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春
新课改提出,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在中小学教学中应改革语言点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态,转向以语篇为基础,能力为目标,思维与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新形态。在教学应尊重学情,善于捕捉契机,并利用学生的疑惑、见解等,适度拓展,努力生成更多的精彩。但在教师平时的教学中会出现一些现象,比如过于注重词汇及语言结构,主要重心放在分析新单词和新句型上,而忽略文本的文化内涵;教材资源挖掘不够,出现对教材内容删减的现象。这使课堂出现了碎片式的教学模式即:词汇及句型或者语法等语言知识教学提前,与课文学习脱离;过于重视词句教学,忽略篇章学习;活动只限于表面,深层次思维活动少;重单词句的听说,缺乏语境下的整体听说;读写活动安排较少;操练内容也缺乏整体性,缺少语境,只注重零散知识点的训练,没有从运用目的来思考活动设计。这样的教学,不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只具备听说单词、单个句型的能力,而且学生对较长的语篇学习感到困难,不仅仅是读懂困难,连听说都觉得困难。特别是进入高段学习后,尤为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有效利用文本(故事)的语境,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体验和生成,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有效利用文本(故事)的语境呢?我认为首先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如在图片中的情境我们要了解故事背景、背景声音、人物表情等;在文本中体会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带动语言的情节发展;更要了解故事隐含的寓意;同时要挖掘图中的包袱笑点(特别是最后一幅图),这可能为续写做好伏笔等。其次,在文本语境下,教师可以进行多种活动设计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学生在活动中愉悦、自然、顺畅地完成认知和内化,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设定的具体化,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有操作性,教师在操作的时候才能更具体,学生才能真正地学会在正确的情境下运用句型。。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合理,连贯,有逻辑性;新知识的教学要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兴趣入手;教学活动要体现学生主体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实践,体现语言的规律。例如通过看——说(猜)——问——听——答——再听 (检验)——读 (初读)——学 (精读)——练——仿——演——扩(写),这样递进式的设计使文本有了连续性,字不离句,句不离境,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产生合力,共同更好达成教学目标。以前的教学模式是把课文只是当作课文,学习当作课堂活动,很少把课文当作语言运用的形态,很少把课堂学习活动当作语言运用活动,而现在对文本的有效利用和真实的情境设计及对课文的完善和补充拓展,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语教学更应重视学生体验和生成。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表达简单的个人观点和感受,从而提升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在文本中得到体验和生成呢?其一,教学设计和执教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既关注到优生,更关注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为其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课堂活动中,树立学习的信心。对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即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然后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技术,教学过程。强调目标教学,关注学生,实现更有效教学活动和树立教学设计的质量。在执教过程中对各层次孩子有分层的要求,比如在老师第一次提问时,只有4位孩子举手答问,这时教师可以不用直接请孩子回答,而是请这几位同学告诉周围的孩子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再次提问时,这样做会有更多孩子举起了手。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因此教师应学会等待。教师也可在课堂最后,进行提问:Anyone who hasn’t answer the questions?把机会专门留给没有发过言的孩子。教师在授课中,要尽量做到尊重欣赏每位孩子,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做到对所有学生的“博爱”而非对少数学生的“偏爱”。教师在课堂中应真心与学生对话:用心倾听,用心应答。教学,是心与心的对话。
其二,课堂设计注重学生的体验。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体验,强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学生能够“think and use”。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服务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执教时,设计问题把孩子们带入文本当中,让孩子们想象自己课文中的人物,而且这样的体验是深入到学生思维层面的,把孩子带入情景让孩子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能够用英语思考、能够运用英语表达,能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孩子们的语言体验和情感体验达到了1+1>2的效果,在快乐的思考、扮演和表达中,达成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其三,充分运用学生的课堂生成。在本课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主体,更是老师的“活资源”。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提前对学生的答问做出了多种假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入耳入心,对来自学生的各种回答快速回馈真诚回应,或以学生的原始生成引入下一环节,或以学生回答的亮点激发学生的思维,遇到偏离预设的回答,教师切莫一带而过,而是以尊重和肯定的态度耐心讲解,点化学生的困惑。宽容:不是纵容,是教师对学生应有的理解与尊重。不仅能用教材当中的语言,更能生成符合课文语境的语言,所以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课标要求“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处理文本,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新知,在情境中运用和生成英语,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素养,是每位教师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