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元诗》未著录作者举隅

2018-04-08 06:45
殷都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县志方志

侯 倩

(山东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中华书局2013年6月出版的《全元诗》68册,由杨镰主编,是中国社科院《元诗文献集成研究》的结项成果。本书“收录元代近五千位诗人的约十三万两千首诗”,[1](1册,1)为世人呈现出了元诗的全貌,洵可谓是有元一代诗歌的渊海。本书编录元人诗歌,自别集总集而外,大量参考方志、金石、书画等文献,在辑佚、作者归属、重收考辨等方面多有创获。

如果从总集纂录的角度来看,本书的文献来源并未达到赅备的程度,且不论古籍原本,单就有印刷本行世的文献而言,本书也多有遗珠之憾。比如,《全元诗》对《道藏》利用不足,仅明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罗震霆《武当纪胜集》一卷,即可辑录罗震霆诗209首,而《全元诗》仅据清王概《太岳太和山纪略》卷八辑罗震霆《系马峰》一首,[1](67册,112)此诗是见载于《武当纪胜集》之中的。再如台湾出版的诸多大部丛书,其中可辑元人佚诗颇多,《全元诗》也未参稽。复次,方志文献因保存大量碑刻、手札等原初资料,其辑佚价值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全元诗》曾参考诸多方志文献,但仍有未尽之处,一则是已参考的方志有漏收的情况,比如清萧应植纂修《(乾隆)济源县志》为《全元诗》的参考书之一,编者曾据本书辑录王伯翼《游龙潭》一首,[1](68册,34)且据本书与《续河南通志》辨析“丙吉”与“吉丙”之讹。[1](66册,390)但在辑录宋德方佚诗时,编者仅据《(乾隆)续河南通志》辑录宋德方《题天坛》、《金莲泉》二首,[1](P66册,391)而忽略了《(乾隆)济源县志》除《题天坛》诗同收外,尚载《玉阳观》佚诗一首。二则是诸多不难获见的地方志中或多或少载有元人诗作,《全元诗》并未参考,致有失收。其中许多元代诗人,如果不以方志为线索,则很难知悉其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下就近来研究方志时所及,以诗体为次第,辑录《全元诗》未著录诗人20人,佚诗24首,并加考订如下:

1.叶贵韶

按:本诗辑自清皮树棠、皮锡瑞《宣平县志》卷十六《艺文志·歌》,诗题前注曰“元”。[2](P1114、1115)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八一加以收录,所标出处为“宣平县志”四字。[3](P468)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中多有径将典籍中标作元诗者收作宋诗,盖其认为元祚较短,许多人往往跨宋元两朝,故可扩大《宋诗纪事》的收诗范围。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为求全而不顾其实,故而钱锺书先生评此书“是部错误百出的书”。[4](P28)《全宋诗》在编录时曾据《宋诗纪事补遗》收诗甚多,然而剔此诗而未录,当是曾经复核《宣平县志》。

2.梁浡澜

按:本诗辑自清皮树棠、皮锡瑞《宣平县志》卷十六《艺文志·歌》,列叶贵韶《梁观可龟山云舍》诗后,诗题作“次答”,即是次叶贵韶之韵。[2](P1115)《宣平县志》卷十一《人物·隐逸·元》有作者小传曰:“梁浡澜,字观可,博学不求仕进。著有《周易附注》、《五行五事辨》、《象物》等篇,《沧江》、《渔唱》等集。”[2](P810)则梁浡澜为浙江宣平县邑人。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收此诗于卷八三,[3](P489)与叶贵韶诗远隔,颇为不审。

3.梁钺

按:本诗辑自清皮树棠、皮锡瑞《宣平县志》卷十六《艺文志·歌》,次于梁浡澜诗后。[2](P1117)《宣平县志》卷十一《人物·隐逸·元》有作者小传曰:“字安节,力学能诗。郡以明经荐赴浙藩,以老辞不应。名所居曰“白云堆”,有《龟山倡和诗》。”[2](P810)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收此诗于卷八三,所标出处亦为《宣平县志》。[3](P488)《宣平县志》人物传已经明确注明其为元人,陆心源当是仅参考《宣平县志》艺文部分而未检人物小传。

4.高本宗

《天柱峰歌》:祥风自天来,吹我游紫清。高高著天起,巍然一柱连。天撑岩有三十六,涧有二十四,隐映七十二朵芙蓉青。丹梯贯铁锁,十二楼五城。压穿金鳌背,幻出龙凤形。鸾鹤亦训扰,猿猱不能惊。

按:本诗辑自清马云龙《续辑均州志》卷十五《艺文》,作者名上注曰“元”。[5]高本宗生平无考。

5.胡则大

《寓练庠思归》:凉风动高树,游子归迟迟。踯躅意不乐,负兹故园期。故园岂绵邈,结轨临路歧。重云淡幽色,日落西山崖。欲攀黄鹄翅,寥廓将安之。导和抚余景,六极周敖嬉。俯观百年内,少壮宁复来。

