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环境 大调配
——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开设园本自然活动

2018-04-08 05:44郑银花
好家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我园建构创设

文  郑银花

落实《指南》,践行课程游戏化,对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园舍面积不足对各项活动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园在摸索中,对目前的“小环境”进行了“大调配”,在开设宜人宜居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助推课程游戏化建设。

一、提升理念,注重课程游戏化建设内涵的发展

内涵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所以,我们必须强化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坚持“教师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理念。我园在践行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购置了一大批关于幼儿园课程和游戏开展的理论书籍。教师们通过借阅书籍,写出有质量的读后感,理解了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了解了课程建设是幼儿园发展的必备条件,并切实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我园把《纲要》《指南》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感悟其中的精神,从学习到理解,从理解到内化,从内化到转化,由内而外地指导我们的教育行为。

二、因地制宜,创设《指南》背景下的课程游戏化环境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我园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又进行了规划和改造,从而最大化地利用空间,幼创设了宜人的活动环境。

(一)创设充满农趣的户外环境

我园户外场地较小,这就需要我们有效运用每一个角落,合理布局,增设攀爬区、休息区以及存储区域,增加人性化的设计,创设丰富且有挑战性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户外环境中的已有资源,如小山坡、长廊、墙角边等,不仅使环境美观,而且能让这里成为幼儿喜欢的“游戏场”,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打造高效环境。如在骑行区,我们定制了专门放置车子的“停车场”,并在每辆车上标注车牌号,如苏L01、苏L02……同时,在相应的停车位也标注上车牌号,活动区中我们画上箭头,为幼儿设置了环形车道,幼儿能够自觉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在涂鸦区,将闲置多年的砌砖墙进行利用,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砖、瓦、缸、颜料等,幼儿可以在这里自由挥洒、自主创作;在大型建构区,将运动场西北角设置为户外建构区,建构材料、设计部门一应俱全,给予幼儿充分建构的空间和时间。

(二)创设富含游戏性因素的室内环境

为了有效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就必须创设富含游戏性因素的幼儿园环境,为幼儿各方面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一种“游戏化课程”的良好环境。

1.班级区域调整

在认真学习《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的基础上,我们对每个班的区域环境进行了重新审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整。例如,在美工区提供了更多可供幼儿展示作品的空间;图书区除了让幼儿阅读之外,还增添了供幼儿书写、创作的桌椅,并有计划地进行书目推荐,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操作区增加了更多过程性的展示,留下了幼儿活动的痕迹;门厅处原来空无一物,只是作为进入会议室的通道,为了让小班幼儿有充分的建构空间,我们将门厅处设置成他们的建构天地,他们可以在这里自由搭建。

2.建立“材料超市”

农村自然景色优美,四季特征鲜明,花草、树木、动物等资源丰富。本土化材料都可以成为幼儿活动的素材。丰富而适宜的材料,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了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为避免材料的隐性浪费,我们在各班建立了班级“材料超市”。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收集低结构材料、本土化材料,幼儿在自主收集、整理、选择、表达、创新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满足自己的需要,通过与材料互动来提升创造力,获得经验的增长。

3.改变固定墙饰

陈鹤琴说:“用儿童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我们将原先的固定墙面进行了改造,设置了供幼儿探索的墙面玩具,让幼儿在走来走去的时候都可以动一动、玩一玩,充分发挥了这面墙的作用。

三、助推实践,深化课程游戏化活动

(一)合理设置户外活动环节

我园户外活动场地小,大、中、小班的户外锻炼不能同时进行。经过实践、讨论、再实践,我们将小、中、大班的户外锻炼时间划分为两个时段进行错时活动。早上入园后,中、大班幼儿进行小型多样的户外自选活动,小班幼儿在室内由教师组织开展自主游戏,一节教学活动结束后再进行户外运动。这样的错时活动使户外场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幼儿们的户外活动时间也得到了保证。同时,教师采取定人定区域,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全面关注、按需指导、有效观察。

(二)开拓富有地方特色活动的课程资源

以市级课题《搭建基于荣炳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与园本课程建设》为依托,优化幼儿园一日保教活动,全面梳理荣炳的地方资源,完善课程建设。例如,荣炳地方支柱产业有水产品、优质大米、茶叶等,同时,欧泊服饰、荣炳米醋、无污染的原野等均成为我们课程资源的来源。这些地方特色资源在活动中的渗透和融合,使幼儿在课程开展中感受到作为荣炳人的骄傲和自豪。

(三)结合本地资源,开展“微课程”实践

幼儿园关于地方资源课程方面的市级课题已经备案,在课题研究的前期,我园从“微课程”入手,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如:小班的“白天与黑夜”、中班的“豆豆大变身”、大班的“欧泊服饰”等等。在课程不断生成的基础上,我们紧随幼儿的话题开展各项活动,收集整理,形成了有效的课程资源体系,从而开拓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四、助推课程游戏化常态活动的深入开展

结合省课程游戏化中“六大支架”的要求,幼儿园进一步优化教师常态下的工作,加大对一日保教常规的管理力度,将游戏精神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虞永平教授说过,课程游戏化建设应当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实践获取经验的需要。所以,践行课程游戏化,我们和大家一样,成长在路上。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三山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我园建构创设
户外厨房诞生记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建构游戏玩不够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