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初探

2018-04-10 02:58周俊生朱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课程建设

周俊生 朱华

摘要:东台市第一中学以课程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生物多样性体验为主题,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发课程资源,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紧紧围绕体验性,充分展示生物多样性,从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和活动课程三个方面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基地亲身经历和真实体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体验性学习;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2A-0084-04

东台市第一中学“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基地是在“生命·体验·成长”的理念指导下,着眼开发校园的课程功能和育人功能,开发特色课程资源,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它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开展众多的社团活动、探究活动提供综合性实践基地,也是探索新型育人模式的研究平台。基地的建设紧紧围绕“体验性”这一特色,充分展示生物多样性,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学生在课程基地这一新型的课堂亲身经历和真实体味,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该项目以建设特色课程为着力点,以团队活动为新型学习组织形式,以体验为重要学习形式,积极探索特色课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

一、“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基地的项目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教育应当为人的一生幸福做好准备,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培养具有适应未来社会核心素养的人才,是我们教育人的必然选择。

我校坚持“让每个生命都有更好的成长”办学理念,精心打造“生态校园、人文校园、活力校园、智慧校园”,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课程建设。

学校坐落于钟灵毓秀、人文底蕴深厚的东台市区,生源以城区学生为主。我们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基本的生物学常识严重缺失,如不熟悉常见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的季节,不能区分常见农作物和杂草,种子与果实等。

学校具有普通高中学校少有的标本室,校园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我们成功申报了“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基地。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基地,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努力探索“特色课程”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二、“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基地的建设基础

(一)地域优势

东台地处黄海之滨,沿海为东海前进波与黄海旋转波的汇合处,近海泥沙在潮汐作用下,以汇合点为根部逐渐沉淀而形成辐射状沙洲,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东台同时又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基础比较雄厚,先后两度进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农林牧渔总产值居全国前列。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农业资源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校园环境

我校特色鲜明的校园设计构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在这所江苏省园林式校园中,专业的园林设计将丰富的花木、水体和建筑设施融为一体,在绿荫环绕的廊道中四季花开,在鱼翔浅底、群鸟和鸣的氛围中透射出生命的气息。校园内生物多样性好,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能够方便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开展各项活动,在学生的实践、体验中彰显生物学科特色。

(三)标本储备

学校现有一个标本室,內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金钱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等200多种野生动物。标本室内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弥补了校园内动物资源不足这一缺陷,有利于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三、“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基地的物态建设

基地的建设内容是建好“一馆”“二园”“三室”。实验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式。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着眼于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学习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根据建设方案,学校已经实施了课程基地建设的一期工程,即“生命科学馆”“数字化生物探究实验室”“微生物及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学校对原来的实验大楼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原有的实验楼三楼十个普通教室建设成课程基地的实验中心,实验中心包括生命科学馆、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微生物及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一)一馆

一馆指生命科学馆。学校在校标本室的基础上建成了生命科学馆,馆内珍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标本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标本数十种,收藏了我校师生共同制作的动植物浸制标本近70多种,以及校园植物标本100种。生命科学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模拟了生命起源、生物进化的过程。学生社团开展校园植物分类调查研究,已经完成《校园植物志》的初稿,并已对全校120多种植物分别挂牌,制作了带有校园特色的二维码扫描标牌,能够随时了解各种校园植物的生长特性、用途、分布等信息。

(二)二园

生态园:我校在校园内依托“桃李园”模拟陆地生态系统,借助学校池塘模拟水域生态系统,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园内的生态系统开展生物多样性的探究活动,感受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对人们活动的影响,进一步确立生物多样性观念,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实践园:我校一方面围绕校园池塘周围开辟了一块空地,用于学生的实践研究,如进行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等,另一方面在校外,通过与西溪植物园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让学生走进实践园,走进大自然,使学生能够亲身感悟生物的多样性,树立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领会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相关知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更好地掌握生物多样性基本原理,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三室

数字化生物探究实验室:该室使用了先进数字显微镜、生物传感器等实验设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开展生物探究实验。学生针对在课堂学习中、社团活动中、日常生活中所遇到一些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如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等。这些问题就在学生身边,易于发现且易于探究,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植物組培室和无菌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微生物培养技术是高中选修教材中两个难点,一般的学校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开设这两个实验,只能停留在“讲实验”,学生难以理解这两个实验。植物组培室和无菌实验室的建设,为开设选修教材提供了实验、实习的更好条件,突破了教学中难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强化了实验的思想。