按:本诗见于韩浚《(万历)嘉定县志》卷二一《诗编》,次于王子昭之前。[6](P1375)王子昭在《全元诗》中已著录。胡则大,新安人(袁桷《飞鸿轩》题下注“新安胡则大”),曾为学士、宣州学正(王珪《胡则大学士满秩趋京赋诗为赠》、贡奎《送胡则大赴宣州学正》),尝造轩名“飞鸿”,交游诸人多有题咏(杨载《赋飞鸿送胡则大》、龚璛《为胡则大赋飞鸿轩》)。

6.杨如山

《宿郭元德别业》:二十年来此约违,胜游今日坐忘归。两江流水平沙断,百里长堤万柳围。沃衍人方资地利,深情吾亦爱渔矶。沧浪滚滚东连海,为障狂澜是化机。

按:本诗见于明李蔚《(崇祯)开沙志》不分卷,作者名上注曰“元”。[7](P106)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十九载杨如山事迹颇详:“杨如山,字少游,蜀嘉定人。宋末游江南,四请漕举归附,后不仕。大德初起为淮海书院山长,因家京口,迁琼州路军民安抚司、儒学敎授,以老不赴,卒年七十八,自号古性。有诗集十卷,《读史说》三卷,《春秋》《书》指要十卷,藏于家。”[8](P2864)《开沙志》为镇江丹徒县地方志,与《(至顺)镇江志》地理相合,知《宿郭元德别业》即此杨如山所作。又元马臻有《寄澉川杨如山》诗,《霞外诗集》卷五、《元诗选》初集卷六五、沈季友《槜李诗系》卷三八皆见载,可证杨如山与马臻有交游。

7.陈思谦

《马迹坛》:昔日唐仙此地游,马迹踏处至今留。残花香逐风初度,苍藓痕多雨乍收。铁石遗踪还不泯,霓裳吹曲复何求。行人欲问神仙事,惟有山坑碧水流。

按:本诗辑自清皮树棠、皮锡瑞《宣平县志》卷十六,作者名上注曰“参议”。[2](P1164)陈思谦,字景让,事迹具《元史》一八四《陈思谦传》。《传》中谓陈“(至正)五年,参议中书省事。转刑部尚书,改湖南廉访使”,[9](P4239)与《宣平县志》所注“参议”正合。

8.李鉴

《登环翠堂基有感》:遗址荒凉紫翠间,读书人去四山环。尘埋破砚铭犹在,雨渍丰碑篆易斑。化恰花村前日盛,道留元气此时闲。晚生不识先生面,南望三山涕泗潸。

按:本诗辑自江乾达《(乾隆)新泰县志》卷十九《艺文·诗》,作者名上注曰“元”。[10](P477)李鉴生平无考。

9.陈正善

《尊贤堂》:闻道骑鲸碧眼仙,黄柑手植尚依然。人间俯仰更成古,天下声名不计年。茧纸谁能收妙墨,鸡林何用续遗编。使君为创新堂事,若解尊贤即是贤。

按:本诗辑自明唐冑《(正德)琼台志》卷二五“尊贤堂”条,注曰“苏东坡得曾氏地筑居,后郡守谭景先建堂于址,以祀东坡,因名。”[11]据此可知陈正善诗中所咏皆是东坡、谭景先之事。康熙《昌化县志》卷十《艺文志》亦载此诗。[12](P106)程巨夫有《满江红·送陈正善绣使将指江闽》词曰:“楚甸春浓,早重染,甘棠旧绿。天又念,海深江阔,达聪明目。汉使只今应遣十,周官自古须廉六。羡绣衣,遥映衮衣明,人如玉。 论别恨,犹未足;还怕见,征车速。待相随千里,试骑黄鹄。无奈江山分去住,漫教风雪欺松竹。问使君,如肯酌红泉,寻三谷?”[13](P460)可证陈正善与程巨夫有交游。

10.张思敬

《贾公祠》:谏垣仙去事微茫,政赖云礽为构堂。天地久更新日月,山川犹想旧风霜。诗书奕世余清白,骨鲠孤忠几激昂。一段英灵盖棺已,初心本不在文章。

按:“政”同“正”,古籍二字常通用,姑仍其旧。本诗辑自清顾浩修、吴元庆等纂《(嘉庆)无为州志》卷三〇《艺文志》,次于康里回回、张桢《贾公祠》诗后,诗后注曰“俱见墓碑”。[14](P368)当是据贾公祠堂所存原碑迻录。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二“郁林瑞泉”条:“郁林,城南,南流江之滨,有紫泉。宋嘉定中改名瑞泉,元至治初御史张思敬镌‘瑞泉’二字,勒碑于上,泉遂竭。居人去其碑,泉复如旧。”[15](P368)清成瓘《(道光)济南府志》卷二四:“张思敬,皇庆二年典史。”[16](P477)其任职迁转情况略可考知。又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三一收《重修卧龙祠记》一篇,落款作“延佑三年五月日蒙溪后人寓堂张思敬撰并书”,[17](P738)可知张号寓堂,乃儒学家张著之后。

