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若干问题的分析

2018-04-07 16:43:24邱定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知识点

◎邱定彬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 我国目前的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且很多是由普高改制而成,虽然经历了很多变革,但在教学目标上仍然摆脱不了普通教育的模式。表现在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理论性,忽视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专业大部分是中职学校的骨干专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培养目标从总体而言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导致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理论教得多,实验、实习抓得不够,学生样样都有接触,没一样精通,技能水平低,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严重脱节。主要是由于中职计算机专业定位不准,开设语言类课程多,忽视了操作技能的培养,似乎要把中职毕业生培养成为计算机科研开发人员,很不符合社会现实。这种现象导致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很多,好像计算机知识什么都学过了,但什么也不会。机关、企事业单位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和公文处理、广告影像行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设计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还是照样缺少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计算机人才。

2.教学内容缺乏专业特色,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教学实践证明:有些教材理论偏深,内容偏多且落后,实用性不强;再加上中职生自身知识储备、素质水平、领悟能力有限,使用本专科教材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很多内容己经陈旧过时。如,《计算机使用与维护》这门课程,教材内容还涉及软盘及软盘驱动器以及针式打印机等目前已淘汰的知识点,但教师还要讲授,对于如何对硬盘进行分驱,格式化,如何做系统盘等知识点却没有太多的介绍。近年来,计算机不论硬件或是软件,技术更新换代均很快,而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明显不如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快,学生学过的知识等毕业之后早已成为历史,使毕业生无法适应现行的专业工作岗位。

3.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专业强调的是动手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过程通常是在机房环境下开展,但目前教师教学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被动形式,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学生进行模仿学习。这样的形式在课堂上很难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有些学校为了改善这样的学习方式,尝试做出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如项目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但由于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最终结果也不尽人意。例如,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需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需要分层次教学,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方式优点在于每个学生都可以相应地提高自己的原有水平,可以通过分组教学、课前考核、因材施教的方式完成教学。但在环节上的课程建设会导致问题的连续性,一旦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连累到下一环节,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不良影响,尤其在分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管理问题,是目前中职教育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策略

1.结合社会所需原则,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中职计算机教育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准绳,根据市场所需设定相应的专业课程。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人才提出了一些新的规定与要求,专业素质和适应能力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计算机教学应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逐渐地向应用型、职业型方向转变,适当减少课堂中粗糙无味知识的灌输,增加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以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更好的掌握并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2.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是反映企业需求的教育,其课程体系更应该是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的,体现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素质,课程内容更应结合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必须体现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内容是从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需求分析结果的反映。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中小型IT企业从事的工作一般为计算机的销售、组装与维护,汉字录入等。因此在相关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以便日后学生就业,无论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都能够足以应对,获得更大的发展。

3.教学方法以行动为导向,坚持教、学、做合一 教学方法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看,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创造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坚持做到教、学、做的有效合一,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4.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注入任务驱动方法 针对学生们学习能力的不同,加之一个班的学生人数较多,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导致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则教师应该在设计任务时尽可能的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设计对层次、多类型任务,同时要设计的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的任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总结,使得接受能力差,操作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完全掌握知识要点和操作技能。

结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中、初级技能的技术工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课程最大特点在于其实践性很强。在我国经济技术不断进步发展,教育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计算机教学方法非常必要。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40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