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树芬
要实现课程目标和落实教学任务,就需要每位思想品德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导课的优劣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新课改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要在有限的课堂上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尽可能深入地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角,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此一来,教师如何在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其尽快引导到教学情境中都有赖于导课这一环节来实现。导课虽然只是一节课的开头部分,但是却需要教师倾其智慧,凝聚心血,是突破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成败的第一关。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由教学思想指导的,教学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教师是否从主观愿望上愿意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在初到教师岗位上时,每个年轻教师都怀揣自己的教育理想去从教。然而随着日积月累的重复,所教学生的层次不齐,愈加繁重的工作,教师们渐渐失去了当初工作的热情,上课更加随性,也不太重视导课的环节。
要提高导课环节的质量要求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就重视导课。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所准备的一切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服务的。导课作为课程中必不可少的起始环节,是一节课的“凤头”。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和准备,绝不能敷衍了事。教师不仅在课前要设计导课,在课后还应该反思实施过的导课,把导课看成是和所谓“正课”一样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并精益求精。
此外,教师在教学之余,还应当阅读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从浩瀚的书籍中汲取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深入领会新课改的思想,把前沿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导课的设计工作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前进。
同一课不同框题要使用不同的导课方式。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总共包括三框内容,分别是《1.1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1.2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1.3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三框都讲自尊,如果教师都用一种类型的导课方式,学生就会混淆三个框题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第一框讲的是自我尊重,第二框讲的是对他人的尊重,第三框讲的是双方之间的互相尊重。如果教师在导课的时候采用同样的形式和同样的思路,那么学生的感觉只会是导课很重要,而不能深刻体会自尊的珍贵要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如果一开始在导课的时候就能加以区分,学生在学习后面的内容时就容易鉴别并有效地掌握。
例如,在讲到有关自尊的三个框题:
第一框题: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教师播放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片段,让学生重温那个举国欢腾,世人振奋的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学生观看完视频,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以后,教师及时采访学生,让学生自己谈谈看到祖国向世界成功地展示奥运精神和华夏文明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纷纷回答:高兴、激动、自豪、光荣……其实这就是自尊的所带来的一种情绪。教师引导道:“同学们之所以会高兴、激动、自豪、光荣,都是因为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了,而这样一种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民族自尊心。一个民族有民族自尊心,而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自己的自尊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第二框题: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教师可以用了这样一个《论丈不论里(理)》的故事来导入:一个小青年到了乡下,因为不熟悉环境而迷路,刚好看见附近有个老人,就过去问路:“喂,到.,怎么走?”面对年轻人的不礼貌,老人也不正面回答,而是说:“还有三百丈。”年轻人不解:“别人指路都用里,到你这怎么论丈?”老人意味深长地说:“你既然无理,我当然也就无里(理)了。”学生意识到,这里的“无理”其实是说年轻人没有尊重老人,所以老人也没有坦诚相告。因为不重尊他人,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办成,这恰巧说明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即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第三框题: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教师提到了晏子使楚的故事,但是并没有自己讲,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回顾语文课上学过的内容来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教师分别叫三个学生完整而连贯地向大家讲述了这个故事。学生听完故事后,教师问道:晏子为什么要从大门进而不从狗洞进?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楚国不尊重使者在先,而晏子是齐国的使者,不仅代表着自己的尊严,也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不论从国家利益来说,还是从个人人格来说,都不能从狗洞进。”
教师总结:“晏子最后用机智的方法讽刺了楚国国王,也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我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也无法得到他人的尊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通过这三个不同的导课方式,可以明显感觉出,第一框题的导课重在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先去体验自尊,然后再导入到理性地认识自尊。第二框题的导课重在让学生认识感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所以选取的是不尊重他人而未能完成事情的例子。第三框题的导课从国与国交往的角度来切入,不尊重他人的外交往往也无法得到别国的礼遇。三个框题各有侧重点,使学生不容易混淆,而且还能从一开始就弄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
导课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影响到这堂课效果。当前,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教学对象在不断变化,教学实践在不断发展,更多的课堂导课艺术策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摸索、不断创新。
[1]朱永兵.《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技巧》[J].《文科风采》2015.07.
[2]魏凤平.《例谈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导入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