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慧
摘要:“生态学”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对教育研究的启迪作用也不断增强。本文提出社区教育“生态化”,提倡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人人教育,人人被教育,实现教育全民化。
关键词:社区教育;生态化;意义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之后在全世界迅速传播。结合生态教育理念,本文提出社区教育“生态化”是指最大限度地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有限资源去促进孩子甚至家长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其中资源、社区活动、学校家庭结合三者中任何一者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理念现在国内研究较少,王永峰(2007)提出了生态化的概念:社区学前教育模式的新视角,其中阐释了“生态化”的内涵以及生态化学前教育的特点、具体运行模式的途径,但是还是停留在理论的角度上去论证,实践性不强,所以社区教育“生态化”现在只是理念的提出,实践性稍弱,而且操作性不是很强,这还需要学者不断地从理念与实践上去反复践行。
一、 概念界定
(一)社区教育的概念界定
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将社区民众利益和社区发展紧密联系到一起,目的是要建设和发展社区,达到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目的的教育活动综合体”。
教育部2000年《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中对其概念的界定为:“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综述我国目前对社区教育的研究,其概念的界定虽然不尽相同,但是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共性:全民性、服务性、教育性、开放性。我认为,这四点也是新时代下社区教育的核心特点。
(二)社区教育“生态化”的理念
生态的本意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而运用到教育上,同理,“生态化”教育是一种整体性、开放性、关联性的教育,就像自然的生态系统,环环相扣,使整个自然运行得井然有序。本文中的“社区教育生态化”理念也是从中而来,提出“生态化”的社区教育妥善整合资源,使之在“社区系统”管理与运行下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本文对社区教育“生态化”理念的界定是:社区教育“生态化”是一种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的社区教育模式,目标是实现人人教育,人人被教育,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整合、教育效果最大化。
二、 社区教育“生态化”的理论基础
(一)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理念
关于“终身教育”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部长的捷尔比提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合”。换句话说,就是人的一辈子所接受教育的总和。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二者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全民性、持久性,学习不只是应该只在学校发生,学习不只是孩子的任务,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任务,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每个人都需要进步,甚至社会、国家亦是如此。因此,本文认为,社区教育应响应号召,调动全民积极性,让教育“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二)生活教育的理念
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教育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生活教育本质上就是给社会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而教育。陈鹤琴先生提出“活教育”,深刻强调了活动性课程的重要性。
由此提出社区教育应与社会密切联系,相互教育,而且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之上、学校之内,更应该植根于生活之中。
(三)生态式的教育理念
生态式教育是一种将教育的主体与载体相互融合、将教育的内容从课堂、学校延伸到了生活、自然之中,使教育的系统更加完善、环环相扣,使之在有限的资源下发挥最大的效果,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互生、互补的一种生态关系。以此为依据,提出教育应于自然相联系、要可持续发展。社区教育应注意资源的妥善整合,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且要寓教育于自然之中。
(四)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面对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教育课程也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不再只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应实现多样化、全面化、人性化。以此为依据,提出教育应不只传播知识,更多的要传播一种文化,教育不应只是枯燥的说教、还有课堂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培养。而教育,不仅在课堂上实现,还可以在生活中。由此提出社区教育应多样化、人性化、且注意发挥隐形课程的作用。
三、 社区教育“生态化”的意义
(一)“净心”
1.习惯养成、品质培养。社区教育跟学校教育区别比较大,社区教育没有明确的教材,没有一直固定或国家安排的教师、没有课程目标,但是我认为社区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化人”,学校教育显性课程或许让人感觉比较疲惫、枯燥,但是社区教育不同的是隐性课程占主导。最重要的社区教育可贵的地方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去参与活动,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愿意去做,积极主动去探索,愿意付出热情、辛苦去参与。社区的居民不仅有孩子还包括老人,在社区教育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合作与分享,青少年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喜欢探索的学习精神,这些品质会跟随每个人的一生。
2.创设一个“干净的”环境。社會快速发展的今天,良莠不齐的信息大量涌入,对于学前、青少年等没有分辨信息能力的群体,不良信息的接收很有可能对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社区教育能很大程度地净化儿童青少年周边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而且据有关学者研究,社区教育对于青少年犯罪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二)“养身”
社区教育“生态化”主张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样不仅能促进人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也能促进人生理(也就是身体) 健康发展。有学者提出: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有一定作用;社区教育中的健康宣传对社区群众参与婚前保健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等。
(三) 提高全民素质
“中国式家长”“中国式孩子”这样的新鲜词汇在国内屡见不鲜。如:西安11岁孩子划花300万豪车,而且这已经是孩子划花的第九辆车;一对中国夫妻带6岁儿子出国旅游,因孩子在飞机上对别人一再的骚扰后发生冲突遭遣返。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不懂礼貌”“没有教养”“自私自利”这些标签一再被扣到国人头上,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成人的我们也需要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而社区教育能带动全体居民区读书、交流、接触新鲜事物,让全民去学习,去成长,从而提高全民素质。
四、 关于社区教育“生态化”的展望
(一) 整体发展趋势
虽然我国社区教育在逐步完善,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实现“生态化”阻力依然很大。
1.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仍然不足。如2005年中央发布的一份对社区教育的了解的调查问卷,对社区教育有了解的只占填写问卷的28%。而且参与率也不高。
2.社区教育发展在地域上存在不平衡。发达地区发展很快,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社区教育发展仍然比较落后。
在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的方面,需要我们用心努力解决。尤其是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需要对社区教育理念进一步传播,且由社区教育较发达地区,带动与示范在社区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实现社区教育“生态化”。
(二) 社区教育中具体的组成部分
1.管理“生态化”。社区教育的管理相对落后一点,而且規范模糊,日后在社区教育的管理上需要明确、力度上需要加强。管理既要严格化,也须人性化。
2.课程“生态化”。社区教育的资源须妥善整合,课程设置不要太强的、太明显的教育目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须重视社区教育的隐性课程与活动课程。并且,社区教育应以活动课程为主。
3.资源“生态化”。社区里的资源一般比较丰富,小区居民从事各种各样不同的职业、会各种各样不同的技能,妥善整合,充分利用资源,实现社区教育效果最大化。人人参与教育,人人接受教育,接受各式各样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4-15.
[2]刘尧.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44-147.
[3]高志敏. 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01:45.
[4]曲晶.论社区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0,07:188.
[5]周杰.社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1:178.
编辑/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