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明宇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减轻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把金钥匙。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古今中外无论成就什么样的事业,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指引才会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去努力奋斗,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累了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需要培养的,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施展教育的魔法了,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可应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借助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开展课堂教学提问时,教师应重视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体现出启发性、拓展性的课堂提问,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多样化的提问,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
二是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应重视提问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对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来创设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是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设“激疑”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好动、好胜、好问的心理特点,围绕知识的关键点,巧妙地创设情境,设置疑问,让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愉快,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兴趣在探索中不断被激发。
小学生的求职欲望很强,天性好动,在语文教学教学活动中巧妙的融入游戏活动,会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形象直观、生动而有趣,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
比如可以通过找朋友的小游戏来复习巩固复韵母的学习内容,几个学生在胸前佩戴写有字母“a、e、i、u”的字母卡,使字母加合在一起,来共同构成相关的复韵母。借助于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来充分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学生之间展开的良好互动交流,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进行具有开放性、竞赛性的学习活动。教师要针对课文组织学生表演教学剧。让学生先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较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组织与指导学生表演教学剧时,借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良好的互动交流,可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的学习与掌握知识并获得较好的体验。另外组织辩论比赛、成语接龙、课文诵读等活动,来增进学生之间的展开有效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走进课堂为教学提供直观、形象、鲜明的课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电教手段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学内容之中。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的画面使抽象变具体,使枯燥的知识迎刃而解;优美动听的音乐能激发学生情感;丰富的影像资料缩短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短时间内大量的有关信息加大了课堂容量,与课内知识形成互补。
学生面对色彩丰富、直观形象的课件,好奇心被激发,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自然会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当中互动式教学体现出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发展,从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如今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并进一步凸显了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师生之间能够便捷高效的进行互动交流,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较好的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们除了做好必要的引导工作之外,还应该为学生们积极地搭建语言表达平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通过不断完善课堂提问的环节,设计出更符合学生成长特点并且足够吸引其注意力的问题,引导着他们自主探究相关的问题答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小学阶段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点是兴趣。努力寻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学生自主学习自然会落到实处。
我们立足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以达到强化教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发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个学生获得充分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改革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开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展开师生互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快乐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