11.王士弘

《登阆风台》:碧落箫音隔彩霞,阆风台见地仙家。手携青杖万年竹,髻插锦桃千岁花。月上高松留白鹤,云封古洞毓丹砂。中天绝顶无人到,流水华源莫放槎。

按:本诗辑自清嵇曾筠《(雍正)浙江通志》卷四六“阆风台”条。[18](P298)王士弘于元代为显官,其生平不烦赘考,尝任将作院使、湖光行中书省左丞、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事迹具《元史》、《(至大)金陵新志》、《金陵梵刹志》等典籍。

12.潘如珪

《朱良实东皋别业》:闻道诗人近卜居,风烟一壑草为庐。贤才未遇多亲耒,名利无求且读书。日报平安云护竹,天施润泽雨霑蔬。漫即笭箵曾无恙,载取江边学老渔。

13.曹诜

《水竹居》:溪头缚屋苦不多,奈此绕溪修竹何。天光云影忽颠倒,翡翠琉璃相错摩。方丈幽居元自好,寻常俗驾少经过。主人领客穿深窈,白日惟闻击节歌。

按:本诗辑自明莫旦《(弘治)吴江志》卷二一《集诗》元诗部分,[19](P866)曹诜生平无考。

14.李仲骧

《桐君山》:木尽露嵌嵚,红尘杂市音。西来天日远,东望白云深。塔影中流见,渔灯半夜沉。烟波竞名利,应负指桐心。

按:本诗辑自杨守仁《(万历)严州府志》卷二十,次于鲜于枢《过桐庐涌港滩》之前,作者名上注曰“元”。[22](P446上)《全宋诗》卷三七七八据清乾隆《桐庐县志》卷一三辑录此诗,将作者列入生平无考之列。[23](72册,45599)以文献的可靠程度而论,万历《严州府志》当在乾隆《桐庐县志》之上,仍从《严州府志》著录为元人。

15.夏锡尧

正因为金兰重地,一定也是日军拼死夺取的战略要地,所以,第三战区长官部的意图是,死守金兰,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有效滞敌,同时大量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大量消耗敌人的粮食弹药,为衢州保卫战赢得重要时间和空间……

《华藏院诗》:十里溪桥一径斜,川云深处有僧家。萧疏佛殿丹青古,寂静禅庵水竹遮。

按:本诗辑自元孛兰肸、岳铉《元大一统志》卷五八四“华藏院”条。[24](P2-9-309)夏锡尧生平无考。

16.陈伯恭

《赠吴江富子微》:

林屋东来小洞天,两间清气入诗编。雪滩昨夜西风急,未许幽人理钓船。

门前水绿映山青,生意融融草满庭。剩喜日长无俗客,炉薰坐看《太玄经》。

《挽吴江富子微》:

大罗天上有仙家,应去箫台路未赊。自信风霆随法剑,不归星斗近仙槎。玉桃已熟千年子,琪树还生二月花。安得雕胡同晚飰,请陪猿鹤听《南华》。

按:《赠吴江富子微》二诗见于明莫旦《(弘治)吴江志》卷一九《集诗》元诗部分。[19](P795)《挽吴江富子微》见于明莫旦《(弘治)吴江志》卷二一《集诗》元诗部分。[19](P867)陈伯恭生平不详,考富子微即富恕,明张昶《吴中人物志》卷十一《元·富恕传》:“富恕,字子微,宋丞相文忠公裔孙。少为进士,渡南而来,居于吴。值时兵乱,遂为吴江昭灵观道士,善歌诗,有名于搢绅间。尝别筑室雪滩之滨,扁曰‘挂蓑亭’。又绘《仙山访隐图》一卷,寄兴于云海之上,以研穷黄老之说。遂昌郑元佑为著记,而亟称其为人云。同时有膺择、中瑛、石室,皆吴江诗僧,恕与往还,为方外交。”[25](P319)陈伯恭三诗皆是写赠富恕之诗,与其同时,故可确定其为元人。

17.徐漠臣

《按部过栖霞》:天外青山山外天,涧边茅舍舍边田。农家自得耕锄乐,饱玩白云共紫烟。

按:本诗辑自郑占春《栖霞县志》卷八,作者名上注曰“元东西道”。[26](P827)徐漠臣于载籍无考,疑“漠”为“漢”之讹,刻本误植。元杨弘道有《读徐汉臣咏雪诗》二首,可证徐汉臣为元人。且杨弘道为淄川人,与栖霞地近,故此诗作者为徐汉臣的可能性较大,以别无文献佐证,姑志疑于此。

