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坤峻
摘要: 本文通过简单阐述中国新能共享汽车的定义、发展现状、运营问题和标准现状,探讨完善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相关标准建设的建议。
Abstract: By simply explaining the definition, development status, operation problems and standard status of China's new energy shared ca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ggestion of perfec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new energy shared car operation.
关键词: 探讨;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环节;标准化建设
Key words: exploration;new energy shared car;operation link;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540.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1-0075-02
0 引言
“共享经济”是利用社会的闲置资源,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创造更多价值,为更多有需要的人进行服务。共享经济这个术语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而今,互联网企业通过共享平台将需求方和资源闲置方相连接,让闲置资源“活”起来,将共享经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我国,出行是共享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继共享单车之后,新能源共享汽车被视为下一个独角兽行业。新能源共享汽车是指很多人公用一辆车,也就是说开车人对车辆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其预约订车只需通过互联网或者打电话即可,手续简单。新能源汽车汽车共享通常是由一个公司来负责协调车辆,并安排车辆的停放和保险等问题。该方式未来的市场前景良好,因为其不仅有效解决了汽车能量依赖问题和交通堵塞问题,还大大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有利于公路的养护。目前新能源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不同,国家已经对共享单车开始了介入指导,但目前新能源共享汽车还尚处在发展起步阶段。
8月8日,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鼓励使用新能源车辆开展分时租赁”“鼓励分时租赁经营者采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等。而《指导意见》最大的看点则是鼓励发展新能源车,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绿色出行”被极力倡导。
也正因为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整个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企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管理,缺少规范行业有序发展的游戏准则。什么是标准化?按照我国GB/T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标准化的定义为:为了再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企业标准化建设,对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打造服务品牌起到技术支撑的作用,也是加速行业发展、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1 我国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共享是车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复合性业务,属于新兴行业,在我国更是很少有人知晓。但我国是人口大国,在人均社会资源非常有限,大型城市限车、限号的情况越来越严格,以及买车、养车成本越来越高,城市停车位饱和等大背景下,汽车消费将是一个困扰社会的新问题,公众对“新能源共享汽车”具有巨大潜在需求。《指导意见》认为,“分时租赁电动汽车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有助于减少个人购车意愿,有助于缓解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趋势”。新能源汽车共享属于公共交通出行的补充,是满足自驾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国外有数据统计,一辆共享的新能源汽车可以解决14个人的自驾出行需求,非常适合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型城市优化路面交通资源配置。停车位的缺乏一直是大型城市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而新能源汽车共享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市民自驾出行的需求,也有效缓解了大型城市的交通壓力,十分适用于我国的现实国情。
当前我国共享单车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一亿人次,投放量已经超过一千万辆,而当前我国新能源共享汽车的体量还远远不足。有权威媒体报告,当前我国分时租赁公司众多,其中实力较强的有37家,现阶段在运营者大约六千辆的电动汽车,运营范围主要在广州、北京和上海。
在广州,新能源汽车共享汽车运营商主要有驾呗、EVCARD、“有车”等;在北京,首汽集团的“Gofun出行”已经多个核心城区设置了一千多个投放点,共投放了大约一万台的新能源共享汽车;在深圳,每天街头活跃的多个企业分时租赁汽车有两千多台,包括联程、车普智能、中兴、宝港能源、比亚迪等企业;在上海,上汽集团与EVCARD合资成立的“环球车享”已投放运营6500辆。
新能源共享汽车相关企业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新能源共享汽车数量上爆发式增长。有资料显示,当年我国已经投入使用的新能源共享汽车数量已经达到了3万辆左右,且未来五年还会以50%的增幅持续增长,预计到2020年,整体车队规模有望达到17万辆以上。
新能源共享汽车,这新兴行业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因此各大车企都对其跃跃欲试,包括广汽、上汽、北汽等,纷纷开始重视和入局新能源共享汽车领域,各大车企都在新能源共享汽车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开始充分重视新能源产品研发和生产,包括奔驰、宝马等大型车企。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巨头的入局会带领更多的车企投入其中,未来可想而知在共享汽车的巨大需求刺激下,新能源汽车数量将与日俱增。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共享汽车市场,国内新能源共享汽车的运营车辆预测将达到200万辆。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新能源分时租赁的黄金时代将不日到来,因此,各地都在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2 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问题
