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震
新学期初在高一新生做过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这些课程中,音乐课是最受欢迎的,占被调查人数的40%。但这些学生中89%的表示对目前所开设的音乐课失望。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轻音乐等的只占8%左右。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我们高中所开设的音乐课程呢?经过长期的钻研,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教材走向与学生的喜好之间存在着矛盾,绝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现行的音乐课,究其原因,高中教材上的作品引不起他们的兴趣,现行的高中音乐,绝大部分内容都选用中外经典作品,很少出现较通俗的音乐作品,甚至一些家喻户晓的中国经典作品也被删除。音乐教材上所需要的艺术技巧比较深奧,很多学生听不明白。这必然影响到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通俗音乐从小耳濡目睹,很容易就地抓住了学生的心。
2、家长、社会对少儿时期音乐学习的两极分化。目前家长、社会对儿童从小学习音乐的态度有两种相对极端的方向:一、过分重视。不少父母把自己小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实现的音乐梦寄托在孩子身上。而这类家长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值,不管孩子的天赋和自身条件如何,一厢情愿地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如李云迪,朗朗之类的音乐家。儿时对家长百依百顺的孩子,一旦到了高中阶段,生理、心理逐渐成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反抗意识很强,主观的去选择比较容易入耳的通俗作品。二、是极不重视,认为音乐课不是中考、高考科目,音乐课仅仅是沉重的考试科目中的一种调味剂。而学校对这块也缺少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手段。所以,学生就更加不重视。
3、对音乐缺乏认知性,科学性,全面性。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的德育、智育、美育及许多因素方面的功能正被人们逐渐接受并采纳。它对于青少年的敏慧能力、感知力和永恒心的培养,特别对创造力、联想力的培养是其它主要学科无法取代的。但长久以来人们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唱、跳跳、带孩子娱乐娱乐、放松放松。所以社会始终把音乐课看成最不受重视的科目之一。
4、社会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协调甚至相距甚远。在现行的高中教材中,贴近社会生活,适应青少年的需求,旋律又美又新的曲目少之又少,教材的编排不够活泼生动,有些作品甚至让学生觉得迷茫,比如高中音乐欣赏模块第一单元的《培养音乐的耳朵》一课中《山林的呼唤》,学生在初次听赏时,把作品与恐怖联系在了一起,学生对这样的作品完全没有兴趣。而为了迎合青少年,学生所看和接受的综合电视节目、网络节目大多数是都是流行音乐作品。由于流行音乐演唱技巧没有约束,获取的方法又简单便捷,导致学生迷恋流行音乐,盲目崇拜所谓的大牌明星,对学校音乐教育产生了排斥心理。
1、从小做起。小学、初中时期的音乐课也必须开足。我儿子在读初中的时候,经常说起音乐课被语、数、外老师占用。学校的音乐、美术、甚至中考必考的体育课时数都达不到要求。据我调查,大多数初中为了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严重压缩了音、体、美,挤出更多课时给考试科目。所以,如果将音乐和美术纳入中考范围内,可以督促学校重视音乐和美术课程,如果能开足开齐音乐、美术课,更能加强对孩子的“美育教育”,让孩子全面发展。
2、让高中生了解音乐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音乐才更加多姿多彩。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艺术的培养和审美情趣更加提高他们的情商,使他们更能正确地认识到未来社会对人素质的更多要求。素质教育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拥有全面的文化知识,还必须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成为综合性的人才,才能与整个社会相适应。目前,许多大学也会有参加艺术社团代替学分,很多名牌大学艺术特长生会加分。
3、适应中国历史与社会进步的特点,高中音乐教材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不得不承认,流行音乐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它的广泛性有它存在的价值。对流行音乐的出现,高中教材可以适当采纳积极上进的通俗音乐。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对传统音乐作品不再望而生畏,反而有了一种亲近感。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更新教育理念、研究教学策略,加强音乐作品的正面引导,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使音乐课成为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做到全面提高。
4、为目前的高中音乐教师提供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
学校要开展好选修课与活动课,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开设丰富多彩的合唱团、舞蹈队、器乐等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老师要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用心感知韵,从而喜欢音乐,真正起到陶冶学生情操,教书育人的目的。音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天赋等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接触富有强烈感染力、震撼力的作品。从而做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素养、塑造人格等方面。
目前高中音乐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它既有来自于学生本身的、学校方面的,也有还自于社会的,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听之任之。而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家长和学生的齐心协力,也需要社会各级的共同关心,更需要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我们音乐教师不仅要大胆探索,更要锐意创新。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科学地解决问题。使我们的高中音乐教育造就更多、更全面的适应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