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新
李明新,北京小学校长、北京小学教育集团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首批中小学教授,特级教师,教育部课程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兼任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副理事长等职,被聘为教育部名校长工程导师,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导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师大、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在办学中主张坚守基础教育本真,提出了“五养”教育理念,形成了“实与活”的教学思想,其推进的学校管理改革、四季课程建设、寄宿教育研究等具有较大影响。
期末将近的时候,考试与减负问题自然又成为大家的热门话题。怎么对待“减负”,学校各有各的认识,各有各的高招。有年年改革创新的,也有顶风作“案”的。聊天中,我听到了一些学校如何加重负担的做法,也耳闻了一些学校如何“减轻”负担的观点,仔细一想,他们都对素质教育有误读。加重负担的学校说:光搞素质教育,不重视学习,不增加负担,不重视考试行吗?学生倒是快乐了,什么都没学到,考试成绩下降谁负责?“减轻”负担的学校说:我们当下实施的是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的快乐学习,不应该看重考试,更不应该看重分数,多搞点活动,让学生快乐最重要,考成什么样都没关系,只要快乐就行。这两种说法虽然不同,但是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却是一致的,都认为素质教育是不重视学业质量的教育。
第一种说法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固守者的认识。在他们看来,素质教育一定是个幌子,是个门面。他们说“光搞素质教育”,就会“不重视学习”“不重视考试”“什么都没学到”“考试成绩下降”。言下之意是素质教育只抓快乐,不抓学习。
第二种说法是典型的素质教育肤浅论者的认识。有这种认识的不只是一些中小学的干部、教师,社会上普遍的认识都如此。在他们看来,素质教育等于快乐学习,快乐学习等于“多搞活动”“考什么样都没关系”。言下之意也是素质教育只抓快乐,不抓学习。
大家想想,如果素质教育真的不抓学习,你能从心底里接受素质教育吗?今天,之所以素质教育在许多学校难以深入落实,之所以素质教育成为应试教育坚守者的批评对象,确实与“素质教育不抓学习”这个认识有关。其实,家长之所以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面前纠结,不自觉地站到给孩子加重负担的队伍中,也与中小学一些同志的这种错误认识与实践有关。试想,如果搞素质教育就是快乐,就是以牺牲学业水平为代价,学生总学不好、学不会,将来中高考时抓了瞎,哪个家长会不着急、不纠结呢?家长又怎么会认同素质教育呢?因此,学校减负担,家长加负担,堤内损失堤外补。社会上学科培训班火热,与家长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担忧甚至不满意有直接关系。不解决素质教育与学业水平的关系问题,负担就不会真正减下来,培训班热也不会从根本上降温。
因此,素质教育要想在广大教师、广大家长的心中扎下根,要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就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说:素质教育不是降低学习质量,而是提高质量;素质教育不是只搞活动,不抓课堂,而是必抓课堂,必抓学业水平。我们反对用考试和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但是并不否认科学的考试对学生学科能力考查的必要功能。毋庸置疑,课堂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空间,课堂学习质量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标志。素质教育的课堂不是低质的课堂,而应该是有效的课堂、高质的课堂;真正的素质教育的课堂应该让学生让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越学越善学;素质教育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学习充实、学有底气、不怕考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认同,家长才能放心,社会才会称赞。
那么,要提高素质教育的课堂质量应该着力抓什么呢?用一句话说就是抓学习力,即抓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首先是抓学习动力。不管哪个学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形成热爱学习、热爱学科的情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树立恰当进取的学习目标,是学生从学习成功走向新的学习成功的强大动力。有了这个动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走向自觉,走向深入。二是抓学习能力。高质量课堂的标志不是课本背得牢不牢,而是文化积淀厚不厚;不是学习知识多不多,而是学习方法会不会;不是刷题试卷有多厚,而是学习视野有多宽。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开阔学习视野,提高学习素养,才是关键的质量内涵。我认为,而且我过去的语文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会学习,学科能力就会强,能力强就不怕考试。三是抓学习毅力。毅力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直面困难、不怕挫折的勇气,就是心有目标、矢志笃学的追求。谈到学习毅力,必然涉及到乐学与苦学的问题。如果只快乐没有学科能力、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理想的教学;如果只有学习成绩的提高而痛苦不堪,恨学如仇,也不是理想的教学。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在艰苦的学习中享受进步的快乐,在快乐的学习中激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要辩证看待苦与乐的关系。只是不同学段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是决不能搞表面的快乐,或没有乐学追求的苦学。
我一直认为,搞应试教育不对,但是因此就说考试不对是不客观、不实际、不理智的。考试本身作为一种评价手段无所谓对错,用的时机合理,试题科学,那就是好的。考试能力的核心是学科能力,学科能力强,不用害怕考试。我们搞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大力研究考什么和怎么考才更加科学的问题;搞素质教育,不是不抓学习,而是要研究学什么和怎么学才更有质量的问题。
最近听到某区的一位教委领导说:什么时候,我们区里的家长都不去给孩子报培训班了,那个时候才说明我们的教学质量真正提高了。这样的话无疑是一道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