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辉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人类每一次重大进步的背后都有着数学的身影。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初中数学中,数学运算占据着很大一部分比例,可以说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都和运算有关。因此,学生计算准确率是影响他们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对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而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为学生初中数学的学习打好基础。
初中数学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就离不开计算公式和法则的教学。因为计算公式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整个计算过程都是围绕着它们展开的。但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计算公式和法则的教学通常是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讲解之后,就让学生记忆性地去理解公式和法则。这样做导致学生对计算公式和法则并没有完全理解,即使将它们强行记忆,在计算中也无法灵活地进行运用。除此之外,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学生的记忆一旦出现差错,整个计算过程就会毁于一旦。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公式法则教学,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的计算打好基础。例如:在进行《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将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动画的形式演示给学生,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理解。在学生理解记忆的时候,笔者还总结出“头平方,尾平方,二倍头尾放中间”的口诀来帮助学生进行公式的记忆,学生也因此将公式完全掌握。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过这样一句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其大意是练习很多首乐曲后才会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把剑后才会获得识别剑器的技能。由此可见练习的重要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计算习题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加深对公式和法则的理解和巩固,并且探索出计算习题的一般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计算准确率。除此之外,在对学生进行计算习题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发挥例题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完成从理解知识到应用知识的过渡。例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时,由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根公式比较复杂,学生记忆起来颇有难度。笔者就为学生设计了许多相关知识的习题,让他们在训练中进行公式的巩固记忆。在进行练习之前,笔者专门抽出一道经典习题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规范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步骤。首先转化方程,确定a,b,c的值,然后求出判别式,最后代入公式。学生也能够因此很好地完成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学习,以后遇到相关知识的习题时也会熟能生巧,从而提高此类题型的计算正确率。
良好的计算习惯在学生计算准确率的提高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计算准确率的有效保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这是学生计算正确的首要条件。在审题中,学生必须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先审清题目要求,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完成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审题过程。其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书写规范和细心校对的习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试卷中计算出错的原因中,书写不规范和不细心校对所占的比例最大。有很多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数字4抄写下来后就变成了9,数字2抄写下来后就变成了7,诸如此类的错误比比皆是。如果学生书写规范,并在书写后细心地进行校对,这样的错误还是可以避免的。最后,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仔细验算的习惯。因为通过验算,学生可以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改正。教师必须传授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并将之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来进行。为了让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工作立竿见影,教师还可以设置一定的奖惩制度去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保证自己的计算准确率。
总而言之,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石,它对于学生未来数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而初中阶段正属于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黄金阶段。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将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贯彻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公式法则教学,也要加强计算习题训练,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必须不断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完善,从而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