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熙朝
生活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源泉,因此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生活,从生活汲取成长的营养。前年珠海市高三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考卷有这样一道语言运用题:根据情境,完成填空。要求:表达清晰,语言简洁。
幼儿园大班的小明微有咳嗽。上幼儿园前妈妈给他喝了止咳糖浆,并将糖浆放进他的背包里。糖浆用量为每次10毫升,一日三次,且药盒自带药液量杯,量杯分5刻度,每刻度10毫升。早上,妈妈在上学路上叮嘱小明中午要请老师帮他服药。妈妈会说:①。
在小明到了幼儿园之后,妈妈还是不放心,给校医打电话并说明如何用药。妈妈会说:②。
这道题取材于生活,说的是在读幼儿园大班的小明咳嗽需要服用止咳糖浆,要求学生以“妈妈”的身份叮嘱小明请老师帮他服药和打电话给校医帮助小明服药的事情。此等“小事”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按道理应该具备些说话做事的能力,但是结果却出人意外,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令人啼笑皆非。最近本人再次以此题考查学生,仍然得到与一年前相似的结果,总的来讲有三点问题:
在“给校医打电话并说明如何用药”一空,大部分学生答案中根本没有“请您,麻烦,谢谢,辛苦了”等礼貌用语或“能否、是否可以”等商量用语,有的甚至连对方的称呼也忽略了:“喂,你告诉小明按时用药!……”
日常生活中,或许我们对学生文明礼貌的教育并不缺少,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校园到街道,从家长到老师,处处都有文明知礼的提示标语、公益广告,何时何地都不缺文明礼貌的教育。高中语文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前言》)然而这些教育却没有形成合力,学生一边口中背着念着标语,一边却满口粗话脏话,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生活土壤受到了污染。首先是受父母言行的影响。在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中,父母漫不经心的粗言滥语对对子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人说话打招呼只说“喂!”,对亲人习惯了不“请”不“谢”。缺乏了文明的土壤,我们又如何奢望子女养成说“请”、“谢谢”的习惯?说到底“喂,你告诉……”这样的话往往就是家长们日常对人颐指气使的原型。其次是受电视剧、动画片影响。因此对学生思想行为和文化素养的教育不能单单依靠学校的说教和电视的广告,更要从美化育人环境做起,生活和课堂形成合力,才能让好的教育浸润到学生的心灵。
如今各地高考模拟语文考题刮起的“语言得体”风就是引导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最好体现。如2018“广州一模”语言运用类试题: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天气渐冷,老师您又工作繁忙,一定要保重身体,注意休息,学生在广州敬祝教安。
B.国庆节期间,爸爸想去登山,儿子想去游泳,父子二人磋商半天,也没有达成共识。
C.下月6号是老张乔迁新居的日子,他特地备下薄酒,邀请我们小酌几杯,共叙情谊。
短信、书信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沟通方式,谦辞敬语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重视锻炼生活中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在生活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责无旁贷。因此考题越贴近生活,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指导意义就更大。但也有些试题难度过大,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如2018年“深圳二模”的得体类考题就离生活远了一些:下列情景中给朋友发的短信,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祝贺生女儿)近日闻尊夫妇喜添千金,弄瓦之庆,遥以致贺。
B.(邀请来吃饭)拟在敝舍准备盛宴,如蒙惠然肯来,荣幸之至。
C.(问候病情)闻君抱恙,不胜垂念,谨致问候,祝早日康复。
日常生活中,还会有哪些朋友用文言雅语发短信呢?何况学生要读懂这些“文言短信”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常识,更需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此等命题有矫枉过正之嫌,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想必行之不远。
妈妈会怎样“叮嘱小明中午要请老师帮他服药”?学生回答漏洞百出:有的没有说明药在那里,有的没有向老师说明“早上已经服药”,有的没有说明服多少量,更有甚者居然让幼儿园大班的小明背“糖浆用量为每次10毫升,一日三次,且药盒自带药液量杯,量杯分5刻度,每刻度10毫升”长长一段大人都记不住的话,完全不考虑说话对象。
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中,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忧虑:如果我们真的要向自己正在读幼儿园的孩子传达如此重要的信息(关系小孩人身安全),孩子能准确帮我们向老师转达吗?看看现在我们的小孩,读到高中往返学校仍然需要父母接送,不会洗衣服不会煎鸡蛋,不会整理乱糟糟的房间,缺少劳动、生活的锻炼,你又怎么指望他们将这些信息严谨地、有逻辑地表达清楚呢?“高中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高中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强烈表达了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实践能力的迫切要求。
步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孩子们的未来日新月异,面临的困难也将更加复杂,然而遇到困难不是想法设法解决,或让别人代办,或避重就轻,这种生活态度怎能“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愿高考试卷的命题者进一步解放思想,回归生活,命制出更贴近生活的好试题,引导教育者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养分。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2018届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2018年;
[3]《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二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