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芳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强调了发挥地方乡土优势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层次,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我校积极实践探索,分析本地课程资源条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文化资源、学校资源、社区资源等教育内容,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资源,以此来丰富校本课程,形成“乐活”系列校本课程,从而实现师生与课程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生态文明的总和。充分运用好乡土文化内容,能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提升学生的人文主义修养和人文精神。我校地处江南古镇震泽,震泽—古有“吴头越尾”的称呼,是一个拥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震泽也是中国著名的蚕丝之乡,有师俭堂、慈云寺塔、王锡阐墓等景点,以上这些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取之不尽的素材。为此,我们认真分析,精心选取,通过学校申报苏州市课程基地《初中蚕丝文化》,积极对蚕丝文化收集、挖掘、开发、让学生了解蚕丝文化,从而产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例如,2017年3月10日下午,我校苏州市级蚕丝文化课程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苏州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举行。慈云蚕丝徐健康副总经理、杨永松书记、副校长共同为实践基地挂牌。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在该厂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生产车间,参观了从选茧、煮茧、剥茧、晒棉、拉伸再到翻被的整个蚕丝被制作流程,并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尝试手工剥绵兜、学拉蚕丝被的实践活动。随后,同学们又来到慈云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工作人员的仔细讲解下,通过图片资料近距离地了解了太湖流域养蚕历史,桑葚采摘、绕柴龙、剥丝绵兜、拉丝绵被等蚕桑习俗及蚕丝被制作技艺,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富饶,蚕丝文化的源远流长。活动中,学校晨光文学社的“记者”们还与该厂办公室主任周永珠女士坐在一起,交流互动,过了把记者的瘾,周女士详细地回答了小记者们感兴趣的问题。
走进蚕丝企业活动,解读蚕丝的情感密码,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蚕丝被制作技艺的魅力,不仅有利于“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蚕丝被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而且也为我校学生开辟了全面的蚕丝学习空间。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与实践活动,2017年底师生共同编写了《震泽蚕丝习俗》、《养蚕那点事》二本蚕丝文化校本课程。
学校历史文化是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学校本身的发展史和历史建筑,能使学生能从所处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通过“校史”和“校遗”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校情,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校的思想感情。
例,我校毗邻清代著名天文学家王锡阐(字晓庵)祠堂之侧,植根于“学究天人”王晓庵究学不辍的精神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乡贤名士资源。为此,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去参观王锡阐纪念馆,让学生了解晓庵生平事迹,了解他在天文学上的贡献,感怀晓庵“学究天人”精神。学生们来到纪念馆的大厅进行参观,了解了王锡阐的生平事迹:博览群书,精心研究历象之学;夜色晴朗,他躺卧屋顶上整夜观察天象;平时观察所见的星座绘画在帐顶,睡觉时细心揣摩,坚持不辍数十年;著《晓庵新法》,提出精确计算日食、月食的时间,首创金星凌日、水星凌日的方法等。通过经常性的参观学习探访活动,同学们对王锡阐的生平事迹有了更深的了解,纷纷表态要学习他高尚的情操和追求科学的毅力,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奋努力、刻苦钻研、锐意进取。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便生成了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晓庵天文》。
可见,学校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景点、精神核心、历史发展等都是校本课程可开发的一笔重要资源,也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与实践的内在基石。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震泽初中学生各社团百花齐放,纷纷开展活动,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晨光文学”、“烘焙课堂”、“变废为宝”、“頔塘摄影”、“植物栽培”、“巧手妙绣”、“晓庵天文”“电子百拼”、“蚕丝习俗”、“笔尖下的震泽”、“舞蹈社”、“木工坊”、“姑苏邮”、“乒乓球俱乐部”……众多的社团纷纷闪亮校园。一个个跳跃舞动的身影、一件件制作精美的作品、一片片欢腾的景象,让学生“迷”上了社团活动。
在开展好社团活动的前提下,学校以社团活动为载体,2016年成立了育英楼学生课程与社团活动中心,在保证高质量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意向调查,教师自愿申报等方式,引导教师将活动内容逐渐编写成教材,形成六个系列校本课程。其中包括:《生活中物理常识》、《阅读与鉴赏》、《舌尖上的震泽》、《篮球》、《素描静物》、《法律伴我成长》、《摄影技术与摄影赏析》、《初中快乐英语拓展》、《震泽蚕丝习俗》、《晓庵天文》等,并在周五下午最后二节课开始了全校范围内校本课程选修课的开发和实践。
通过老师们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社团活动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起来,这样既开展好我们的社团活动,还能将我们的多样校本课程开展完善起来。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学校应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的大课堂,把课内与社会的结合起来,以增强教育活动的实效。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可以挖掘成为学生学习的教育资源,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和环境的能力。
例如,为了让学生对社区生活感知与了解,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利用震泽砥定社区资源,与震泽镇综治办、司法所、教育办、震泽法庭先后开展了“学生模拟法庭辩论赛”、“护航小雏鹰禁毒校园行”宣传等活动,与区综治办共建区青少年禁毒宣传基地,共建法治教育长廊。
以上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法律知识宣传,进一步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同时也引发了学校政治老师的思考,启发了他们如何从校本化的角度去考虑和设计课程教案,开发法制类校本课程,并进一步拓展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资源,完善学校已有的《法律知识知多少》校本课程。
总之,不断丰富校本课程是一种创造性、探索性的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大胆尝试,不断反思、不断修改,不断总结,构建具有本校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传承乡土文化,走内涵发展之路,将学校办出特色,办出个性,使学生的发展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振华.校本课程发展:由“回应”走向“自觉”[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01)
[2]徐涌.关于校本教材编写和使用的若干思考[J].新课程(教师版).2006(10)
[3]周志良.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建设校本课程[J].上海教育科研.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