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反思为引擎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2018-04-08 06:19张小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谭嗣同新课改师生

◎张小峰

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力的工作,没有反思,就是没有飞跃。有人说:“一名教师教了30年书,他不一定能成为好老师,而如果一名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写3年教学反思,他一定会成为好老师。”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拥有鲜明个性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人”的他们总是不断地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学会反思,并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就听到同行这样的鼓励:“要学会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从成功中寻找经验”,为此本人坚持每天实践一点、反思一点,于是就在这不断地反思中逐渐成长起来。

反思一:让师生角色相得益彰

新课改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实现这种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做好“演员”,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单向性的“我主你客”、“我说你听”,而是平等的对话伙伴和合作者,只有这样,师生的角色才能相得益彰。记得在执教《难忘九一八》一课时,学生在观看完《西安事变》的影像资料后,我精心设计了一道思考题:你觉得应如何处置蒋介石?题目一出,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杀死蒋介石!我又追问学生:为什么要杀死他呢?同学们个个目瞪口呆,课堂陷入沉闷尴尬的局面,为了挽救这种局面,我只是很简单的向学生陈述了不能杀死蒋介石的原因。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既然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不能因势利导,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呢?新课程倡导的“探究”理念就这样被我抹杀了,我觉得这是一堂失败的历史课,是一个不称职的“导演”。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好“导演”角色,我经常学习有关新课程教育理念,并注重运用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

通过这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角色定位的尝试,可以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使枯燥的历史课脱去说教的外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反思二:让合作学习彰显实效

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人听过多次各级优质课、公开课,自己也上过观摩课,很多时候,我发现一节课下来,表面上看是热热闹闹,而热闹的背后或是学生做小动作,说笑打闹,或偏离主题,缺乏实效。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

针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教学中我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在学生课堂讨论前,我遵循问题设计要“立足教材,立足学生实际”的原则,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问题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体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培养学生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思考能力。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度,注重了学生讨论的实效性,学生看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合作交流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反思三:让教学遗憾孕育资源

对于充满活力、充满好奇、心理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他们每时每刻的表现都在变化,甚至让我们惊讶。正因为如此,课前我们虽然做了精心的设计,周密的考虑,而到了实际的教学中,往往还是会因为学生在认知、性格和个性上的差异,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

记得在执教《戊戌变法》一课时碰到这样一件事:戊戌政变时,谭嗣同原本有机会赴日本避难,但他不愿出逃,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以酬圣主”。就在讲述这段历史时,下面有一个学生竟脱口而出:谭嗣同傻瓜!一节精心准备好的课就这样被搅乱。这件事给我震动很大,它触动了我对思想教育这一环节的重视。历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遗憾的是这块宝藏我们不能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课后我进行了认真反思并写出了再教设计,弥补了教案中的“思想教育”环节。在下节授课前我用了详实的资料阐述了谭嗣同变法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受“谭嗣同”对变法的执着、感受为了变法献出宝贵生命的精神,最终扭转了那位同学认为谭嗣同是“傻瓜”的错误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真正落实了新课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不正视自我,就会永久遗憾,但如果抓住遗憾,并反思遗憾,一个新的教学资源便会孕育而生。

反思四:让瞬间灵感绽放光彩

课堂教学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虽然我们强调课前的准备,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机智灵活的反应还是经常会让我们“灵感”顿生,并创造出不少成功的精彩的案例。

例如在执教《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时,我按照交往与冲突两个问题来设计教学,在设计第二个问题“冲突”时。我设计了两个知识点的教学:一是设计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二是设计了葡萄牙对中国的侵略。这两个知识点之间原本没有设计过渡语。但在两个知识点过渡时我突发灵感地问了一句:日本从东而侵,那么从西入侵的国家是谁呢?这么突发灵感的设问很自然流畅的过渡到了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比直截了当的说我们来学习探讨第二个问题——葡萄牙对澳门的入侵的效果不知道要好多少!

在课后反思中,我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彼此交流促进的过程,意味着教师的主导角色更多表现为师生平等交往中的首席。反思教学中突发的灵感,实则就是检验教师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的过程。其实,“灵感”就是这样,常常在不经意间“突然而至”,又“悄然而去”,如果你及时抓住了它,就会绽放光彩。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7):14

[3]林崇德.教育与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谭嗣同新课改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狱中题璧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论谭嗣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麻辣师生
谭嗣同殉难百年祭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