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翰颖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它已经从二十世纪那高高在上的神坛上走下来,让我们近距离地接触它、应用它。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我们应该多学习、掌握它,最终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使生物这个特殊又平凡的学科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尽情跳舞,展现它应有的风姿。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它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县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高中生物课程设置了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有六大模块,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生物学知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们一直在努力着。通过这些年的探索,我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教学上的应用应该更具体、更实际,而不应是理论水平的,离我们那么远的。它更应该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华部分。
新课程改革实验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态度的形成,而各地市的高考也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同样,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更主体,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应该充当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学习核心概念、基本规律、基本过程等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核心概念是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如必修一刚开始,在学习“细胞”这个概念时,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说出与细胞有关的一些事实,再对其进行评价,可在powerpoint课件中画一个以“细胞”为核心的空白概念图,根据学生说出的事实进行补充,让学生在回忆初中知识的时候,充分体验了课堂主人翁的满足感。教师提出,细胞不管有多小,它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分子组成的,这些将在后面介绍。那么它们是什么呢?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从而对高中生物充满期待,学习欲望也会明显增强。
再如必修三学习到“稳态”这个概念时,学生已经对内环境组成有了一些认识,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直观地呈现一张“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让学生从图形中直观地得出“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的概念。此时,教师应该指出,“稳态”这个概念还可以指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通过各个部分的作用,共同维持相对稳定状态。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稳态”这个概念更广泛的意义,也为必修三的学习打下基础。
基本规律是生物学科的支架,没有它,将不成方圆。因此,在基本规律的教学中也应十分注意学生的掌握程度,结合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达成目标
如必修二学习到“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时,提到了“中心法则”,这一法则安之在生物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课前先制作powerpoint课件,指导学生根据已经学习的转录和翻译部分知识,画出一张流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最后用课件呈观出部分中心法则(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再列举一些资料,让学生认识到还有其他的传递方向,这时,可用其他颜色的箭头来表示。也可在课前制作互动网页,让学生在计算机教室里参与教师设计的一些互动,从而对这些基本规律理解得更深刻。
基本过程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它使生物学内容更具体化。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他们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如在学习“体温的平衡与调节”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身体的探索欲,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自己的体温平衡与调节机制充满好奇,然后充分利用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点,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在茫茫网络中寻找自己身体的答案。可以安排先找到学生或小组进行汇报交流、学生评价等等,教师再进行小结,归纳体温平衡与调节机制。让学生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寻找答案,这也是我们要告诉学生的。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中。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思考,让学生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时,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基本规律、基本过程等,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培养相应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应该说,我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条路上摸索了很久,有失败的艰辛,也有小成功的喜悦,相信我们会一直坚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地服务于生物教学,让生物学科教学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大放异彩。生物世界是奇妙多彩的,我们的生物学教学也不应枯燥无味,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它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上舞得更欢,也舞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