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侦探小说中的套盒式迷宫
——以《玻璃之城》为例

2018-04-08 00:32红,周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奥斯特彼特玄学

张 红,周 迪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一、引言

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后现代著名小说家,曾经获得法国美第奇文学奖、美国约翰·克林顿文学贡献奖等,其写作特点颠覆了传统小说的特点,代表作有《幻影书》、《海怪》、《纽约三部曲》等。其中,《纽约三部曲》作为后现代侦探小说的代表作,在1986年获得了爱伦坡奖的提名,《玻璃之城》是其中的一部。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认为,《玻璃之城》有着写实电影般的文字,存在着希区柯克式的悬疑和卡夫卡般的存在思考,是一本混合着不同元素的小说。同时,肯尼斯·米拉德将《玻璃之城》录入《当代美国小说》。

保罗·奥斯特的《玻璃之城》是典型的玄学侦探小说,小说中充斥着各种偶然性和不可靠性,故事在虚与实之间建筑了一座座迷宫。同时,他通过开放式的写作结构、荒谬式的情节等迷宫式叙事反映出对人类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思考。

二、理论背景

玄学侦探小说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它继承并颠覆了传统侦探小说。美国教授霍华德·海克拉夫在1941年第一次提出“玄学侦探小说”,此后,它呈现出了多种创作手法。保罗·奥斯特的《玻璃之城》是典型的玄学侦探小说,它披着传统侦探小说的外衣并对其进行颠覆,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称其在充满艺术的魅力的同时读者。

“迷宫”是后现代小说的突出特点,主要运用叙事搭建迷宫式框架。作者通过多种叙事方法扩展故事的情节,构建出错综复杂的结构,以此使读者有种进入迷宫的错乱感。如果人们通过现代主义建筑物可以解读出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那么,后现代主义小说便是人类无法走出的迷宫。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指出,迷宫是可以用事实解释,但是,人们始终深陷在对周围事物的困惑中。迷宫是后现代文学作品普遍存在的文学原型,读者将会面对一座座存在的文学迷宫,没有目标,没有出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迷宫模式反映出作者认识世界的方式。通常,侦探小说通过复杂的地理环境背景、人物存在的多重身份、多层叙事框架等技巧构建出一个迷宫式小说。

保罗·奥斯特熟知西方经典小说,推崇《堂吉诃德》小说,不仅在小说《玻璃之城》中多次提及,而且运用了其经典的写作技巧,据此,保罗·奥斯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小说的迷宫式叙事。因此,文章将从环境迷宫、人物迷宫、情节迷宫、互文迷宫以及叙事框架迷宫五个方面对《玻璃之城》中的迷宫式叙事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此可以探究出保罗·奥斯特是如何在玄学侦探小说中进行迷宫叙事及其创作意图。

三、迷宫式叙事的构建过程

戴维·雷曼指出,玄学侦探小说最具颠覆效果的地方是承认混乱的普遍存在性,人类不可能对其进行理性的认知。因此,侦探的结局如果不是失败,便是死亡,而戴维·雷曼提及的混乱状态便是小说中搭建一座座的迷宫。

《玻璃之城》叙述的是:主人公丹尼尔·奎恩接到深夜陌生的电话后,决定冒充保罗·奥斯特帮助求助者——小彼特,跟踪老彼特。在跟踪过程中,奎恩进入了探查的死胡同,找到了唯一能帮他的真实保罗·奥斯特,结果发现保罗·奥斯特也是个作家,随后老彼特死了,小彼特全家消失了,最终,奎恩也消失了。在这一系列的故事进展中,疑问一步步涌上脑海,而疑问的接续发生正是这部小说的高超之处。因此,文章主要从人物迷宫、情节迷宫、互文迷宫以及叙事框架迷宫四个方面具体剖析这部小说的叙事迷宫,为读者一步步揭迷。

(一)环境迷宫——景中有景

环境迷宫指作者通过故事发生的地理环境塑造出的迷宫,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了铺垫作用。后现代文学的研究聚焦于都市生活。纽约是美国的大都市,是世界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一。但在上世纪末,纽约在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的同时又是犯罪、人情冷漠的水泥森林。《玻璃之城》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美国纽约,而纽约这座城市在小说中以“迷宫”的形象出现。

小说的开头描述纽约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没有尽头、走不出的迷宫。奎恩也意识到他只是自己的躯体在纽约城里漫无目的地走动,认为纽约是一个自己垒起来的乌有之乡。无论他走多远,无论走入了哪条街区,都会有迷失的感觉。他不仅迷失在纽约这座城市的迷宫之中,甚至迷失了自己。由此可见,故事发生的地点——纽约,是一个迷宫。同时,奎恩在跟踪老彼特时,红色笔记本上画下了老彼特每天的路线图,发现他天天只是在街区走来走去,捡些垃圾,并没有伤害小彼特的意图。而且,老彼特所走的路径好像精心设计过似的,总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打转,不管他每天怎么走,路径都是相似的,但他从未越界。如图:

