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同字异形”与“异字同形”

2018-04-07 14:54:30谢雪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同形音义异体字

◎谢雪冰

一、同字异形

“异字同形”现象,通俗点来说就是人们所谓的“异体字”,但对于异体字的定义却各有不同。姚孝遂认为“从严格意义来说,是指同一文字体系的同一文字符号在同一时间范围内存在的形体上的差异。同一文字在不同时期的形体差异以及通假字不应该属于严格意义的异体字的范畴”;而裘锡圭则认为“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严格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才能称为异体字。但是一般所说的异体字往往包括只有部分用法相同的字。严格意义的异体字可以称为狭义异体字,部分用法相同的字可以称为部分异体字,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广义的异体字”。两位先生对于异体字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姚孝遂着眼于文字体系内部形体上的阶段性,而裘锡圭先生则着眼于文字功能,是从广义上的角度来对异体字进行定义的。

对于二位先生的意见,都有其合理性,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汉字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其发展的期间并没有出现过中断,所以如果将汉字孤立的进行研究的话似乎并没有照顾到文字系统的全面性。因此,根据汉字部件的组合方式以及字际关系,我们接下来举例说明同字异形的具体情况:

1、群——羣;鹅——鹅、;棋——棊 以上三例都是属于汉字构字部件的组合方位不同而造成的异体字现象。

2、貌——皃;櫈——凳 以上二例都属于加注偏旁所造成的一字异体;

3、膻(从羊声,形声字)——(从羊从臭,会意字);泪(从水声,形声字)——泪(从水从目,会意字) 以上二例属于汉字构造的不同所造成的一字异体的现象;

同字异形的现象纷繁复杂,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绝对的分类法来将所有的异体字进行归纳研究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上述所言仅作为一项基础的言论。

二、异字同形

在语言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名词——同形词。而在文字学领域内的“同形字”的概念则是仿照语言学中的“同形词”的概念而起的,即同形字是指同一个字形可以用来表示两个字,其定义也有广义与侠义之分。侠义的同形字是指“只包括那些分头为不同的词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广义的同形字指“包括所有表示不同的词的相同字形”。

造成异字同形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其一,造字时出现的偶合的现象,比如“铊”字,在古代“铊”当矛讲,而到了近代“铊”字则用于化学领域,用来表示一种化学元素;

其二,由于汉字构造的不同而导致的异字同形,如“姥”字,古时“姥”当老妇讲,音义与“姆”无别。到了近代,人们又早出了从“女”“老”声的形声字,作为称呼外祖母的“老老”的专用字。

其三,由于字形的演变而造成的异字同形现象。众所周知的是,汉字从其产生直至今天,其自身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其形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在改变,所以在这一个过程当中不自觉地产生了不同的汉字由同一形体来表示,如:歹——歺,二者形体本不相同,但在演变的过程中都由“歹”来表示;疋(“匹”之讹体)——疋;广(“广”之省体)——广,在简化的过程中“广”简化为由其形旁“广”来表示。以上这些例子都是汉字在演变、简化的过程当中或讹变或省简而导致的异字同形现象,在识别的过程中如果不加以区分辨别的话很容易造成混淆。

三、字词关系

“汉字字形跟音义的关系非常错综复杂。不但同音的词多数用不同的字形来表示,就是同一个词也常常有两种以上不同的书写形式。另一方面,同一个字形常常可以用来表示两个以上不同的词,有很多字形还具有两种以上不同的读音。上述前一种现象称为一词多形,后一种现象称为一形多音义。”

正如裘锡圭所言,字词关系可以大体分为一词多形与一形多音义两种类别。然而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在汉字字形成为语言的组成部分时,其才可以称之为汉字符号。所以在汉字演变的过程当中,同一个汉字会有不同的字形来记录它,这就导致了同一个词也会有不同的汉字来记录,因此“一词多形”的现象才会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汉字所表示的词义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些过程,如词义引申、词义假借、同义换读、异字同形以及形借。所以在词义的不断发展之中,后起义与本义之间或有引申的关系、或有假借的关系、或没有联系,但这些字义却都是由同一个字形来表示从而记录语言,所以我们才称之为一形多音义。

附带说一下上文所论述到的“形借”的概念,裘锡圭在论述汉字理论的过程中层注意到一种汉字字义演变现象,即同一个字形,表示两个意义,而这两种意义之间没有词义假借的关系,亦没有词义引申的关系,但由同一个字形表示两种没有联系的词义的现象却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裘锡圭认为此即为“形借”。林沄在《古文字转注举例》一文中,认为这种现象即为“六书”当中的“转注”现象,其论如下:“转注就是把记录A语词的表意字转作记录B语词的表意字。转注和假借一样,都是对原有字形的利用,但原字被假借后,字音不变只是字义改变了,阅读式只需从上下文判定它用作何义。原字被转注后,字的音义都变了。故阅读时要从上下文兼定其音义。”

无论林沄对“转注”解释的正确与否,但至少其注意到了在字词关系当中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同一字形有时会表示两种毫无关联的意义,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其观点亦可备一说。

参考文献:

[1]姚孝遂,《甲骨文形體結構分析》,載於《姚孝遂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56—78页;

[2]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第198页;

[3]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55页;

[4]林沄,《林沄學術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猜你喜欢
同形音义异体字
韩汉同形完全异义词略考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壮字喃字同形字的三种类别及简要分析
常用隶书异体字表(二)
丹青少年(2017年1期)2018-01-31 02:28:30
《音同》中的异体字与讹体字
西夏研究(2016年1期)2016-07-19 10:09:11
日本留学生汉日同形同义词习得情况分析——一项基于出声思考的研究