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言臻
宁婉倚在水榭的栏杆上发呆,隔着一池湖水,隐约听见不远处的大殿内传来管弦之声。半个时辰前,她刚从这场皇室宴席里溜出来。她的父亲是太医院院使,并非高官,只能坐在末席,因此她的离席并未引人注意。
夜风掺杂着合欢花的甜香吹得温柔,宁婉不自觉地哼起一首曲子,“吐尖绒缕湿胭脂,淡红滋。艳金丝。画出春风,人面小桃枝……”突然男子从身后揽住了她,接着是一句低沉的男声,“阿锦。”
宁婉急忙推开那人,回过头却见他跌坐在地,醉眼朦眬地看着她。看清男子的面容时,宁婉愣了愣,接着福身行礼道:“臣女无心冒犯,还请太子殿下恕罪。”纪宣尚未从方才那一推回过神来,却也明白自己认错人了,掌心传来刺痛,他下意识地将手伸了出去,“擦伤了……”
看着递到面前的手,宁婉犹豫了一下,还是拿出随身携带的膏药替他包扎起来。纪宣酒醒了几分,索性打量起宁婉,少女专注的眉眼精致温婉。他方才之所以认错,只因迷糊间觉得宁婉的背影似曾相识,同三年前在猎场中拉着他一步步走出密林的人一模一样。
兀自愣神间,宁婉已经包扎好了伤口,纪宣笑了笑,“不知姑娘怎么称呼?”
不待宁婉开口,便见宫人匆匆跑来,还迭声唤着:“殿下,陛下正找您呢。”两人独处的场景不宜被人看见,宁婉立刻起身行了一礼,便要从另一条回廊离开,纪宣在身后叫住了她,“姑娘方才唱的曲子叫什么名字?”
宁婉脚步一顿,回过身认真地看了纪宣一眼,“许是殿下喝醉了,臣女并未唱过曲子。”
待宁婉回到大殿,宴席也接近尾声了,皇帝正为太子纪宣与丞相之女沈锦赐婚。王都人人皆知,三年前沈锦与纪宣相识于猎场,沈锦孤身一人将失踪的纪宣从密林中寻回。群臣起身道贺,宁婉亦举了酒盏,随父亲一并站起,却见大殿正中与沈锦执手的纪宣望了过来,眼中似有些许疑惑。宁婉抿了抿唇,垂眸避开他的目光,仰头饮尽杯中酒。
自那日水榭偶遇后,纪宣便常来寻宁婉。他是太子,自然不能堂而皇之地登门拜访,总是换了便装,飞檐走壁而来。宁婉虽不是朱门大户的小姐,但平日也不能轻易外出,因此纪宣很容易便能见到她。每每见到宁婉,纪宣总会抛出许多有关三年前猎场的问题,或是央求宁婉唱曲。宁婉却一口咬定自己不会唱曲,也不曾在三年前去过皇家猎场,到后来被问得烦了,她直截了当地威胁纪宣,“我爹是御医,惩治登徒子的法子我可知道不少。”
纪宣看着宁婉气鼓鼓地样子,忍不住轻笑出声,伸手在宁婉的眉心轻轻一点,“好,既然如此我便不问了。”一瞬间,风声蝉鸣似乎都安静下来,宁婉听见自己心跳铿锵,急忙偏过头去,低低“嗯”了一声,却不经意暴露了泛红的耳根。
此后纪宣果然不再提那些問题,却并未减少造访的次数。大多时候,他同她聊宫中趣事,有时两人各白忙碌,纪宣坐在墙头翻书,宁婉在院中晾晒药材,彼此无话也不觉尴尬。
直到七夕那日,两人已相识一月有余,纪宣的婚期也近在眼前。宁婉架不住纪宣的软磨硬泡,同意在七夕之夜和他出府走走。王都的夜景极为繁华,街上来来往往的青年男女大多是情侣模样。宁婉担心被人认出,便在街边的小摊上买了个面具,纪宣见状也买了一个。两人并肩走过灯火琳琅的市井,夜风清爽,吹得人也松散起来。
纪宣拉着宁婉买了两盏花灯,在河边放花灯时,他回头看了宁婉一眼,“你可知我许了什么心愿?”不待宁婉回答,纪宣已笑道:“愿得一心人。”
宁婉放花灯的手顿了顿,她深吸一口气,起身看向纪宣,“殿下知道臣女许了什么心愿吗?”她藏在面具后的眼睛眨了眨,一字一句道:“其实三年前我去过猎场。”
纪宣闻言眼神一亮,却在宁婉随后的话语中渐渐暗淡下去。宁婉说:“但我并未遇见殿下,而是遇见了礼部侍郎家的陆公子,前几日陆公子已经差人向家父提亲了。所以,臣女亦是愿得一心人。”
“很好,很好……”纪宣喃喃道,他摘下面具丢在一边,深深地看了宁婉一眼,“是我唐突了,宁姑娘定会得偿所愿。”他垂下眼眸,却掩不住言语间的落寞。