尽管新能源共享汽车推广应用数量上取得明显成绩,但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暴露诸多问题,总体上还处于“用不好和不好用”阶段,主要体现在:
2.1 运营安全问题突显 从安全监管来看,新能源共享汽车的难度也比共享单车高很多。由于汽车的复杂程度和行驶速度远高于自行车,一旦发生事故,其造成的伤害和影响也远高于后者,这就对使用者和监管者提出了更多要求。今年4月份,成都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租用新能源共享汽车行车时发生交通事故,致一死一伤。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大学生驾照已被扣12分,是借用朋友账号租用的共享汽车。尽管对于这起事故的责任划分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却对新能源共享汽车的安全使用及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2.2 用户不良驾驶问题明显 既然是共享,那么应该就是只要手机上有对应的app就可以使用了,新能源共享汽车不同私家车,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用户,每个用户的驾驶习惯不太一样。违章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不系安全带驾驶、车上抽烟、车上吃零食、带小动物驾车等这些不良驾驶问题都是很值得去关注的。
2.3 配套设施及维修保养力量不足 停车位不足是一大问题,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公共停车位资源本就紧张,许多新能源共享汽车无车位可停。多家新能源共享汽车企业负责人表示,取还车网点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但已有网点远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停车位不足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新能源共享汽车也面临充电难题,新能源共享汽车需要大量充电桩来配套,然而目前充电桩的数量和新能源共享汽车数量不匹配,严重制约了新能源共享汽车的车辆运营率。当前,配套设施建设进度滞后、维修保养力量不足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新能源共享汽车数量的进一步增长,配套设施不足和维修保养能力不足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2.4 运营企业缺乏管理经验 在国家积极推广新能源共享汽车的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數量快速增长,相对而言,运营企业在新能源共享汽车的运营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经验。在车辆购置环节,由于对车辆性能及特点认识不足,尚无法根据车辆充电承载能力、维修技术水平和实际市场运营需求等购买合适的车辆。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对车辆续航里程认识不足,无法满足用户体验。在事故防范与处置方面,部分企业仍采用针对传统私家车的方式,效果有限且容易因处置不当造成更大的损失。
3 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相关标准现状及建议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积极开展相关标准的修订工作,成果显著。截止2016年底,我国已颁布的新能源汽车标准100余项,内容涵盖了新能汽车基础、整车、关键总成、电动附件、基础设施、接口与界面6个方面。这些标准对规范一般车辆产品和配套设施的生产和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尽管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新兴行业新能源共享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尚不能完全满足运营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既有标准集中在对车辆及关键设备等产品生产技术要求领域,缺乏对新能源共享汽车在投入使用后,对实际运营进行有效监管和实际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的相关标准。
3.1 建议完善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安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标准 为了实时掌握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动态,及时发现运营中的安全隐患,客观了解车辆性能和用户使用情况,运营企业和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均须强化运营监测,制定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监测系统技术要求标准,规范运营企业和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的系统建设工作。对系统的具体技术要求,包括总体结构、性能要求、通信协议、责任制协议、全程监控及数据格式等内容。
3.2 建议制定新能源共享汽车体验用户行为规范 以体验用户为规范对象,从实名制、文明用车、责任处罚等方面制定标准规范。实名制方面通过建立网络平台与公安机关户籍管理系统、交通管理系统等数据互通,同时对用户进行实名制监测,杜绝无证驾驶,冒用证件驾驶。文明驾车方面可制定司机行为准则,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治理条例》及有关交通安全治理的规章规则。责任处罚方面可通过车上吸烟、吃零食、破坏车内环境卫生、车辆损坏等情况进行制定责任处罚规范。
3.3 建议完善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企业管理与效益评价规范 以运营企业为评价对象,从安全、效率、成本效益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对企业运营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运营安全方面科可通过实时对车辆的监控进行评价。运营效率方面可通过车辆的出勤率、投放辆数、充电桩配套数量等指标进行评价。成本效益方面可通过每百公里平均运营成本来评价,包括配套实施建设的均摊成本、能耗成本、维修保养成本等。节能减排方面通过节能率和每百公里平均减排量来衡量。
4 结束语
加强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环节的标准化建设,有效保证运营安全、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合力控制运营成本,充分发挥新能源车节能减排效果,是推动新能源共享汽车从“能用”向“好用”升级的重要保障工作。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环节的标准化建设需要多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协调合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能源共享汽车一定能健康发展,一定能够实现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推进交通行业供给侧改革等目标。
参考文献:
[1]田青.基于运营环节的物流金融风险及控制实证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6).
[2]陈妍.加快推进中日韩新能源与绿色经济合作——“第二届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民间高层论坛”观点综述之三[J].经济研究参考,2012(36).
[3]杨解君.论中国能源立法的走向——基于《可再生能源法》制定和修改的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