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翎力,白建英,金京一
[摘 要] 随着互联网走进日常生活,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探讨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高中化学“氨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教学,希望可以对今后的实验教学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高中化学;氨气;化学性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166-01
本文选取元素化合物知识类型——氨气的化学性质,实施互联网平台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希望利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活动更为有效,教学方式更为灵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喷泉实验有一个完整的描述,迁移知识,设计更多的喷泉实验,对氨水以及液氨的差异性有所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喷泉实验,尝试让学生想象一下广场喷泉,这样就可以联想到喷泉带有的颜色是利用指示剂的反应来实现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化学实验带来的喜悦之感,感受化学世界本身的玄妙,感受科学家对科学事业发展带来的意义。认识到化学实验应该尽可能实现微型化和绿色化,这样就可以让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的使用更加合理,保持实验室的清洁[1]。
二、操作程序
(一)课前
利用互联网平台,教师上传导学资料(氨气泄漏事件),设置好问题情境(视频看完之后,你获知了哪一部分氨气信息),开展追踪学习,并且做好学情的具体评价。学生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平台自主学习,收集资料,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完成喷泉实验导学案的探究。并且提出问题,尝试自行去收集资料,提出假设,然后利用互联网来验证自己的假想。
(二)课中
教师总体说明一下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解释喷泉实验的种种观点。然后由教师对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并且给予正确的指导。然后总结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布置作业,让学生探究喷泉实验对氨水化学性质的利用,最后将答案上交给资源平台。学生则需要进一步强化知识,了解氨水的物理性质,让学生主动探究喷泉实验,如果遇到困惑,需及时向老师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开展自我反思。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氨水成分等。
(三)课后
教师让学生做好知识的迁移,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时跟踪学生提交的实验设计方案,并对其作出评价。学生则需要利用平台开展自主学习,通过相互的交流,做好实验总结。
三、化学实验教学的实现条件
(一)教师
在开展实验教学之前,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让学生接受导学资料。教师可以直接在交流平台上监控学生的互动状态,掌握布置任务的完成度,从而进行导学和助学。在实验课上,需要总体说明一下实验情况,之后做好实验的实时监控,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实验操作。在完成实验课之后,利用一些零碎的移动学习片段,开展知识学习的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且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
(二)学生
无论是课前、课后还是课后,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尽可能多交流、多思考、多反思,争取做课堂的主人翁。
(三)教学条件
在教学环节应用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药品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资源。
四、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基于本次案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辅导资料,帮助学生确定好目标,避免盲目寻找。在这一基础上,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进行移动式的学习,利用资源共享平台,将课前的学习心得分享给其他同学,如果还有遗留问题,可以拿到课堂上来,为课堂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2]。
(二)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参与知识建构
无论是课前的学习,课中的学习,还是课后的复习,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能够发挥主动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看法,为其创造机会去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有机会接触到实验,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并且也可以对教师的活动,其余学生的行为進行评价和分析。
五、化学实验教学评价
在化学实验课之前,教师可以评阅资源共享平台上学生的活跃度,并且及时检测分配给学生的课前导学案,发现大部分学生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并且也能够认真完成这一部分内容。在实验教学环节,教师有效地监控整个活动,发现学生基本上能够进行规范的操作,并且团队协作性良好,可以实现互帮互助,将实验目标完成,等待实验完成之后,按照具体的情况进行评价。最后,教师通过学生完成的目标以及资源平台活跃度,就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对今后开展相类似的实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霍春喜.浅析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亚太教育,2016(35):191.
[2]杨慧.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方式探究[J].亚太教育,2016(1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