于是,奎恩尝试从老彼特的路线中找到意义。结果,另奎恩惊讶的是,每天的路线图组合起来和英文短语——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形似,而巴别塔是对新大陆的幻想,即在美国建立起天堂的构思。因此,小说通过纽约这座迷城引出了新的地点——新大陆。但是,老彼特什么也没做,这个路线图的组合只是奎恩虚构的,他通过环境的切换构建自己的故事。总之,在纽约这个大环境中,小到一个街区都是交错纵横的布局,行人行走在迷宫般的纽约街区,就会像奎恩一样,无论身处何地,都会有迷失的感觉。因此,奥斯特通过构建的环境迷宫反映了现代都市生活的迷失状态。

(二)人物迷宫——人中有人

人物迷宫指小说通过塑造变化多端的人物形象搭建出迷宫。后现代主义小说可以通过构建“人影”形象即一个人物拥有多重角色、两三个人物共用一个名字或者出现多位长相酷似的人物。因此,文章将人物迷宫对《玻璃之城》构建的迷宫进行解读,以此探究出奥斯特如此创作的意图。

每个人都有专属名字,作为区分自我和他者的标志。但《玻璃之城》中人物的名字却成为“乌有”事物。小说中的主人公奎恩拥有五个名字,而他每一个名字的存在都有特定的背景。丹尼尔·奎恩是他的真实名字;威廉姆·威尔逊是他用于出版书籍的笔名;马克思·沃克是他小说中的人物;保罗·奥斯特是他进行侦探时的名字;彼得·斯蒂尔曼是他与老彼特交谈时使用的名字。奎恩的不同名字代表了他存在不同的身份,多重身份的出现不仅使他迷失在自己的身份之中,而且使得读者迷失在他的多种身份中。

在奎恩的多重身份迷失中,又出现了“人中有人”的怪象。他的每一个行为都需要面对多项选择题。奎恩笔名威廉姆,而威廉姆又和爱伦·坡的《威廉姆·威尔逊》中塑造的两个长相相同的人物相契合。奎恩在中央车站寻找老彼特时,发现了和老彼特长相酷似的人。随后,在跟踪老彼特案件没法进行时,他寻求了真正的奥斯特,结果发现真正的奥斯特和自己一样也是个作家,并非侦探家。

奎恩所遭遇的离奇事件注定了他的侦探生活会遭遇失败。他一系列的不正常做法,看似是个神经质,实则是拥有哈姆雷特式的智慧。从本质上讲,人什么都不是,他向读者传递出社会中的人类不存在独特性。海德格尔指出,人类长时间生活在人群之中,久而久之,人与人便走向了相似,因此,“我们是谁”的界限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这种叙事不仅向读者展示出小说中人物的身份迷失,更象征着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群迷惘的生活状态。

(三)互文迷宫——书中有书

茱莉亚教授在1969年对“互文性”进行了定义。它指作者通过对其他作品的精华进行模仿和复述,写入自己作品中,形成新的作品。法国教授罗兰·巴特指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由其他作品编织的无线网。

奥斯特的《玻璃之城》运用纵向互文将西方多部经典,如《失乐园》、《堂吉诃德》、《白鲸》等融入小说中,使之内涵丰富。奥斯特在小说中并非直接对古典主义弥尔顿的《失乐园》进行引用,而是通过奎恩在阅读老彼特的作品《花园与塔楼:新大陆的早期图景》时,将弥尔顿与亨利·达克联系起来,以此引出对语言本源的思考。老彼特受到弥尔顿作品的启发,发现了语言的特点:人类在未堕落之前,事物及其名字可以相互交换;但在其堕落之后,名字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被割断,语言再也不是上帝旨意的中介。老彼特又在作品中谈到达克的《新巴别塔》,认为如果人类讲同一种语言,那么语言就可以固定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新的巴别塔就会复苏人类的精神。同时,老彼特还在书中利用《圣经》对语言故事进行阐释,以此突出人类语言的堕落。奥斯特通过使用 “书中书”的方式构建了互文迷宫,表达了他对于人类语言堕落的担忧,渴望找到人类共同的语言,使之能够自如地表达思想。

(四)情节迷宫——戏中有戏

传统侦探小说是围绕案件的疑问与解疑展开的,即厘清案件的发生、过程和结局。侦探用精湛绝伦的推理解开案件的一个个谜团,结局是非理性战胜理性。而在颠覆传统侦探小说的《玻璃之城》中,既不存在血腥的谋杀现场,又不存在真正的侦探,更不存在犯罪事件。它除了具有传统小说案件的谜团外,故事情节复杂多变,难以厘清,结局也在柳暗花明、水落石出的那一刻被永久的悬置,读者无法知道。

《玻璃之城》借用传统侦探小说的外衣,使用其基本元素。如:跟踪调查、寻找线索、查找证据等这些元素在《玻璃之城》中都有体现。主人公奎恩深夜接到陌生的求救电话,他决定要冒充私家侦探奥斯特帮助小彼特,他天天监视和跟踪刚出狱的老彼特。这看似是传统侦探小说常用的技巧,实际上,奎恩调查的并非是像传统小说中的一桩罪案,而是发现:老彼特每天只是在纽约的街头走来走去,捡些垃圾,既没有伤害小彼特的意图,又没有其他可疑的行踪。随着故事的进展,小说的重心也并非是案情的发展,而是侦探家奎恩自身的境遇。奎恩在追踪老彼特的时候,迷失了自我,甚至与本来的身份渐行渐远。