直到目送纪宣的背影消失在人潮中,宁婉才摘下面具。她听到纪宣表白时便觉鼻头发酸,说出拒绝他的话时,更是险些压抑不住哭腔,直到纪宣离去才放声哭泣。
三年前,宁婉确实见过纪宣,就在猎场中。
每年皇家狩猎都会安排御医随行,宁婉多次央求父亲带她同去,都被拒绝了。所以她偷偷藏在自家装载药材的马车上,一同去了猎场。她在猎场中换了侍女的装扮,混在打杂的队伍里,倒也没被父亲认出。
白日里宁婉被差遣去各处帮忙,没机会离开行宫,只有到了傍晚,她才能四处转转。遇见纪宣那天,她提早几刻出门,不知不觉就走入猎场深处。当时天色已完全暗下来了,宁婉只提了一盏宫灯,回来时又走错了路,在一道高且陡的斜坡前没能及时拉住缰绳,被马甩了出去。
宁婉借着微弱的月光查看伤势,听见不远处传来一声细弱的呻吟。她先是一惊,然后壮着胆子走了过去,接着便看见仰躺在地上的少年,从衣服的制式上不难看出他是皇室中人。那少年外伤不算严重,宁婉用随身携带的膏药便能处理,只是他的眼睛不知为何无法视物。
宁婉牵着少年在林子里走了三天三夜,在这期间,她知晓他是当朝太子纪宣,而他之所以坠崖是因为遭了兄弟的暗算。宁婉不想让父亲知道自己偷偷跟来猎场的事情,所以当纪宣问起时,她想起自己的闺中小字唤作“锦成”,便随口以“阿锦”做了自己的名字。
到了第三夜,两人终于走出密林。那晚的月亮十分明亮,宁婉叹了口气,“殿下,明日应该就能回到行宫了。”
纪宣没有答话,却在唇角噙了笑意,他的眼睛虽然无法看清,但也能模糊辨出轮廓。月光里,宁婉的背影纤瘦修长,令他想起“月下婵娟”这样的词语来。
“阿锦,唱首曲子吧。”他忽然开口道。
宁婉回过身,有些疑惑地看向纪宣。月光下,少年的面容有些清瘦。“记忆里,母妃总在满月之夜饮酒,喝醉了便在宫殿的露台上唱曲起舞,只可惜她亡故很久了。阿锦,明日之后我可能要同你分别一些时日,请为我唱首曲子吧,这样在我们重逢之前,我便有所寄托了。”
还有机会重逢吗?宁婉没有把这句疑惑问出,只是仰头望着天上的明月,清了清嗓子唱道:“吐尖绒缕湿胭脂,淡红滋。艳金丝。画出春风,人面小桃枝……”刚唱了几句,宁婉忽然瞥见星星点点的灯光。她急忙走上前去扶起纪宣,欣喜道:“殿下,有人来找我们了。”
在一众侍卫赶来之前,宁婉轻声道:“方才未唱完的那首曲子,讲的是合欢花。此花性平味甘,有解郁安神之效,只愿殿下日后再想起母妃不要心有郁结,诸事顺遂。”纪宣没有应声,只是轻轻握了一下宁婉放在他臂弯的手。
恰如宁婉所预想的,她与纪宣并没有重逢的机会。宁婉始终记得,那日在庄严华丽的大殿之中,凤仪万千的皇后对她说的那些话。她的家世普通,无法为太子辅政;她的哥哥参加了今年的科举,需要谋求功名;她的父亲在太医院供职多年,理应升迁。寥寥数语已明确告诉宁婉,她同纪宣之间毫无可能,她若不强求这段姻缘,反倒能为家族带来许多益处。
宁婉心下明白,所以并不辩驳,只安安静静地屈膝跪安,然后把她与纪宣三日来相处的情景说给皇后身边的丞相之女沈锦听。第二日,王都内外传遍了这个如话本一般的故事,众人的艳羡却与她无关。从宫中回来后,宁婉大病一场。在这期间,宁家得了圣眷,父亲仕途大好。又听闻纪宣同沈锦相处和睦,日渐亲近。她从未想会再次见到纪宣,每当纪宣追问时,宁婉也想过告诉他实情,然而皇后半胁迫半哄骗的话总在她准备开口时浮现。她的三言两语不仅与自己有关,更牵连着整个宁家。
太子成婚那日,王都的街道上悬着大红绸缎,远远望去好似彤云满布。迎亲的队伍声势浩大,吹吹打打的喜乐隔了几条街也听得清楚。宁婉站在家中阁楼上远望这场盛大的婚事,初秋的风泛起丝丝凉意,一朵开败的合欢花落在宁婉手边。她忽然想起那首两次都未唱完的曲子——“向道相思,无路莫相思。枉绣合欢花样子,何日是,合欢时。”
夏天还会再来,合欢花也会重开。而宁婉知道,悠悠余生里,她心底的合欢花永远不会再有盛放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