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学的华丽转身

2018-04-08 08:00:40王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记忆法支点学法

◎王霞

两千年前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明白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一个角,他却不能以此来说明另外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可见至圣智贤的孔夫子教学也讲求教学的有效。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的高效,改变教师苦于教,学生困于学的现状,实现教学的华丽转身呢?

一、以课本为支点,向教材要效率

熟悉课本,钻研教材,阅读教纲是高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每位教师的必备素质。但仅仅熟悉教材是不够的,还要掌握教材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驾驭教材,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生什么。一位思想家曾经说过:“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由各自最初的学习方向造成的。”教师明晰的教学目标才能保障学生有的放矢。有选择的学习,才能充分高效的利用时间,真正懂得时间珍贵的人是不会把什么都往大脑里塞。

教师要利用教材树起学科的知识树。学科教学有层次性,也有系统性。教学时可以将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用不同标准归类,将相同相近相反的知识梳理归纳。只有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才能做到触类旁通。

叶圣陶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例子。”让我们看到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植根于课本,又不囿于课本。语文的内涵是人文思想关怀,外延是社会生活体验。孔子主张“博学于文”,提倡多读多闻多见,就是要广泛阅读,深入社会,在课本中得到的间接经验在生活中能很好的印证。还可以多开发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拉近语文和生活的距离。

二、以课堂为支点,向教学要效率

现代教学技术的多样性和教学交流渠道的便捷性,让我们看到一堂课可以有很多种教学策略和设计,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和设计得当才能取得预设的效果。教要为学服务。课堂是开放的,教学组织方式可以多样:小组讨论,代表演讲,社会调查,个案采访等等;教学方法可以灵活设计:讨论法,朗读法,实验法,问答法等等;教学程序可以花样翻新:先讨论后实验,先实验后交流,先体会后观察,先观察后体验,先设想后实践,先实践后畅想等等。

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阶段要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哪些可以不需教就可以完成,做到以学定教,学生需要学什么,教师就需要教什么。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学习中有的问题需要教师引导,那么教师要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注重方法引导,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没有思想碰撞的课堂是没有生成性的课堂,教出的学生千人一面,没有创新思维。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堂练习,很多教师被冗杂的作业所累,学生要减负,学习成绩要提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呢?及时,精简,循环。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有效的教学依赖于及时的复习巩固。记忆与重复巩固的次数也有关联,研究表明新知识重复三次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的语言要丰富,或温文而谈,如沐春风;或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或言简意赅,富含哲理;或风趣诙谐,睿智聪慧;或抑扬顿挫,激情澎湃。风格迥异但丰富了课堂,蓬勃了学生的想象力,成为许多优秀教师不可替代的人格魅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精心设计的语言能将生疏的道理变得浅显,将陌生的现象再现脑海,将动人的情感流入心田。

三、以学生为支点,向学法要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一门课程,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能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教法与学法相互促进,但教不能代替学。学生的学重在参与和体验,往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教师要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学会学习是前提。首先明确学的目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意识也在增强,为什么学?成为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树立明确的高尚的学习目标,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其次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通过名人传记,优秀人物故事,励志小故事,教师给学生多点几盏精神明灯,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鼓励和同伴的认可也是学生前进的助推器。树立学习的信心,持之以恒,必能有所建树。最后,学习方法要多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朗读方法,应试方法,记忆方法,预习听课复习等。如记忆方法有列表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分段记忆法,联想记忆法,重复记忆法等等。教师总结学习方法技巧的同时,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学法的总结和交流。最后要锻炼意志。“行百步半九十”成功路上功亏一篑者屡见不鲜。学习也是如此,现在生活条件优越,如何锻炼意志?在运动中磨练,在竞争中坚持,在失败中总结。没有人天生是强者,只有在不断的跌倒后爬起来,才能走的更远。

要以课本课堂学生为支点,向教材教学学法要效率。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在教学中寻找支点,我们也能实现课堂高效的华丽转身,让课本变成学本,让师长变为学长,让教室变为学室。

[1]《孔子的智慧》林语堂著

[2]《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黄绍裘著

[3]《学孔子当老师的智慧》高敏著

[4]《好学生好学法》魏书生著

猜你喜欢
记忆法支点学法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24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5
咒语记忆法
给自己一个支点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5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超强记忆法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体育师友(2011年4期)2011-03-20 15: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