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萍
[摘 要]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师资培养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所涉内容丰富,是一门偏重应用型的学科。针对以往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探讨直观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主题教学等方法在该学科中的应用,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学前卫生学;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182-02
学前卫生学是一门通过研究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达到保护和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学科,此处的学龄前儿童主要指3~6岁年龄段的儿童。该学科是学前专业学生在第一学年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特点但偏重应用型的学科,传统的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总是不能很好地实现其教学目标,笔者在从事该学科教学的十多年经历中,一直思考和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实践,如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等的运用,现将所作探索整理成文,期能得抛砖引玉之实。
一、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即对学习者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实施如下:
(一)挂图的应用
挂图属于一种传统型的直观教学方式,通常会在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征分析的教学中加以应用,此单元是本学科的难点,亦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性知识,包含的知识点比较细化和抽象,如果只是单纯讲解的话,学生理解、记忆起来存在一定困难,这时我们可以应用挂图直观教学的方式,把人体解剖图纸带入课堂中,结合教材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便能够非常直观地通过对挂图的观察将注意力集中起来,既激发了兴趣也加深了记忆。
(二)实地参观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场所主要是幼儿园、托儿所等幼教机构,这些机构中的教育强调“保教结合,保教并重”。而学前卫生学中传授的相关知识与今后学生的教学实践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如能定期安排学生到定点幼教机构实地参观,这样对课本中所涉及的学前儿童身心卫生常识教育、营养教育、安全教育就能够达到非常好的直观教学成效。
(三)多媒体的应用
当今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很多图片、视频都可以在网上寻找。为了增加素材的多样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下载相关学习材料进行直观教学。
除此之外,在讲解学前儿童生理评价这一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带上卷尺、直角板、水银血压计、体重秤进课堂,安排学生相互进行身高、血压、体重等的测量,再区分一下成人和儿童各项测量的不同之处,用直观体验的教学方式使学习成效大大提高。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与条件,灵活运用,从而创设出最佳的教学情境。在学前卫生学的教学中具体做法有:
(一)巧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巧拟演习情境
设置游戏情节,模仿演习,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轮流扮演学前儿童角色,其他學生则仔细观察,从而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心理特点,了解幼儿与成人不同的动作和思维特点。通过情境演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动作表现和沟通交流能力,因为这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需要每个学生既能自己去模仿表演,又能仔细观察他人表演,既能耐心地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又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相互之间能进行必要的讨论。
(三)巧取生活情境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我们在教育中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使生活融入教育,教育走进生活,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悟,通过其自身的知、情、意、行整体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例如,在“常见疾病”教学中,让学生对学校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了解学生最常发病的前五名是什么病,这些病都有什么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样,这些病出现在幼儿身上的话,情况又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处理?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习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称为个案研究法,即把实际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交给学生自己去分析研究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很好地把实践和理论联系到一起,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常用到的一些案例类型:
(一)探讨型案例
此类型案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探讨学习为主,当碰到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不全面时,老师只给予适当的引导。如,“有一个3岁的幼儿冲冲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刚入园时,每天见到奶奶要离开他的时候总是又哭又闹,但当奶奶的身影消失后,他又能很快平静下来,并能与小朋友高兴地玩在一起,奶奶由于担心每次又折返回来,当冲冲再次看到奶奶的时候又会要奶奶并哭闹……”请学生在看完这个案例后分析冲冲的奶奶的担心是否必要?幼儿老师此时又该如何引导家长?通过此类案例问题的指向和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学前儿童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型案例
引导型案例是对师范类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如面对突发校园安全事故或天降灾害时,有用自己身躯挡住歹徒匕首来保护学生的“英雄幼师”,也有应急措施得当使孩子得以安全的园长,引导学生展开专题讨论,如,“如果你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如何做?”“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你会如何感念?”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感同身受,加强了自身的职业认同。引导型案例可以将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心得甚至教育失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体验、获得反思,日后能将其在案例中获得的经验在工作中迁移运用,做到事半功倍。
(三)实践生成型案例
实践生成型案例主要是通过学生分组深入不同的幼儿园见习、实习,在实践过程中去发现、分析幼儿园中出现的有关学前卫生学知识的现象。这种案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学会提出问题、处理问题。如在幼儿园学生可能会观察到用餐时,很多幼儿饭前不洗手,出现挑食、浪费食物等现象;午睡时,个别幼儿悄悄讲话或根本睡不着等,这些都属于“幼儿一日生活能力的培养”中的内容,可由学生整理成案例资料,在见习、实习结束时返回课堂进行全班交流或以座谈会形式进行。案例的主题可以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前布置的,也可以是学生特别有感受、体会的。交流时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调节措施。
案例教学法强调针对某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有目的的分析,把案例分析法融入学前卫生学的课堂中,学生可以在进入岗位前了解儿童的生活习惯、心理,并根据儿童的特点做出相应反应,是非常值得一试的教学方法。
四、主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也称为主题式教学法、主题性教学法,是指以主题的形式整合课程资源,并围绕主题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建构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学前卫生学要求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课程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与主题式教学的整体性特征相吻合,值得一试,过程如下:
(一)选择主题
選择主题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内容中的学前儿童身心保健、营养卫生、幼儿园生活与教育卫生、园舍建筑卫生、疾病预防以及护理与急救等来确立贴近幼儿园真实保教情境的主题活动。
(二)引入主题
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探究,通过查阅资料、问卷测试、问题思考以及讨论等方式对其所涉及的知识技能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解。
(三)活动设计
教师可根据主题的目标提出可供参考的活动方式,如专题讲座、主题论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宣传海报制作、健康教育和保育调查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开展活动。具体而言,即在学前卫生学的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4~6人的工作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策划、组织一系列面向家长和社会公众的主题活动,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主题,这些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每一个小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对其作出评价;同时也允许学生根据确定的主题、所理解的知识技能内容及典型幼儿保育工作内容自主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以便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四)活动延伸
在确立了主题,进行相应的活动之余,还应积极利用网络和现实资源进行延伸教学,如创建课程学习群、走进社区、走进幼教机构等,细致化显现主题活动所涉及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深化初步形成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应当能够使学生有效地运用学前卫生学课程的一般概念和原理,分析和解决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愿今日所作之探讨能对这一界定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1]何仙玉.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卫生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8):129.
[2]黄怡冰.“学前卫生学”主题式教学实践与反思[J].求知导刊,2017(3):104-105.
[3]张晓华.将案例分析法融入“学前卫生学”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6(12):167.
[4]谭文.对高职院校学前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8):39.
[5]刘晶,孙晓洁.浅谈情景演练在学前卫生学课程中的应用[J].教学探索,2014(3):108.
[6]范敏,戴培山.将案例分析法融入“学前卫生学”的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4(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