四、“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基地的实施策略

(一)基础课程服务全体学生

基地建设小组通过对必修3本教材中的内容按节进行梳理,与课程基地相对接,将课堂移到生命科学馆、数字化生物探究实验室和普通实验室,在基地进行课堂教学。如在学习《从细胞到生物圈》一节时,学生在生命科学馆内学习,从模拟的原始地球出发,到有机物的形成,再到生命的发生……逐渐形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让学生身临其境,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形成了直观印象,难点得到了突破。又如在学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节时,学生在数字化生物探究实验室内学习,学生能够轻松地使用数码显微镜在高倍镜下找到各种细胞,并着重寻找异同点,从而归纳出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学生在基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既有体验感悟,又有实验实践,改变了学习方式,提升了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二)特色课程突出部分学生

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培养是基地的特色课程,突出了部分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以前在选修3和选修1学习这两节内容时,感到困难重重,总认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微生物培养技术是高大上的前沿科技,中学里无法接触,无形之中产生了畏惧感。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条件开展实验教学而感到无力。

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非常好奇,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进入植物组织培养室学习时,周围的环境让他们认识到“无菌”的含义,非常专注地开展实验操作,进行体验感悟。这不仅有过程的学习,更有学生自己成果的展示,尤其是对成功或失败的实验进行分析,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特色课程时,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从校园实际出发,体现地方特色,对不同的学生量身定做适合的学习内容,体现探究,重在科学研究,体现前沿科技。

(三)活动课程提升特长学生

我们鼓励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以社团、兴趣小组为单位,应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原理,发散思维做一些创新实验研究,对课本实验进行拓展研究,有实验材料的优化、有实验方案的改进、有定性实验定量化,还有实验因素影响探究,如“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选材的优化”“半透膜的制备”等。更有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己立题设计实验等。我们还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定期到实践园,走进大自然,紧密联系生活进行合作研究,推进社会实践。

五、“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基地的建设成效

(一)发展学生

学校通过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基地,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修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提升教师

我们以课程基地建设为依托、生物多样性体验为主题、生物学科为主体开展教学研究,在学校形成示范作用,逐渐辐射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学校通过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基地,拓宽教师教学视野,更新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将传统生物学科教学与研究活动与先进课程理念指导下现代生物教学与研究活动进行有机对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性的形成,极大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推动我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这种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基地发展学生的模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三)培育特色

我们通过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基地,结合我校现有的校园特色,将使学校生物学科校本选修课程实体化、系统化、网络化和制度化,进而带动全校校本选修的建设,凸显我校“让每个生命都有更好的成长”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搭建多途径、多方式的学习平台,充分形成课程基地建设的特色。

(四)树立品牌

通过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基地,我们打造教育名片,培植教育亮点,树立教育标杆,推动全校的教科研发展,并对周边学校产生良好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带动整个东台地区的生物学科教学。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迎接了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专家参观,受到专家一致好评;接待了《东台日报》的小记者们的参观学习,让他们在校园里探秘生命之源;接待多所学校的参观访问,并就课程建设、课程基地规划、实施创新活动等诸多方面进行经验介绍和交流。

总结一年多来课程基地的建设情况,我们提高了认识,强化了能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特色创建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我们将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建设方案,不断完善课程基地的建设,使“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基地成为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教学的“新课堂”。

Experiencing Learning and Curriculum Base Construction

ZHOU Jun-sheng & ZHU Hua

(Dongtai No. 1 Middle School, Dongtai 2242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base, our school takes biological diversity experiencing as the theme and makes full use of local special resources to build a good education environment. Our school closely revolves around the experiencing and fully displays the biological diversities. And teaching research is conduct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basic, characteristic and activity curricula, letting students experience learning personally and practically to cultivate their core accomplishments. Also, teachers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s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styl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n be promoted as well.

Key words: biological diversity; experiencing learn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生物多样性课程建设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探讨
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可行性分析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云南林下经济模式中生态安全问题探析
博斯腾湖湖区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