典管理案例的课程。所以培养出的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可一旦遇到专业性较强的问题,还是会无从下手。此外,当前旅游日语教学方式基本以课堂讲授为主,手段单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双师型的教师不足,校外实训基地不够,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学生实践能力欠缺,进入用人单位工作后,一时间难以胜任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二)“导师”制度的效能未能充分发挥

旅游日语人才培养以旅游专业实践与应用为导向,要求与行业发展紧密联系,旅游日语人才进入旅游企业是为了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目前高校实施“专业导师”制,主要是指在即将毕业时,由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这样的导师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高校应该不断发挥导师制度的作用,并在深入进行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实行“双导师”制度,即学生进入大学后,选择学业导师和行业导师。学生跟随学业导师学习理论知识,跟随行业导师学习旅游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通过“双导师”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和与旅游行业精英交流的机会,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知识,提升旅游管理的高度和视野。学校可聘请海南旅游行业的精英人才作为行业导师,如槟榔谷、呀诺达、南山文化苑、大小洞天四家“5A”级景区的企业高管等。旅游日语学生可学习行业导师在旅游行业的管理经验,以及利用行业导师在旅游行业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行业导师的效能,实现“双导师”的优势资源互补效应。

(三)旅游日语实景案例教学缺乏

旅游日语的课程设计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是讲授旅游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课程是对理论课程实践环节的补充。但目前高校中的旅游日语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采用情景教学法,以任课教师讲授教材内容,学生按教材内容模拟对话练习为主,这是让学生模拟实战的教学方式,但由于授课场所、授课教师不变的情况下,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进而对教师授课敷衍了事,难以实现高效率的学习。因此,实践课程应该聘请海南5星级酒店、“5A”级景区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因人设课,根据兼职教师的实践经验,确定授课的内容。授课地点可安排在酒店或景区,实践课程教师将企业管理中遇到的真实案例给学生进行讲解,引发学生思考,鼓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校企协同创新理念下旅游日语人才培养对策

(一)建立校企协同创新管理中心

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由学院管理层、旅游企业、日语教研室等组成。它的职能主要是指导日语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建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等,积极探索校企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指导与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形成主体多元、利益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的全

面创新。

(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课程设置

在校企协同创新管理中心的专家共同论证的基础上,以旅游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共同制订日语人才培养方案,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创新,有选择性地开设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由聘任的企业兼职教师提供人才需求和企业管理案例,日语教研室的教师提供理论支撑,共同编写旅游管理相关教材,开设具有海南国际旅游特色的课程。共建课程可以采用以企业专家授课为主,校内专任教师为辅的授课方式,共同探索课程教学上的设计互动和资源共享,按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引导日语学生根据旅游企业发展进行专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

(三)企业内部培训与旅游日语课程互通

企业内部培训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過培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配合旅游企业进行企业内部培训。比如,招收旅游企业优秀员工作为非学历学员,参与旅游日语课程学习,或者企业的内部培训课程对日语学生开放。

(四)校企共同推进教学服务企业

为了实现旅游日语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双赢的目标,学校和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应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推进教学和旅游企业相结合,协同创新发展。学校可以为旅游企业提供理论支撑,而旅游企业能为日语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和研究案例。通过校企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在项目立项和课题方向选择的前期阶段,应邀请旅游企业参加评审和指导,由旅游企业定向资助研究本企业的科研项目,最后由学校和旅游企业共同对科研成果进行验收,这样的科研成果往往更贴近企业的实际需要,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五)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

学校一直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而企业内部也需要培训讲师,通过校企合作,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参与挂职的教师增加了实践经验,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学校也可聘请企业高管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旅游日语教学活动,给学生讲解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和管理经验,再将教学经验融入企业培训课程中,不断提升培训效果。

四、结语

在旅游日语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和服务企业协同发展,真正实现日语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性的目标,解决旅游日语人才教学真正服务于旅游企业发展中的问题,真正形成了产学一体化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日语海南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V eraW an g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导师榜
为海南停留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