18.米邦彦

《翠屏山》:翠屏山色小蓬壶,烟里楼台半有无。若是当年摩诘见,定知不作《辋川图》。

按:本诗辑自孙芳馨等《(康熙)延长县志》卷十《艺文志》,诗题前标曰“元”,作者名下注曰“山西人,延长县尹”。[27](P682)是书卷七《官秩志》“县令”于元代列“米邦彦、尚广祖、僧奴”三人[27](P556),与《艺文志》名下注相合。

19.韩懿

《偕安定令王同游寺》:驰驲南来驻马蹄,寻幽共上白云梯。夕阳一望山无数,万佛岩前绿树低。

按:本诗辑自清人马懃、张在中纂《(雍正)安定县志》《艺文·诗》。[28](P629)本诗与魏初《偕安定令王同游寺》乃同题而作,则二诗当作于同时。魏初此诗《全元诗》已辑入,韩懿诗失收。

20.孔文贞

《题莱山二绝》:

延光庙古惜无碑,青史思来可定谁。惟有乡民酬重德,时招香火到灵祠。

流传祠后有孤坟,何代王侯是此君。社散荒坛人迹静,啼鸟声噪日将曛。

按:本诗辑自清李蕃《黄县志》卷八《艺文》,作者名下注曰“元黄县尹”。[29](P309)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卷二一“莱山月主祠孔文贞诗刻”条曰:“至元九年八月刻石。高二尺五分,广一尺八寸,在黄县莱山月主祠。右刻孔文贞诗七绝二首,七行,字径九分。后迟忠跋,八行,字径七分。诗载《县志》,兹不录。”[30](P93)所指即是此二诗,据《山左金石志》著录,此诗于至元九年八月(1272)刻石,当即作于此时或之前不久。明王鏊《(正德)姑苏志》卷四一有《孔文贞传》:“孔文贞,字从善,东平人,宣圣之裔。至元丁亥,尹常熟。……其政大归在安民,不邀浮誉。至或怵以权势,啖以货利,乃毅然弗顾,吏民望风畏爱之。博学工诗词,与邑士赓咏,文采可观。去任踰年,邑人追怀善政,立石刻铭。”[31](P574上)可以考见孔文贞的生平。

[参考文献]

[1]杨镰主编.全元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皮树棠、皮锡瑞.宣平县志[M].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182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3]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M].续修四库全书.第170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钱锺书.宋诗选注序[M].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5]马云龙.续辑均州志[M].清光绪十年均州志居刻本.

[6]韩浚.(万历)嘉定县志[M].中国史学丛书三编.台北:学生书局,1987.

[7]李蔚.(崇祯)开沙志[M].中国史学丛书三编.台北:学生书局,1987.

[8]俞希鲁.(至顺)镇江志[M].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

[9]脱脱.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0]江乾达.(乾隆)新泰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6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1]唐冑.(正德)琼台志[M].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2.

[12]方岱.昌化县志[M].冯俊华点校.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13]程巨夫.雪楼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0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14]顾浩修,吴元庆.(嘉庆)无为州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8.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5]彭大翼.山堂肆考[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7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16]成瓘.(道光)济南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凤凰出版社,2004.

[17]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M].续修四库全书.第908册.史部金石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8]嵇曾筠.(雍正)浙江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2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19]莫旦.(弘治)吴江志[M].中国史学丛书三编.台北:学生书局,1987.

[20]李铭皖、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M].影印光绪九年刊本.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5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21]潘柽章.松陵文献[M].//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019.史部·传记类.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22]杨守仁.(万历)严州府志[M].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23]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4]孛兰肸,岳铉.元大一统志[M].玄览堂丛书续集.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85.

[25]张昶.吴中人物志[M].续修四库全书.第541册.史部传记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6]郑占春.栖霞县志[M].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一辑.第4册.北京:线装书局,2001年.

[27]孙芳馨.(康熙)延长县志[M].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11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28]马懃、张在中.(雍正)安定县志[M].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10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29]李蕃.黄县志[M].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二辑.第4册.北京:线装书局,2001.

[30]毕沅.山左金石志[M].续修四库全书.第910册.史部金石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1]王鏊.(正德)姑苏志[M].中国史学丛书初编.台北:学生书局,1986.

猜你喜欢
县志方志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Development of a battery-operated floatingelectrod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devic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investigation of OH radicals produced in a DC glow discharge by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县志里的乡贤
Activated persulfate by DBD plasma and activated carbon for the degradation of acid orange II
浅谈地方县志精品诗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县级志书总纂琐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