传统侦探小说关注的并非是案件的客观存在,而是在理清头绪,获取真相付出的努力。因为《玻璃之城》中塑造的人物都在混沌不堪中生活,小说中的故事不会再继续发展,理性认识早灰飞烟灭,人们无所适从。因此,当传统侦探家推理出事件的真相时,《玻璃之城》否定了传统探案的有效性,无法进行逻辑推理,用一个没有结局却又终结不了的故事结束小说,消除了读者在传统小说破案之后真相大白获得的快感,给读者设置了悬念。

这部玄学侦探小说通过使用传统侦探小说的基本元素吸引读者的兴趣,随后,慢慢挫败读者的心理期待,使之发现侦探小说中的情节叙述在《玻璃之城》这部小说中完全失灵。当读者渐渐拨开传统侦探小说的云雾,《玻璃之城》裸露的不是犯罪,而是赤裸的灵魂。奥斯特这种“戏中有戏”的叙事技巧打破了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不仅显示出他制造悬念的精湛艺术手法,而且更加体现出他对人性以及人类生命的意义的思考。

(五)多层叙事框架迷宫——事中有事

传统侦探小说往往通过时间倒回和线形的叙述手法作为叙事框架,随之层层揭开故事的谜团。而在玄学侦探小说中,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谜团不仅是原来的谜团,甚至衍生出新的谜团,从而使读者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热奈特认为,叙事故事中的任何事件是一个故事层,其下会出现此叙事行为所对应的故事层。据此,叙事层的起始层为故事的第一叙事,即外层;第二层叙事属于第二叙事,即故事的元故事。多层叙事框架是搭建迷宫的一个重要叙事方法。多层叙事框架指由多个叙事层次组成,即在故事里套故事的方法。略萨称此为“俄罗斯套娃”,即故事通过主要层派生出多个故事层的艺术手法。

保罗·奥斯特的《玻璃之城》有多个叙事层,第一叙事层是“我”、保罗·奥斯特以及奎恩三者之间的故事:“我”按照奎恩在红色笔记本中记录的内容,尽可能地叙述他的故事;第二叙事层是奎恩半夜接到陌生电话,随后受雇于小彼特监视老彼得。在监视过程中,老彼得死亡,奎恩消失,只剩下红色笔记本;第三叙事层是小彼特老婆,弗吉妮亚讲述监视的缘由:老彼得为了进行语言实验,囚禁小彼得长达九年;第四叙事层是奎恩在监视老彼得过程中产生的对自身以及命运的思考。保罗·奥斯特将叙事层延伸到第四叙事层甚至更多的叙事层是他小说《玻璃之城》的高明之处。他将各个故事层融为一体,相互照应,形成重叠。后现代小说家通过多层叙事方式展示了俄罗斯套娃的结构,随着故事的展开,各个故事层层打开,将过去、现在和将来多种空间并置,使读者犹如深入迷宫。

四、结论

奥斯特指出,传统侦探小说提供问题的答案,而他的小说仅仅用于提问问题。他的代表作《玻璃之城》就是用一个问题回答下一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开放式的,没有结局,可以再重新开始。文章通过对玄学侦探小说《玻璃之城》的环境迷宫、人物迷宫、互文迷宫、情节迷宫以及叙事框架迷宫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作者保罗·奥斯特借助俄罗斯套娃的叙事方式,不仅向读者叙述人们身份迷失的故事,而且展现给读者当代人迷失的生活状态的精神世界。

[1]袁洪庚.现代英美侦探小说起源及演变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 2005(4):60-69.

[2]刘启君.颠覆侦探小说[J]. 天津外国语学报,2010(6):56-61.

[3]李琼.略论玄学侦探小说的基本特征[J].当代外国文学,2008(1):66-71.

[4]Mohale, B. Postmodemist Fiction[M]. London: Methuen, 1987.

[5]杨仁敬.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 山东:青岛出版社,2003.

[6]张虎.“我不在那儿”[J]. 当代外语研究,2012(5):57-78.

[7]林玉珍,胡全生.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通俗性[J].当代外语文学,2006(3):51-58.

[8]保罗·奥斯特. 文敏,译.玻璃之城[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

[9]格非.小说叙事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Auster, Paul. The New York Trilogy [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0.

[11]黄念然.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9(1):56-69.

[12]David Lehman. The Perfect Murder: A Study in Detection [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9.

[13]李伟.《纽约三部曲》的后现代性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14]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奥斯特彼特玄学
当代玄学报告之“解压”——YY嘛,谁不会啊
平衡
不要打扰贫穷
快乐动物城
被害者的留言
魏晋玄学对正统法制思想的影响
被害者的留言
论保罗奥斯特《玻璃城》中的纽约人与纽约意象
Parodies in Death and the Compass
夺命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