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三峡大学,湖北 宜昌 443002)
“产学研用”是一种合作系统工程,从学校方面讲,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专业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来看,在培养专业型人才上结合产学研用具有强大优势。重视基础且加强实践,结合音乐人才的培养,加强音乐的专业性人才输出,迎合市场规律,培养健全的教育体系。将过去的“做大”转变为现在的“做强”,其中加强音乐人才的实践能力最为关键。因此提高音乐学专业人才的输出与产学研用相结合是重要的培养方式,能够满足广大音乐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成为技能型人才。
“产学研用”中的“产”即生产。音乐的历史发展则追溯到远古时期。早在人类还没产生语言时,就已经出现了。它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普遍性以及赋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中西方先贤都曾描绘过音乐给人带来的无穷感染力。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食肉三月不觉滋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他说:没想到好的音乐如此迷人。柏拉图说:“节奏和和声可以洞入我们的灵魂深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的大多数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会为特别喜爱的音乐动心,我们会开启单曲循环模式,如上瘾了一般,一遍一遍的重复聆听,可见音乐对人类的影响。
“产学研用”的“学”即学习。如何全面学习音乐的专业知识,如何更好的教授音乐专业知识。
纵观西方音乐发展进程,主要经历了巴洛克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主义音乐等时期。各个时期的音乐家们创作了不同类型的作品,拥有大量的文献资料,直接影响了今日的记谱法和音律系统,很多作品经久不衰永流传。
在中国,音乐历史的学习则追溯到古曲。素有“高山流水遇知音”可想而知,在古代,音乐乃文人墨客所欣赏。反观近现代音乐特点,娱乐性极强,通俗贴切于老百姓。来源于生活,消费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由此可见音乐的学习无处不在。
产学研用的“研”即科学研究。如何更好的钻研音乐学科知识,研究音乐教学理论。在研究论文、发表学术期刊、争鸣、译文、书评、动态、短评、综述等中,高校的音乐教师始终致力于研究祖国传统的音乐艺术,关注国内外音乐学术最新发展,为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表演艺术理论及音乐科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供最新的资讯平台。
产学研用的“用”即“运用”,强调了产学研结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用”是技专业术实践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直接参与产学研合作,不仅能够减少专业技术创新的盲目性,缩短实践环节从学校到进入市场的周期,而且能够有效降低专业技术实践创新的风险和成本。
如何更好的将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相结合,以及对专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方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同音乐相关的企业合作,提高产学研合作一体化培养人才的效率。保证音乐专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是保证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用合作培养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优势。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看它的基本要求是重视基础、加强实践,但我们往往重视理论基础、忽略实践的重要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教育模式的不适应、不稳定即为其中的原因之一。产学研用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以岗位和研究项目为结合点,更好的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效的统一起来,其中最独特的优势就是利用了学校与产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有机结合起来。产学研用在一定基础上改善了教学模式的不稳定性。所以将产学研用与音乐型专用人才相结合,改善音乐教育专业理念,在各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积累沉淀知识文化能力。树立良好的艺术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及超常的音乐思维模式和音乐创新能力,使音乐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合作培养音乐型专用人才具有重要性。
产学研用合作培养音乐学专业型人才模式应摒弃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体系,将音乐专业的所有知识作为一个知识整体,融合科学教研实践生产一条龙的体系之中。就目前来看,在合作培养人才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确定清晰的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市场定位。(2)音乐教学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体系不完善。很多音乐教育机构及院校在专业课程中过于强调音乐学科本位,课程之间缺乏联系,使教学内容乏味单一,文字阐述较多理论知识过多繁复,使学生不能更好的吸收,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薄弱。课堂知识内容也显为陈旧,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更好的顺应时代的潮流。(3)缺乏专业过硬的教学师资队伍。首先是专业扩招后学生数量暴涨,但教学师资缺位,专业老师不够。其次是扩招后为弥补课堂学时的剧增而迅速补充师资,有很多属于刚毕业的研究生,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出现教学质量下滑趋势。
面对这样的问题,提出如下相应的对策则是如下:(1)转变教学理念以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以培养应用型音乐学专业人才为教育理念,一方面科学合理的开设专业课程,增强科学文化基础课程,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多彩性,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迎合音乐市场的变化,增加大量专业知识,如艺术管理、音乐制作等,注重实践的结合。(2)适当控制招生数量,提升生源质量,优化专业课程。课程改革使艺术类的生源不断扩招,从而导致师资团队的不足引来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为此,应在招生规模上作出调整,提升专业水平的门槛,在专业考试中选拔优秀人才。把考察重点放在考生专业水平及专业潜质和综合素质上。作为录取与否的关键因素。(3)建立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在培养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是保证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途径。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及文化艺术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出发,建立建立稳固的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人才培养的提升。将学校建立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训中心,让学生能够在校内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利用学校的人才与信息的交流,同企业进行良好的实践基础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教育基地,将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纳入到企业的工作之中,在基地里同学生进行培养专业技能的实训,广泛开展课题与音乐项目的研究,对学生进行音乐专业技能的专项训练,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定岗实训的重要场所。可以真正的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音乐型专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